飞云浦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一
星期二 六月 03, 2014 10:38 am
昨晚,整理了一下头绪。
要说的话多多,豆腐干系列开博,希望有兰花豆腐干。
虽然我历来从不只说好话不作批评——熟悉我的旧雨新知都知道我的直率坦诚。
整台演出好极了!
事先再怎么充分想象,也想象不出昨天下午的热闹劲儿。
小剧场,百多个座位,真个是座无虚席。特别是——
90度华氏,比天气预报整整高了十度;由于小剧场地处一个阁楼,没有空调,只有少许风扇和好些冰块——观众一样挥汗如雨。北美传统不带扇子大家使劲扇说明书,可除开两位七十以上的老人纯粹因心脏不好中途被迫退场之外,人人坚持到谢幕。
感动!
总体来说,演出质量出乎意料。
如果用最简略的话语来作评价,那就是惊叹,就这两个字。
昨晚,看六一少儿京剧专场,很棒!
国粹加上少年儿童,那就无往而不胜的了。
里面最棒的就是从诸天舒开始的小票友,无论彩唱或者清唱,无一不佳,甚至可以说完全达到专业水准。
话剧泊来品,虽说不需四功五法唱做念打,不存在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表演要求,却在风车剧社《驴得水》的全场演出中得到体验的感触就是不亚于专业剧团。
不说视频比如《四世同堂》《雷雨》等名团名作,就拿我现场看的《天下第一楼》——肯尼迪演艺中心;《黑咖啡》——上海新光剧场,来对照,好些演员可以说与专业比美。
具体的剖析请看后续。
总体来说还必须说不仅演员是业余,导演也是。他和她不是那种重金以百万人民币计数清来的名导,一样演绎,不在台上赛如台上,尽管最后演绎是台上的演员,导演的身影无处不在。
下面再说一些涉及总体的问题。
关于剧本一剧之本,回头再说。
有些问题不是剧社的问题,有些还得算在剧社头上。
比如环境,有些不可克服的原因,谅解,理解,理解万岁。
比如没有字幕,也能接受——又不是京剧,更不是地方戏曲。
但没有准时开场,那就是剧社的问题了。
不管出自哪个环节——甚至于比如堵车这个电视连续剧常用的桥段,造成误场总是误场。
我不知道其余场次如何,反正这最后收官的这一场是没有准点开幕。
不能不说这是失误,不能拿业余两字来说事。
救场如救火,这是我从小就听来的深刻记忆。
就说一次梅花玉兰双奖演出,因为要等首长要人,误了三分钟,观众自然也有权利抱怨。
给个建议——如以后再碰上这样的不可抗拒原因引起的情况,应该垫场。
拿戏曲界来说,那就是来一个开锣戏;如果中场有人误场了,那就尽量放慢速度或者加词加桥段拖到那个误场者赶到化妆完毕能上场为止。
对评弹界,那更容易——加唱开篇,观众只会感到幸福,赚了!
话剧社团也极简单——加演正式开幕前的一段朗诵,或者短小相声。
别介意,我猜昨天是等摄像师架好架子,准备就绪。
无论什么原因,请勿误解我因为《驴得水》对风车剧社的喜爱和敬重。
后续豆腐干会逐次贴出,敬请关注。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278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