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人们眼下真的需要文学杂志吗?

星期日 三月 30, 2014 8:51 am



在互联网上读到这样一段话——“有人问:‘纸面的文学杂志在互联网时代能否兴旺呢?’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期刊能否在某个想象的未来幸存,而是我们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我们有什么时候更需要一本文学杂志?”

相信无论是谁,都会承认今天互联网上的文字比纸面报刊的文字真实得多,真诚得多。文学也是如此,文学作品描写的生活景象同现实生活的景象更多的(不排除有极少数例外的)是两码事,文学杂志的衰落说到底是源于它与现实生活的隔膜。有的文学期刊在介绍本期某篇“好”作品时会常常加以“贴近现实生活”之语,但其实大多是“妄语”。作品写的人和事看上去是现实生活中的,但只是表象,实质的东西与现实是两张皮的。如不少作品可以去写小资女人们的雅致或烦恼,似乎也真实的,但你还是看不到真正社会底层的疾苦,看不到人们对于社会变革的渴求以及人们内心的真正痛苦、焦虑与愤懑,一切“敏感”的现实景象都在作品中被回避了。这样的文学作品能说是真正“贴近现实生活”的吗?当下的中国,现实生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体制的变革,一切苦难归根结底来自旧的政治体制,一切新的生活的希望来自政治体制的变革,对这个核心问题采取回避态度的文学作品,绝对不是人们眼下真正需要的。事实上如今人们根本不可能从文学作品中看到什么能和自己心灵的渴求真正相通的东西。反过来却是可以从互联网上的许多非文学的文字中获得相通、启迪和鼓舞。

开头那段话中的“期刊能否在某个想像的未来幸存”之语,是说文学期刊能夠在未来存在就是“万幸”的了。当然,只要官方拨款——反正是纳税人的钱,文学期刊哪怕只剩一个读者也许还会继续存在,从而妆扮着这个体制的“文学繁荣”。但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究竟“想要什么”?至少眼下人们显然有比文学杂志更重要的需要,人们更需要从自由得多的互联网上汲取精神的滋润、启迪和鼓舞,来解决自己精神渴求的问题。这种精神的滋润、启迪和鼓舞是当下纸质的文学作品根本不可能给予的。还有一句:人们“有什么时候更需要一本文学杂志”?这“有什么时候”之语,就是说不知哪一天才有这个“时候”,才有“需要一本文学杂志”的“时候”。哪究竟是什么“时候”呢?是文学杂志洗心革面、更弦易辙,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真实的时候——那绝对不是官办或官管的文学杂志,而是真正实行“出版自由”的文学杂志。是社会实现了政治体制变革,社会民主已经实现,人们可以无须再去那么关心政治,而是更多地考虑怎样生活得更好,更文明,更有情调,这是需要从文学和艺术中获得滋养的,那是人们真正“需要一本文学杂志”的时候了。

http://www.tugan.co.uk/topic-2862/
Author: 长庆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162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人们眼下真的需要文学杂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