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齐·达日汗:被小细节改变的大历史

星期二 七月 09, 2013 4:23 pm



在历史畅销书中,杜君立的新著《历史的细节——马镫、轮子和机器如何重构中国与世界》多少有些另类,没有权谋,也没有英雄,甚至连中国也只是“历史的一页”。这本书所要探究的却是被“小细节”改变的“大历史”。这与《万历十五年》颇有相似之处。

  正是因为作者选择了历史的细节,所以需要讲述的东西似乎太多了。在此,仅以与北方人有着密切关系“马”和“马镫”为例,看杜君立如何解读被马和马镫改变的中国史乃至世界史。

  “马”的出现是一场革命

  细节改变历史,“马”首当其冲,这种看着再普通不过的动物到底有着怎样的重要性?“直到100年前,人类最快的移动速度也只有每小时65公里左右,即马最快的奔跑速度。”杜君立认为,人与马的关系可以说就是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杜君立从探究人类早期生产的细节中发现,动力型动物的出现,才帮助人类形成了剩余,剩余产生了掠夺和贸易。而于大约5000年前出现的马速度更快,力量更大,比起其它动力型动物来也更具优势,在动力和操纵方面完全超过了以往任何其它动物。马的出现对人类剩余构成前所未有的改变——使掠夺和战争更加容易施行。

  “人类文明史上最高贵的一次征服,乃是对马的征服。”他说,“人与马之间常常会产生一种奇异的信任和眷恋。这种心灵默契是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马一旦被驯化,无论是用作战车还是骑兵,都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纵观中国历史,始终是北方统治南方,虽然南方非常富庶,人口也多,但南方不产马,马是北方得以控制南方的关键。不仅蒙古文明起源于马,中国文明实际上也是如此。杜君立是关中西府人,《诗经·大雅·绵》中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周朝就是被马带来的。

  在《历史的细节》一书中,杜君立列举了许多历史案例。“周以马兴,汉武帝为了买马不惜发动战争,唐朝因为马多,成为天下国,四方来朝。”相反,宋朝因为失去北方的产马之地,先是被金朝灭掉北宋,后又被蒙古人灭掉南宋。相对于富甲天下的宋帝国,金人和蒙古人唯一的优势就是马。同样,明朝后期失去了河套地区,这里是传统的军马产区。明帝国不得不用步兵对付女真八旗,这是明朝覆亡的一个关键因素。“明朝貌似被女真人灭了,其实也是被马灭了”。

  在冷兵器时代,马的介入使游牧民族面对农耕民族具有不可战胜的优越性,因为他们将战争模式与生产模式统一起来,两者之间可以随意切换,“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这形成冷兵器时代的一种典型现象,即落后的游牧民族屡屡战胜先进的农耕民族,即野蛮战胜文明。

  “马镫”决定了历史的面貌

  杜君立认为,从大量的垃圾信息中提炼有效信息,并不比创造新知识逊色多少,历史最大的不幸是后人的无知。写作《历史的细节》这部书,充分展现了他通过挖掘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再将其变成更加鲜活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比如说,虽然“四大发明”的历史作用几乎家喻户晓,但关于马镫的历史意义,一般人就很少知晓。事实上,马镫在历史中的“蝴蝶效应”,欧洲历史学家多有涉及,最典型如林恩·怀特的《中世纪技术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学家顾准曾将其翻译为中文《马镫和封建主义——技术造就历史吗?》。杜君立就是依靠这些海量的信息,从中整合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知识”,虽然这些思想不是他的原创,但对读者来说,同样显得别开生面,读起来收获颇丰。

  《历史的细节》第一章是《马镫的民主》。关于人类历史中对马的使用,杜君立在书中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马驱动战车,虽然速度有所提高,但却受到地形限制;第二个阶段人骑上了马,骑士必须靠双膝的劲道来稳骑在马上,即使这样,他也有随时落马的危险;第三个阶段,马配备了马镫,下肢驾御,上肢战斗,成就了一种最完美的骑乘。马的每一次进步,都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革命性影响。

  可以说,马和马镫改变了整个古代战争的面貌。无论马,还是马镫,军事优势最后都导致了政治上的控制力。马镫的缺失使骑兵难以发挥更大作用。马镫的发明几乎可以和轮子的发明相提并论。有了它,骑兵可以更轻松地在马上做各种动作,人类战争史才真正迎来了骑兵无敌的年代。

  “而正是中国人发明的‘马镫’,才使中世纪的欧洲进入了‘骑士时代’。”杜君立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很少有其它发明像马镫那么简单,而在历史上起过像它那样关键的触媒作用。在西欧,社会由骑士阶级的贵族统治,骑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得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来专职于战争。这种马上贵族也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行为风格及社会风尚,以及随之而来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

  “到了近代以后,只剩下了骑兵,而没有了骑士。”杜君立遗憾地说,不得不承认,骑士精神对欧洲社会的这种广泛影响恰好是中国古代社会所没有或缺乏的。秦始皇为中国的武士时代打上了第一根镣铐,武士从此逐渐走向穷途末路。

  杜君立认为,虽然中国是马镫的最早出处,但中国却几乎没有出现过骑士现象。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士”原来是文武兼修的,直至唐宋以后,文士与武士才开始分立;文士走向官僚和士大夫,武士被边缘化,“于是我们看到,在相同的一只马镫面前,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和东方的专制体制,并且都延续达千年之久”。

  来源:《北方周末报》2013年6月27日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980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齐·达日汗:被小细节改变的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