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元代文人多元化心态探讨
星期四 六月 27, 2013 6:37 pm
摘要:本文以元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因素为前提,对元代剧作家心态进行探讨,运用浪子、智者、隐士、斗士、苦恼者、梦中人等角色,形象、生动地对元代剧作家复杂心态进行多重分析。避免了抽象概念分析的枯燥乏味,并且有利于对元代社会和元代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字:元曲 杂剧 剧作家 心态
元代,以蒙古民族为统治阶级的黑暗年代里,仁义道德被强权武力踏的粉碎,知识分子们传统价值观被严酷的现实击的瘫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上科举废止,使得这个时代的文人仕进无门,沦落到“九儒十丐”的地位,其生活的贫困、精神的苦闷、理想的破灭,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中言“一个激愤的时代,必然产生激愤的声音。元代的激愤之音通过杂剧而啸聚,杂剧于是成为时代沉重奏响的黄钟大吕。” 因此,元代文人必然产生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的心态,而正是这一特殊时代文人为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光彩夺目的元曲文学,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探讨。探讨如下:
一、放荡不羁的浪子心态
元代社会的黑暗、统治的残酷、科举的长期废止,使得文人仕进无门,随之产生放荡不羁的荒诞感,人的信仰,希望都崩溃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浪子形象。此种浪子心态是变形的、扭曲的;如关汉卿的玩世不恭的散曲作品【一枝花套】《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叫你鑽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创作的自觉性,元代文人通过散曲戏曲的形式来倾诉心中的郁闷,以浪子心态批判那个无理性、混乱的、荒荡不经的社会。
元代知识分子就是这些远离原有的生活轨道的放荡不羁的“浪子”形象。这种心态不仅有安乐享受的一面,而且也包含着个性解放的追求,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率性而行,他们明确地认识到了官场、现实和个性自由的矛盾,因此他们总是把归隐、避世自由自在和官场、现实的凶险、受拘加以对照,表现出他们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如宫天庭《七里滩》中严光歌唱着“散诞心肠,放浪形骸”的自由自在,甚至认为做皇帝也要受拘束,道出:“您每朝聚九卿,你须当起五更,去得迟呵着那两班文武在丹墀侯着等,俺出家东纳被蒙头黑甜一枕直睡到红日三竿犹兀自唤不的我醒。” 元代文人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既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是泯灭物我大化于自然,而是赤裸裸地贵己重身,这颇类似于先秦杨朱“为我”之说——“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他们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态度越出了封建秩序的藩篱,这无疑对封建统治具有很大的腐蚀和破坏作用。
二、大智若愚的智者心态
元代黑暗的现实,迫使文人有了另一种表现。他们极力佯装愚钝,不问是非。如马致远《黄粱梦》中“也不知甚的秋,甚的春,甚的汉,甚的秦,长则是习疏狂,耽懒散,佯装钝”。难道,元代文人自暴自弃,是非不分,可谓真的痴呆糊涂了吗?事实告诉我们,他们佯装愚钝完全是一种表面现象,在他们内心深处却包含着对社会和人生的清醒的深层思考。这正是元代文人充当的又一角色——大智若愚的智者形象。
元代文人对现实的黑暗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但是他们只能以这种大智若愚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如张养浩的名作【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们所熟知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品从表面看,似乎是叹谓历代王朝的兴亡,实际上却是哀痛劳动人民在动乱的封建统治政权下所蒙受的蹂躏之苦,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对立的历代王朝的共同本质,对社会历史的深层思考,这富有哲理性的创作,正是,元代文人大愚的外表下的大智慧所在。
三、与世无争的隐士心态
面对现实的黑暗和被奴役的低下地位,知识分子感慨抑郁,愤愤不平。但是元代文人所面临的黑暗势力异常强大,再加上知识分子自身的软弱性,不得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一些方法来解脱自己,慰籍自己的心灵,于是乎与世无争的隐士心态便成为他们解脱心灵的最佳途径之一。
元代文人避世隐居和当时全真教有密切关系,全真教对文人转化为隐士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活上的避世隐居,反映到作品中便是大量的神仙道化剧的产生。这里尤其要提到以“神仙道化”剧而著称,号称“马神仙”的马致远先生。郑振铎先生说:“明人不知欣赏关汉卿而独抬高马致远,可知马氏的作品,如何的投合于文人学士的心境。他是第一个元曲作家,把自己的情绪,整个的写入杂剧和散曲里的。”
所以,以马致远为代表,元曲写神仙道化,避世隐居的作品特别多。他们在作品中极力歌唱着避世隐居生活,高度宣扬神仙道化思想。《黄粱梦》中,吕洞宾开始时醉心功名,后经钟离权梦境点化,终于悟道成仙。《岳阳楼》是吕洞宾度脱郭马儿出家,这些作品主要是宣扬看破红尘,出家入道,其主要倾向是厌恶现实,逃避现实。可见,隐遁是元代剧作家无奈的选择,但这毕竟包含着对黑暗社会的批判与否定,这种不肯同流合污的态度总比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好得多。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和对待元代文人的这种隐士心态。
四、痛不欲生的苦恼者心态
元代文人沦为社会的最低层,不及娼妓,与乞丐为伍,“九儒十丐”一语便产生与此。摆脱了千年儒教约束,他们顿时有一种快感,但受轻贱受歧视的社会地位却时时提醒着他们在无拘无束、放浪形骸之时,不时得想起自己的悲惨处境,使得元文人对人生、社会产生一种悖逆心理,内心世界充满矛盾,极度苦恼,可谓痛不欲生。
《荐福碑》中:“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痴呆福;越糊涂越有糊涂富。”张镐正是生活在“儒人不如人”的元代,这种智者受苦,愚者享福的现象是多么的不公平?“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善良,越聪明越运蹇” 。元代整个社会是非都是颠倒的,元代文人苦恼心境油然而生。渴望仕进而失意沦落,不容于世却不甘寂寞,欲求逍遥抑不住牢骚,这种苦恼的内心冲突促使他们对现实政治绝望、恐惧。
《王粲登楼》中:“王粲韬略不让姜子牙,谋策不减张子房,胆气不逊于蔺相如,才能不差于管夷吾,用兵决不亚于孙武、韩信”。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因此他的生活便处于饥寒交迫,家徒四壁的境地。他们信守儒家救世拯民的传统观念,但是无路可投,但他们又清醒地认识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致于他们在出仕与入世的旋涡中越来越苦恼,对人生,对社会都表示出无奈和痛苦。斗争,性格太懦弱,力量太薄弱;妥协,要受到良心上的谴责。于是,元代文人陷入极度扭曲变态的苦恼心态。
五、顽强叛逆的斗士心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封建社会的进步文学往往具有鲜明的叛逆性和反抗性,元代作家的“不平则鸣”的创作精神,是他们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之产物。
关汉卿可算元代文人中第一斗士,《窦娥冤》中【滚绣球】:“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是一位善良、孝顺、讲贞洁而又最富斗争性的形象,对爱情的有力捍卫,对人格的有力维护,是她对恶势力斗争的主要原由,也是窦娥对生命永恒价值的追求。指天骂地,但窦娥没有针对某一人,某一官吏,而是针对“天和地”,这“天和地”正是当时的整个黑暗政权系统。
元代富有叛逆性的爱情剧和斗争性的水浒戏大量出现,原因在于中原文化被辽金所断裂,又被蒙古骑兵践踏得一败涂地。元代文人对思想解放空前自由,加之地位的极其低下,这时反抗思想、斗士心态油然而生,如元曲中大量出现的一见钟情之男女,乍相逢即幽会的男女,《西厢记》、《墙头马上》中,不管什么礼教纲常,不管什么“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元代文人的复仇反抗的斗士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元代蒙古族统治者黑暗政权的产物,又是元代市民意识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的产物。
六、寻求慰籍的梦中人心态
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之一,元代文人也善于借助这一载体来进行创作,进而求得精神上的满足,这便是元代文人寻求慰籍的梦中人心态形象。
正如弗洛伊德在《自传》中说:“想象的王国实在是一个避难所,这个避难所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不放弃某些本能的要求,而痛苦地从‘快乐原则’退缩到‘现实原则’。” 梦境这种超越的特性可以使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的愿望得以实现,使悲剧的结局逆转为大团圆式的喜剧尾巴,满足人们心理愿望。
如《窦娥冤》中第四折“鬼戏”的设计,“‘鬼戏’作为《窦娥冤》悲剧审美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非但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悲剧主题展开过程背后那个讽刺的喜剧叙述层面的外观(大团圆的喜剧结局),把社会悲剧的主题再次推倒高峰” 。
在情与梦的关系上,爱情之梦表现尤为突出,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写汉元帝独处深宫,他在恍惚入梦之时,忽然昭君逃回,他大喜过望,正将有个团圆之梦时,却被天空路过的孤雁的“嘎嘎”的叫声惊醒,美梦不成,更陷入痛苦的思念中。此外,郑光祖《倩女离魂》、《西厢记》中也采用了浪漫的梦幻笔法,以表达作者追寻真爱的至诚之心。可见,元代文人企图将真爱的美好心愿寄托于梦境,在梦中实现。
综上所述,元代剧作家处于元代那个极度黑暗的年代中,注定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生发不同的心态,进而充当不同的角色,是社会历史条件造就了元代剧作家这个特殊群体所具有多重性的心态特征,而这种种心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而转化,相互关联,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正是这多重的心态构成了元代文人复杂而完整的心态系统。
作者简介:
1.王潞伟,男,1983年10月出生,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赵燮雨,男,1945年出生,江苏常熟虞山人,副教授,旅美华人。地址:上海陕西南路181号2室,邮编200020
原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0卷专刊,第53页。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941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元代文人多元化心态探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