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对照两位女性的刘海——阿庆嫂和樊锦诗

星期六 六月 08, 2013 8:57 am



因为转了一个王蓉蓉个人演唱会的帖子,有了一个跟贴。

其中提到她出演沙家浜女主角阿庆嫂的造型,那个刘海还是电烫出来的。

是不是电烫出来的我不得而知。

从舞台形象来看确实有前刘海。

原先没注意,是因为我不喜欢那部样板戏。原因是沪剧的阿庆嫂太深入人心,丁老的阿庆嫂出神入化无人能及——除开一个我相当佩服敬重的赵燕侠之外。正如丁老的繁漪被称作活繁漪一样,她的阿庆嫂可以说是活生生的阿庆嫂。当然那个繁漪也是无人能及——同样除开陕西省京剧团的那位本家。其余的吕剧蒲剧繁漪都不如沪剧丁老。

记得电视连续剧的阿庆嫂——许晴版本引起非议,还有沙家浜方面的控诉云云。我没看过,想来纠葛不在刘海而在剧情。

但是诚如我回复中所说,不要说地下党员,一个常熟远郊茶馆店的老板娘,那么个年纪不可能留前刘海不符合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假如摆在文革期间,一个女演员担纲沙家浜敢于留前刘海,那就是歪曲样板戏该当何罪了。

说明,这个造型是造型师发型师的作为,但是跟导演跟舞台监督跟剧组领导策划都有关系,跟王蓉蓉本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无关联。

当然,绝对不否认王蓉蓉在张派领域里的地位和功力。

无独有偶,敦煌女儿樊锦诗在1963年到到敦煌的时候也有一个前刘海。

1963年初秋大学生毕业报到。那是阶级斗争再次吹响进军号的年份。革命现代京剧早已拉开序幕,方海珍的细读了全会的公报也早就细读。

一个安分守己向往革命兢兢业业的女大学生,哪怕她是上海人知道白玫瑰紫罗兰,也决不会留一个前刘海 跑到敦煌去报到。

还好,这个前刘海和编剧李颖无关。

我想总不见得在剧本文本里还会有特别注明女主角的发型吧。

都是为了所谓的美,违背了历史的真实。

附录王蓉蓉个人简历:女,1961年4月18日出生,祖籍辽宁鞍山。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研究会会员,第六、七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2007年任职),国家一级演员。她的丈夫杜鹏是京剧老生演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并获文学学士学位,首届全国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1996至2000年年薪)学员。曾受业于张君秋、王玉蓉、蔡英莲、艾美君、马宗慧、张玉英等老师,毕业后到北京京剧院任演员。1978年拜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为师。王蓉蓉嗓音甜润,扮相端庄,表演细腻,极具张派大青衣风范。常演剧目:《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望江亭》、《香罗帕》、《春秋配》、《玉堂春》、《大探二》、《状元媒》、《白蛇传》、《晨钟惊梦》、《赵氏孤儿》、《正气歌》、《党的女儿》、《黄荆树》等。她曾荣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第一、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编优秀表演奖,梅兰芳金奖大赛提名,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京市政府颁发的首届金菊花奖。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855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对照两位女性的刘海——阿庆嫂和樊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