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心灵的意义

星期三 九月 13, 2006 10:30 am

春节的影响力,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春节都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中华文明实际上并不只是中国的事,它是半个亚洲的事。我们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点。
我们总是谈论春节文化形式上的价值,比如说拜年啦、赏花灯、舞狮、放鞭炮烟花啦,这样讨论的结果发现,它似乎贫乏无味,老一套,于是加一些现代玩意,比如旅游、唱k、去酒楼吃饭,但这些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平时也早就有了,什么才是春节独有的呢?
它独有的是心灵上的意义。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号称全世界最大的人口短期移动的春节客运。这是客运业的机会,对公民来讲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灾难”,而且恐怕是短期之内解决不了的,因为没有谁愿意购进大批客运工具只在春节时短期饱和,其它时间长期闲置,这是明显违反经济常识的。
我们看到过候鸟和鱼群的大规模季节性迁移,而这在春节成了人类的行为。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却非常困难的迁移,是什么力量让人类知难而进,无怨无悔呢?
是文化和心灵的力量。其它节日,人们团聚的愿望没有这么强烈。在春节前一个月,所有的人不知不觉像候鸟一样地进入这种文化催眠状态,公司、厂矿、机关、学校,都在力图结束一些事情,紧张地忙碌着准备过年。那种一年一度的期待,有着更多的神圣感。这种神圣感不知来自何处,但是深入骨髓,它带给我们心灵的喜悦。
尤其接近春节那一天,原本不在乎的人心理也开始波动了。珠海这一个移民城市,人们心理的波动比那些本地人为主构成的城市要大得多。它的情感深处是对中华文化不由自主的,甚至是不自知的深深的宗教感。
春节带给了人们期待、和平与喜悦。开心、快乐,是春节的主题,互相拜年,互相恭喜,即使平时有点意见,此时一声拜年,一句恭喜,也能化解不少,多了许多宽容和平和,少了许多仇恨和愤怒。
春节体现了中华文化重要价值观的“大同”境界。大同境界简言之,就是不仅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希望天下人都平安、富足、健康、快乐,这是仁的境界,是强烈的道德感;
春节还体现了中华文化另一个重要价值观——福文化。福讲究的是平衡与和谐,既要通过合理合法不影响健康的工作得到你没有的,又要珍惜现在已经拥有的,不能得一个,失一个,得失相抵,更不能得不偿失。春节对于平衡与和谐的追求是渗透在每个细节与行为中的,它能让我们充分享受到中华文化的那一份幸福感。
春节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蕴涵的人本主义。春节是人的节日,不是神的节日。在春节,神是好神,人是好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是以神为本。
春节是弃旧迎新的节日。它给许多不顺利的人以希望,给顺利的人更多的梦想。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可以继续努力。同时,文明的继承与更新也正是在祖先与后人之间宗教意义上的沟通中获得力量,在全世界最重视祖先与家族血统永继的这个民族,每个人生命的不灭是通过后代来体现的,这也让年老之人努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有了精神力量。
春节带给了我们心灵深处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带给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享受和自豪,带给了我们仁慈和爱心,期待与快乐,平衡及和谐,未来与希望。
它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凝聚力。


2006.1.31年初三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59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