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紧接上文---镶黄旗旗人蒙古状元崇琦
星期四 一月 31, 2013 2:32 pm
崇绮(?—1900)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字文山,阿鲁特氏,满洲镶黄旗人,原隶蒙古正蓝旗,大学士赛尚阿之子。一妹一女同为同治帝后妃,妹妹即恭肃皇贵妃,女儿即孝哲毅皇后。同治三年一甲一名进士,状元。迁侍讲,以女为后,封三等承恩公,光绪间历任吏部、礼部尚书,与徐侗同为大阿哥溥儁师傅,八国联军入京时,随荣禄走保定,自缢死。
这一年,正逢三年一次的礼部会试,崇绮顺利地取得了贡士资格,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既入保和殿参加殿试。这天,崇绮沉着镇定,文思格外敏捷,下笔有如行云流水,不多时,便洋洋洒洒地写完了上千余字的经史时务策文。次日,8位阅卷大臣在所有密封试卷中圈出前10名,送呈皇帝亲览。可当时同治帝还是个10岁的孩子,此事便由两宫皇太后代行。慈禧太后见一本卷子文辞写得不错,字也挺有功夫,就主张点这本为状元,慈安太后说不出什么意见,就由着慈禧太后做主,把10本卷子的名状安排停当,并用御笔点了。密封试卷拆开,才发现排在一甲一名进士的竟然是蒙古正蓝旗人崇绮,这可是清代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原来,清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在科举取士上采用“旗不点元”的策略,即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不取旗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从顺治帝开始历朝因循的惯例,怎能破例呢?可是,慈禧太后御笔点中的状元,又不好改换。养心殿上,两宫太后和阅卷大臣们皆颇费周章,慈禧太后斟酌再三,犹豫不决,遂决定交给军机大臣和阅卷大臣商议。众大臣经过反复争论,得出“但凭文字,何论满汉”的结论,奏复两宫。
崇绮作为一名旗人,破天荒地当了科举考试的状元,引起了满朝的议论和称羡,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重大新闻。祟绮也因此有了“小金榜状元”的美称。而整个清代260年间,满、蒙人参加汉文考试最终能夺魁的也只有祟绮一人。
来源百度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483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紧接上文---镶黄旗旗人蒙古状元崇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