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试解《红楼梦》薛宝琴十首怀古诗疑团迷案(二)
星期六 十二月 22, 2012 9:05 am
三、薛宝琴十首怀古诗探秘。
研究曹雪芹创作技巧,该书曾以(《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名目流传,叙述常用一镜两面(正面是美人王熙凤,反面是一具骷髅)、空山回音、云龙雾雨、草蛇灰线等手法,其间穿插颇多诗歌,这次又以诗歌形式出现,就从中华古诗词中吸取营养,才能懂得十首怀古诗的韵味和寓意;暗含真实的历史,再从历史长河中查找蛛丝马迹,特别是康熙后期那场腥风血雨的皇储之争,才能让这十首怀古诗露出庐山真面目。
《红楼梦》开篇中石头与空空道人的一段对话是揭秘的一把钥匙,至关重要,千万不能粗心忽视,只有这把钥匙在,这扇大门才能慢慢开启。
1、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2、第一回中有:“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响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定偷盟之可比。”
第一段说取其事体情理;第二段说实录其事,可不是假拟妄称。有事实可查,但用汉唐年纪。现在从第一首开始,揭开十首怀古诗的神秘的面纱——
第一首《赤壁怀古》,明讲曹操,代指曹家。
东汉末年,赤壁大战风云人物有曹操、孙权、刘备、周瑜、诸葛亮等,第一主角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了重大贡献。另外,曹寅也向康熙说过自己是曹操之后,且根正苗红,康熙惊讶不已。这些曹雪芹都是知道的,敦诚在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秋作《寄怀曹雪芹霑》诗中有“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已故红学大师周汝昌对此也有考证结果。 且看本诗怎么说的,“徒留名姓载空舟”是失败后战船上已无一兵一卒,只有曹家旗在飘扬。如此看来,曹姓放在这里绝不是偶然巧合。
第二首《交趾怀古》,是借马援的赫赫战功,隐说曹家百年为大清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第五回)“如今咱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年”(第十三回)。
曹家的功劳得从其高祖说起: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从家奴到将军,多次随多尔衮出征,出入生死,战功卓著,颇受赏识,封为佐领,曾参与平定姜瓖起义,后任大同府知府,两浙转运使等三品官职。高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是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是康熙幼时的伴读,既有君臣之分,又有同学之谊,任江宁织造,极受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家从家奴到将军,由将军到皇帝身边人,汗马功劳是有史可查的。但功劳又不能明说,只能借《三国演义》中曹操两次梦“三马同槽同食”来引出“马同曹”。马援平定陇西、交趾,老当益壮,病死疆场,马革裹尸,千古传颂,马援无疑是首选。
第三首《钟山怀古》是借用金陵钟山之名,特指曹雪芹家在江宁织造任上被雍正帝抄家这一重大事件。
( 一)、《红楼梦》多处有关于雍正皇帝的隐写;
1、贾府大匾上的“荣禧堂”,而江宁织造府有“萱瑞堂”大匾。
《红楼梦》中林黛玉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瀚之宝”。(第三回);而现实生活中,江宁织造府有座“萱瑞堂”,厅上高悬着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这是康熙皇帝接见曹雪芹曾祖母孙氏时赏赐的,康熙皇帝亲切称孙氏“吾家老人”。曹寅等称是“旷典奇恩”。
繁体字字形相近、意思亦相近的“荣禧堂”,应是“萱瑞堂”的隐写。这是在康熙朝还是在雍正朝呢?书中有交待,薛宝琴进宁国府。见月台上设青铜古镜鼎彝等古器。抱厦前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光辅弼”乃先皇御笔,(第五十三回)同样提到九龙青地金匾,九龙青地是有九五之尊的清帝,是先皇,说明康熙已逝,雍正在位。
2、《红楼梦》中荣国府之败,根子在宁国府,现实生活中曹府之败,根子在雍正皇帝。
《红楼梦》秦可卿的判词(第五回)“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即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由于宁国府第一主人贾敬放手不管,贾珍(族长)、贾蓉厚颜无耻,胡作非为、恶迹斑斑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书中贾敬隐写谁?
且看:贾敬是次子袭了官;一心想做神仙,不肯回原籍,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胡羼 ;夜间暴亡是服秘法新制的丹药;贾敬暴亡后,使用“宾天”;皇上准朝中自“王公以下准其祭吊”(贾敬地位卑微,只是乙卯科一进士);贾敬之名也应值得深思。
再看雍正皇帝:雍正不是康熙长子或太子继承皇位;一心想做神仙,不住紫禁城,住在圆明园;雍正是 八月二十二日夜间暴亡,服了丹药;雍正死才能够使用“宾天”;雍正宾天后除了他的子孙外,朝中王公以下文武百官都要祭奠。雍正谥号第一个字是“敬”字。
另外作者利用了读音差异,宁国府三代主人名隐雍正皇帝(1)谥号;敬是雍正皇帝谥号的缩写。(2)贾珍是假的雍正胤禛(3)贾蓉是假的雍正,蓉在方言中读雍。雍正皇帝在即位前即是雍亲王,执政后为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封号加正,为自己的朝政的年号。
3、前二证是雍正皇帝,读者要理解实有难度,交代得清楚些岂不更好?曹雪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在七十八回更大胆直白了一点。
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中,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赤眉黄巾一干流贼余党复合,抢掠山左一带。赤眉军是樊崇在两汉交际之时(公元18年)领导农民起义反抗新莽政权,黄巾军则是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反抗东汉腐朽统治。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农民大起义,曹雪芹竟将揉合在一起,又来一个年纪假借汉唐,若是汉唐的人和事,明说何妨?千万不能忽略,曹雪芹用贾政的幕友两次点了“本朝”。那本朝又有什么四娘四郎呢?
请看这面宝镜(风月宝鉴):正面是姽婳(女子娴静美好)将军是妃子忠义姓林排行四者叫林四娘;反面是鬼话(满嘴鬼话,宝玉便觉浊臭逼人)青州恒王不忠义是您排行四者叫您四郎。
你四郎是谁?是雍正皇帝。贾政什么时候喜欢作诗听诗,贾宝玉一口气作46句,比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还多出几句,简直是诗仙了。《红楼梦》到了七十八回,贾府上下已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贾政还有这样好心情?所以这里肯定不是贾政闲征诗文,而是曹雪芹在交待事情。
4、引用红学家周汝昌研究成果:
(1)“太虚幻境”两边有一幅对联写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得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第一回)
对此周汝昌的研究是:此时石头下凡,即雪芹降生,系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六日末时。雍正夺位后,大旱。友人云:此暗写其景象。真得文心者。
(2)贾雨村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盘。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第一回)
周汝昌的研究结论是:按旧日评者多谓雨村此篇“人间万姓仰头看”之句为气象不凡,又有古帝王有类似之句例者,皆未得其要害。实则此诗暗指雍正末期已有与之争夺帝位之新局势,而民间皆寄希望于此新君也。
(二)、叙述家世与不幸遭遇,“无端被诏出凡尘”,雍正皇帝即位不久,不念曹家百年功绩,罗列三宗罪,于雍正五年十二月抄家:
1、政治上与奸党勾结。康熙每次南巡带喜欢的王子随行,住在曹家。曹家与有的王子之间有交往,也有经济上往来。雍正当上皇帝后开始怀疑曹家参与康熙未年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斗争,对曹頫的态度十分严厉,戴上“枷锁”。后经长期审讯查无实据,去其枷号,不了了之。
2、经济上的原因:“行为不端”,“因亏空罢免案”。《红楼梦》中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地。
经考证,康熙四十四年春夏间的那一次南巡,曹寅确实前往苏州、扬州接驾。《红楼梦》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甄家,嗳呦呦,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哪些银子买这个虚热闹去!(第十六回)
现实中曹寅四次接驾,费用惊人,深深陷入债务危机,到他临终果然遗下亏空三十二万两的糊涂账。曹寅也很忧郁,怕连累子孙后代,在向皇帝的奏折上也反映过,康熙皇帝在御批上说:“曹寅、李煦用银之处甚多,朕知其中情由”。曹寅过早去世与经济压力有关。雍正一上台,翻脸无情,老皇帝作的孽,让奴才承担,还作为一大抄家理由。
3、“骚扰驿站”也成为曹家被抄的重要原因。曹玺、曹寅任职期间,往来紫禁城向皇帝反映江南吏治民情,沟通满汉民族感情。曹家与驿站联系较密切,为皇家办事。雍正说曹頫欠四百四十三两二钱银子是“骚扰驿站。”四百两与平时开支在几十万两以上相比简直不是钱,又亲自下令还掉,还是一大罪呢!
抄家后,一家人被扣押起来。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的秋天,曹雪芹告别金陵(南京),陪伴母亲、婶娘和祖母等从水西门外秦淮河边上船悄然而去。动身的场面很冷清,很凄凉,因为曹家有罪,亲朋故旧不敢去送,巴结应酬的人更不会去送。“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能识苦甘”。正是此情此景此刻的真实写照。
第四首《淮阴怀古》,是赞扬韩信战功卓著,知恩图报。谴责刘邦忘恩负义,杀戮功臣。韩信是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和军事理论家。“背水一战”“暗渡陈仓”“十面埋伏”等经典战例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史称“功高无二,略不世出”。但刘邦称帝后,怀疑猜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残忍的杀害韩信,并株连三族,血染长安,时人亦感到痛心,“千金一饭,不忘漂母。解衣推食,宁负汉皇?”
第五首《广陵怀古》,是明指隋炀帝游玩、赏花和风流韵事,实揭露隋炀帝弑君篡位,苛政残暴的罪行。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次子,字英,初封晋王,有大将之才,消灭陈朝。又善于矫饰,取悦父母。仁寿四年(公元604年)谋位弑父,杨坚病居仁寿宫,为保太子之位,派张衡入内侍疾,杀死父亲,“血溅屏风,冤痛之声传于外”,同年7月,35岁的杨广登上皇位,随后杀前废太子杨勇。杨广三巡扬州,耗费巨大,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刻,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遂以残暴留名于世。
第六首《桃叶渡怀古》,是叙说六朝旧事如过眼烟云,感叹六朝短命的原因之一是宗室内争、杀戮血腥。
南京西北濒临长江,东有“龙盘”紫金山,西有“虎踞”清凉台,北有玄武湖,南有雨花台,山水环抱,形势极为险要。诸葛亮赞金陵是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
李白赞金陵“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如此形胜之地,都属短命王朝,“六朝旧事随流水”。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栋32)平均56年。但有其规律性,开国时有一番气象,中、后期都有为争夺皇位和权力,宗室之间、王子之间相互残杀的历史。
东吴“孙皓滥用酷刑,凶狠顽固。恣行暴虐,虐待百姓,穷凶极恶。”(陈寿语)宋文帝被太子刘劭所杀。宋孝帝、宋明帝、宋前废帝都是有名的暴君,王子之间残杀,满门杀绝,政治十分混乱。齐朝后期,齐明帝萧鸾即位,总结了所谓“教训”,大肆诛杀齐高宗,齐武帝子孙,毫无人性,等等。在李白、王安石等大诗人、大词人的怀古诗词中有所反映,更令读这段历史的人伤感不已。
第七首《青冢怀古》,是哀叹王昭君流落漠北,凄凉离世;痛批汉元帝昏庸无能,伤害无辜。
王昭君一汉家女子,出塞和亲,被赐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出塞途中,怀抱琵琶,弹奏出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悲凉、哀怨之情,送行的人潸然泪下。
史料记载:王昭君正直倔强,拒绝行贿画工,毛延寿没有把美貌如实的画出来。当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见其美丽又大方的王昭君时,有反悔之意,可是为时已晚。作为君主无能保护一个女子真是贻笑后人。汉元帝若用人得当,毛延寿若不索贿受贿,一代绝色佳人怎么会死在偏荒之地,终其一生。
第八首《马嵬怀古》,是怜惜杨玉环马嵬驿被缢杀,痛恨唐玄宗荒淫误国,薄情寡恩。唐玄宗在武惠妃死后伤感不已,郁郁寡欢。三年后遇杨玉环,一见钟情,不择手段,占为己有。两人在感情、志趣上还算一致,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在歌舞时,唐玄宗则兴致勃勃的敲击伴奏。天宝十年七夕之夜,两人并肩而立,发誓要世世结为夫妻,言毕拥抱而哭。可在逃亡路上军队哗变之时,唐玄宗贪恋皇位,薄情寡恩,违背誓言,一代美人香消玉殒在马嵬驿。
第九首《蒲东寺怀古》,是描写机智、灵活、勇敢、可爱的小红形象,实赞美王实甫《西厢记》成功创作了人间爱情美好主题。
小红在张生与崔莺莺之间充当传递员,在老夫人与崔莺莺之间充当调解员,形象十分可爱,虽有拷打之痛,千回百折,终于促成一段美满姻缘;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演就艺惊四座,博得了青年男女的喜爱,“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主题更是深入人心。
这一主题在《西厢记》中描绘得最为成功。曹雪芹在《红楼梦》有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有“花落水流江”、“小孩儿口没遮拦”等经典语句大量出现,证明曹雪芹对王实甫推崇不已。
第十首《梅花观怀古》,是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实歌颂汤显祖不附权贵、执意笔耕的高贵品质。
《牡丹亭》中主人公追求个人幸福,发出了婚姻自主的呼声,杜丽娘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青春与美艳的代名词。
由此诗联想到汤显祖明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深恶官场黑暗,绝意仕途,他的作品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牡丹亭是汤显祖最得意之作,是代表着当时最高的水平,几至家传户诵,史赞“为官不济,为文不朽”。日本学者青本正儿将他和莎士比亚称为东西方交相辉映的两颗明星。曹雪芹十分喜爱《牡丹亭》,在《红楼梦》中有大量词曲出现,如《赏花时曲》。连形同槁木的李纨、端庄贤淑的薛宝钗也读过《牡丹亭》。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这十首诗中,第一首至第三首是曹雪芹叙述家世,惨遭抄家这段不幸的历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雍正皇帝上台后,不念曹家百年为大清国立下的汗马功劳,为了政治斗争需要,翻脸无情,平白无故地将曹家定罪,残酷地抄家;
第四首至第八首说汉高祖刘邦忘恩负义、杀戮功臣;隋炀帝杨广弑君篡位、苛政残暴;六个短命王朝宗室内争、相互残杀;汉元帝刘奭昏庸无能、伤害无辜;唐玄宗李隆基荒淫误国、薄情寡恩。这几位皇帝几种恶劣表现集中在清朝一位皇帝的身上,这位皇帝的画像立现在人们的面前,是谁呢?应该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赐死战功赫赫的四川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羮尧;继位存在疑点弑父篡位或矫诏篡位,依曹雪芹说他同隋炀帝一样是弑父篡位(末点矫诏篡位的秦二世等人);屠杀兄弟:除皇十三子允祥外,废太子允祁、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被迫害致死,皇十子允哦和皇三子允祉永远囚禁等,据朝鲜文献记载期间被杀宗室、官员上百人;整死重臣隆科多,他是康熙雍正两朝交替之际最为核心人物,可以说没有他雍正是当不上皇帝的,留着他这个活口雍正皇帝则寝食不安,世人皆知其中有不可告人的隐情;大兴文字狱杀吕留良子孙并将其戳尸;平白无故查抄曹家等。曹雪芹在这五首诗中选点、选材、选题、选史精准,正是薛宝钗、林黛玉等称奇道妙所在,(请看雍正皇帝编纂的《大义觉迷录》这部书,曾静、张熙指责雍正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奸佞的皇帝。雍正不仅没有杀他俩,还要他俩编写材料四处宣讲承认自已说错了。其实民间已沸沸扬扬,危及雍正皇帝的正统地位,乾隆皇帝执政后就查禁该书。曹雪芹在怀古诗中取其多点。)揭露雍正皇帝种种罪行,痛恨、痛骂雍正皇帝的倒行逆施,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清王朝至此必将走向衰败甚至是短命王朝。
后来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曹雪芹的预见性,自雍正执政后改变康熙皇帝政尚宽仁的政策,推行继以严猛、严厉的政策,内斗不止,忽视科技进步,(在《红楼梦》书中已有自鸣钟、西药、玻璃、金西洋自行船模型出现,而雍正皇帝此时拘禁有科技意识的皇三子允祉)使中国没能跟上浩浩荡荡的世界发展潮流。几年下来,清王朝从康熙皇帝和曹家等先辈们创造的鼎盛时代逐步走下坡路,风光短暂,爱新觉罗氏子孙后代一再窝囊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同时也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推向灾难深重的深渊。
第九首至第十首是《西厢记》和《牡丹亭》两部文学的成功创作,让人有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愉悦,回味无穷,使人高雅、富有气质、充满乐趣,向往着明天美好的生活。曹雪芹十分喜爱这两部书,《红楼梦》中不仅大量引用精粹词句,而且《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就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曹雪芹带着感情与目的安排薛宝琴横空出世,代言这么一段国难家仇以及自已的一生志向。现在迷雾散去,尘埃落定。薛宝琴再也不能越位“抢镜头”演下去,还原成了配角。大观园的的舞台上领衔主演的明星依然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下面的节目如《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仍然十分精彩,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四、曹雪芹以“王实甫、汤显祖”为榜样,远离官场,着力笔耕,不畏艰难,专心致志地创作《红楼梦》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政治形势的变化,一度遭受惨重打击的曹家,在亲戚朋友的救济和扶持下,境况渐渐地有所好转。
首先是怡亲王允祥的照顾,他担任过议政王大臣。曹寅在世时,曾与他结交感情很深。
其次,曹頫的族兄曹欣和堂伯父曹宜,并未受株连,仍然在朝中做官,有权有势。
再次,曹雪芹还有两门得力的亲戚,平郡王福彭和兵部右侍郎傅鼐。福彭是曹雪芹姑表兄,傅鼐是曹寅的妹夫,曹雪芹的姑爷爷。在他们的帮助下,他到景山官学读了几年书(曹雪芹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取得了秀才的资格。时间不能医治心灵的创伤,他沉醉在书香之中,以学习和创作为乐。
他博览群书,能文能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以他的学问谋个普通职位应该是没有问题。但一想到抄家之时皇家的薄情寡恩,想到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打击,他就感到心惊肉跳,遂对“学而优则仕”不感兴趣,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讥刺那些“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虽是宝玉语,却是曹雪芹的心声),宁愿没事的时候和戏子在一块演戏,体验生活不怕被时人讥笑;广泛接触下层的市民群众,深入生活,扩宽眼界;听亲人们讲述家族荣辱盛衰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而推动了红楼梦的创作。
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生活更加艰辛,据说是“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但他以矢志不渝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毅力,于悼红轩中寒窗十载,修改五次,专心致志地刻画出贾宝玉纯真、林黛玉凄美、薛宝钗端庄等一个个的鲜活形象。《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我国的古典小说创作推向了最高峰。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342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试解《红楼梦》薛宝琴十首怀古诗疑团迷案(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