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七星:“咸丰年间”偶忆——临界压力
星期三 十二月 19, 2012 1:50 pm
上个世纪某年代,没有互联网,是白纸黑字的年代。西草地论坛一位网友两天前回亿了这么一段:
...... 无独有偶,在“科学春天”里的1979年,《光明日报》曾载文鼓励大家鼓足干劲,克服困难,勇攀科学高峰,说:困难像电阻,干劲像电压。电压越高,电阻就越小;干劲越大,困难就越小。这位记者是物理盲。遭到许多读者的非议后,《光明日报》居然刊登文章,承认有误。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想得起这件事,咱的老痴细胞倒是被激活了。咱之所以也记得,是因为那以后的两件事强化了映像。
某天下课,在教学楼大厅停了停。那里有黑板报,上面也写着段跟上述《光明日报》文章类似的励志东东。准确文字没法复述,只记得有:......不到临界压力,液体不会变成气体......云云。下一句怎么排比,大家可以想象了吧?
可怜咱不但没被感动,倒是有点傻眼:这句子怎么觉得别扭呢?回宿舍翻箱倒柜,把上学期的课本找出来,对着三相图愣了半天,终于骂出口,你妹呀!真的是扯淡。
如果说物理盲记者是文科生,滥用术语闹笑话,倒也情有可原。理工科出身的,怎么也写狗皮膏药般煽情玩意儿?其实咱也没注意那黑板报是谁出的,也许是土木工程系的人吧。可校园里还有好几个系的同学们要上热力学课的,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纯粹是坑爹。
后来又某天,噢,那是毕业后的事,吃饱饭看杂志。没法子,彩电是买不起的。好象叫《兵器知识》还是什么的,里面介绍一种新型防空导弹,号称:射程四千米,射高五千米。靠!这回咱不用翻书就骂起来了。
倒不是因为咱是军事专家,一眼就看出数据有错。提醒一下,那年头没谷狗可遛,真抄错了数据咱也不知道呀,是不是?咱想当专家总当不过人家专业杂志的编辑吧?
不管啦,年轻气盛,当场提笔写了一封更正信,狠狠地教训了编辑几句:你懂不懂动能和势能呀,什么什么地。可怜那时候没伊妹儿,还得自己掏八分钱买邮票给杂志社寄去。
编辑还是蛮耐斯的,给咱回了信,承认数据确实有误。咱还是愤愤不平呀,因为私心没得到满足。那年头哪像现在,长两条腿的就是个作家,要把钢笔字变成铅字,可是件大事。咱满心希望这杂志也跟《光明日报》一样好欺负,没准登个读者来信纠正错误,咱的大名也就变成了仿宋体,那该多得意呀。唉。
又一阵子后咱的愿望才实现,真名实姓被印在《中国青年》杂志上。不过那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多少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这世道,咱早就丧失了对白纸黑字的崇拜。科技不提,满网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要多少垃圾有多少垃圾。
还是兜回到西草地。我们的一位著名网友,出版了长篇小说,绘声绘色地描述三叉戟256号专机的黑匣子录音带,连飞行员脸上热泪纵横都听得清清楚楚。大家都拜读过吧?这一章被安上捉眼球的标题,当成大片,在各中文网站论坛轮番上映。
某天咱逛到国内某论坛,看到这个熟悉的标题下有多少页的回帖,连点击的力气都没有。
临界压力。
(2012年12月16日华夏快递)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332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七星:“咸丰年间”偶忆——临界压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