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我和水龙吟网友钱先生的一小段网络对话

星期五 十二月 14, 2012 1:53 pm



钱先生的原话:

甬剧团目前的青年演员中,缺少一名可以“一柱擎天”的代表,无论是男演员还是女演员。纵看其他剧种的青年演员,瓯剧的方汝将、婺剧的杨霞云、楼胜等等,都是小剧种演员,却都是小剧种中“熠熠生辉”的角儿

博客飞云浦:

甬剧需要呼唤甬剧王子甬剧公主!

****************

延伸看法——

钱先生这里说的代表性人物就是青年演员已经成为角儿,成为一柱擎天独立挑起担任号召观众实现票房价值传承非遗剧种的够上王子公主级别的本剧种年轻人。

这就不是有几出传统戏排一两部新戏拿个什么奖就能承受如此重任的。

作为天下第一团的成员,其实更容易冒尖---因为不存在其他剧团竞争的问题。

关键在于两条——

第一,自己够努力,够有强烈的愿望。但看于魁智但看赵志刚但看上海越剧院的几块黄金闪闪发光的中年演员——他们她们都快过五十五这条线了,当初都是年纪轻轻就担纲大梁了。

或许,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可是冒尖的条件是不会变的。影视界如此,话剧界如此,戏曲界也是如此。那第一个条件就是敢想敢做。敢想还必须放在第一位。假如想都不敢想,那么谁会让你一柱擎天呢。

第二,天时地利人和三结合固然不错,但对戏曲而言,根本的问题是剧本。这是基础,没有基础,在天时地利人和风云际会,也不会凭空或者从贫瘠的土壤里长出参天大树来。

最明显的例子是苏昆的那一对年轻梅花。当时据说胳膊腿都是僵格格的,虽然白先勇大牌出场慧眼投资,也得那个牡丹亭千古一梦本子绝对地好。

再者,王志萍的最簇簇新的一朵梅花,就是蝴蝶梦本子先有了沃土然后再来演绎。

说到甬剧本身,典妻不也是首先是罗大编剧的本子摆在那里。于是后来居上,早早就有改编的沪剧为奴隶的母亲作为杨派名剧却没有机会得过任何一个奖项。

简而言之,内因是自身动力,动力要足,好比赛陈场上的韩寒;外因是土壤,好比开足马力的一辆车驾。

体会到梨园行有戏保人的说法,既然青年人还不能一下子做到人保戏——就是说戏本身比较温但依靠演员的名望和演技照样能演下去——的档次,那么戏保人的作用更加无可比拟。

最后再说一个非常有号召力的例子,那就是徐俊导演对方亚芬所说的,包你一朵梅花。为什么敢这么说,就因为那个玉卿嫂的脚色前无古人,剧本编写激情满满,那么一大段精彩唱词情感宣泄,想不红也难。

而当时据说袁老是反对的,有消息说是因为剧情是描写偷情——确实是;描写不伦,其实没有,何况描写不伦的戏早有先例;可是领导导演三方都顶住了。

只能说何赛飞与梅花失之交臂,成就了方亚芬的梅花榜首。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310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我和水龙吟网友钱先生的一小段网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