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点数沪剧界的黄金搭档

星期一 八月 06, 2012 3:59 pm



这是继点数沪剧界的夫妻档之后的一个姐妹篇。

夫妻在舞台上固然默契,比如赵杨档。然而更大量呈现在舞台上的是非夫妻的黄金搭档。

比如女子越剧,根本谈不上真夫妻,然而黄金搭档俯拾皆是,比如徐王,范傅,毕戚,现在的钱单等等。

跟影视完全不同,戏曲的观众视角不在乎厌倦这些黄金搭档频繁出现在舞台上,反而趋之若鹜一旦拆档十分惋惜。

影视则不同了,很快地拆档换档。看来黄金搭档这四个字属于戏曲舞台。

现在叫做金童玉女,以前很简单就叫黄金搭档,不涉及童子和玉女所以和年龄无干。

拿国家京剧院的第一青衣李胜素的话来说,在台上和师兄举手投足一个眼神就非常默契。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乱点鸳鸯谱的。

沪剧界的非夫妻档而是黄金搭档的很多,也是多年磨合默契的努力成果,也为观众一致认可拍手叫好。

比如旧上海早期的雪声社就是一例。

解放后,艺华沪剧团的两王那时在新光多轰动啊。列数的好戏大戏多多,比如孟丽君上下集连演连满;资深戏迷吴女士赞赏的皇帝和妓女;就是革命现代戏黄浦怒潮,金沙江畔,甚至于丰收之后里沪剧皇后出演老旦照样和王盘声黄金搭档,屡获好评。

爱华沪剧团的袁滨忠韩玉敏更是一对黄金搭档,独特的嗓音唱腔,在当时可惜革命年代没有金童玉女的提法。一部部新戏大戏历历在目。少奶奶的扇子,红珊瑚,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能忘记,桃李颂乃至红灯记等等。

再后来,就是上海沪剧院的马莉莉陆敬业,也是数不胜数的新戏大戏。白莲花,寻娘记,雾中人,风雨同龄人,红伶冤,啼笑因缘,乃至之前从未在沪剧舞台上出现过的比雷雨难度更大的日出。后来不知何故马陆拆档,在宋庆龄在上海里还好是一部绝对第一女主角的新戏大戏,不存在与之匹敌的生角。

其他的例子比如徐伯涛王珊妹同样是戏迷心目中的黄金搭档。还有就是院长“沪剧皇后”和“沪剧王子”。当然,还有许多大家可以补充。即便是最近上月底的说明书海报上还有介绍但现在已经拆档的一对,照样会留在观众心中并感到十分遗憾。相信金娥她会比我们普通观众戏迷更甚。

为什么戏曲舞台如此热衷黄金搭档呢。

我个人认为这跟戏曲观众的偏好有很大关系。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观众希望生旦团圆,看到阴阳平衡生旦并重。

大戏新戏好戏需要这样的剧情和戏份比例。一面倒的情况往往适合于小戏折子或者个别题材。

由此,再加上舞台生涯的磨练,观众欣赏的习惯,在在都需要黄金搭档。

事实上,黄金搭档的拆档对演员自身来说也是很可惜很头疼的事情。

比如院长在视频里说,等到孙徐春也要辞职下海的时候,耐么我急来。

为啥,因为前两位离开,还不要紧。尽管红花大奖是和陈波合作,最初的金童玉女是和徐俊。但是走了一个还有两个走了两个还有一个,等到一不过二二不过三的时候,当然要急杀人了。

可见搭档的重要性。一个人唱独角戏除非是海派清口。

幸亏孙徐春到底热爱沪剧事业,照样搭档,这才有好些大戏新戏出台。

频繁地调换搭档在影视界是寻常之事,符合观众心态喜新厌旧。

可是,戏曲舞台毕竟不是拍影视,所以珍惜黄金搭档注重黄金搭档别轻易拆档。

以观众为重,以戏为重,以演艺事业为重。

观众戏迷同样可以看到一位优秀演员就因为没有优秀搭档,或者经常性地换搭档造成演艺事业受损停步不前的情景。

珍惜啊。

有小道消息说,一对常年黄金搭档,平时在台下是不愿意多搭讪的,可一说到戏,一到台上,任谁也看不出她两人其实关系并不好。

这就是戏比天大的又一个侧面反映。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184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点数沪剧界的黄金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