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洁迷,艾迷,山楂迷——我看李老三

星期六 七月 07, 2012 8:38 am



已经看了六集,可以开始正儿八经地写一个系列了。

题目里的三个迷,其实我一个都不是。从一个观众的角度,从一个曾经把小说改编为戏曲剧本的网络写手专务编剧的角度来说说拙见(哈哈,和卓见原来是一个音),算是再次交流。

或许大家也能进一步看出我不是蛇,而她也根本不是一头象。

整个系列内容是交叉的。题目是混包,但中心依然是围绕着李老三。

先说一个引子。

电视连续剧山楂树之恋的片头是一棵山楂树。

这本来就该如此。

突出的区别是这棵山楂树和后来以及其他的山楂树都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极度的不对称。

所有的植物都有不对称的生长,就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从日光里吸取能量。

向阳花木早逢春,国人喜欢朝南房间也是这个道理。不像老美无所谓——人家不开窗开空调,要晒太阳去户外。

这棵片头山楂树很夸张地采取了一个角度,朝南的一边长长地伸展出去,另一边则几乎是很少伸展的枝叶。

整个儿给人的感觉是一边倒。

编导是要引出一个画画的,习作给了脚色给了观众一个进入故事进入情感进入悬念的视角。

是为引子。

这里可以引申的观感是两条——

首先,也暗示了不同的地位造成莫大的差异。近水楼台向阳花木和处在阴暗低洼的方位,其成就形态决然不同。

一边是欣欣向荣,一边是黯然神伤。

再是,不同的视角造成的观感差异是客观存在。

从导演,从演员,从小说作者,从最初的故事源头,从不同层次的观众,因为视角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

问题还在于立场。

如果一味地坚持不正确的视角有欠缺的立场,甚至于唯某某的马首是瞻,那就不能不让人思考是否有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了。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4102

1页/共5页   前往页面 1, 2, 3, 4, 5  下一个

作者 留言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六 七月 07, 2012 8:39 am    发表主题:    

那个引子或许作为引子,分量有点弱。

现在来一个够分量的作为第一块兰花豆腐干。

“电视剧导演李路挑选的李光洁和王珞丹,我都不看好,外型不像-----”。

什么叫外形不像?!

老三先是被说成是绝对真实的人物,故事又是那么真实,小说就是有原型,蓝本本来有日记。

大众出于某种可以理解尤其是网络时代更可以流行的心态,发掘到了接近真相的时候,小说作者突然改口否认,说是虚拟人物。

这跟先是两人合作,忽然又把静秋淘汰——静秋她又很坦然地不考虑自己的版权——凡此种种,都值得深思:假作真来真亦假。

因此,完全可以判定,要末就是极其有限的几个能公开的人士包括艾米见到过老三——甚至于可以怀疑静秋这个人物是否存在,那末也就存在这个“她”是否真的见到过老三的疑问;要末,老三是虚构人物,这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见到过他。

无论如何,大家是根据小说描写来在自己的脑海里构筑这个男主角的形象。

那么,凭什么艾米来指手画脚指责导演呢。

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才是真理。

这才是文艺作品的真实。

这个开头,将继续发挥,我要去采购,暂停。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六 七月 07, 2012 8:40 am    发表主题:    

且不说艾米是否出尔反尔——这里仅仅指真实抑或虚构,只考量小说人物,同样艾米的指责是无法立足的。

让我们来举读者——凡是爱好中华文化的读者——耳熟能详的红楼梦。

说实在的,曹雪芹到底怎么描绘了宝哥哥林妹妹宝姐姐等等,在红学家圈子里也是多有争议的。甚至于可以说他们到底长什么样,没人能说清楚。

但是,读者看了书,动了脑子——不算那些没动脑子人云亦云的——,都知道87版本好,新版红楼糟。

这里的好与糟已经不是曹雪芹能说了算的。因为观众是上帝,正如读者是上帝一样。观众说了算。

之所以,好多洁迷加山楂迷推荐李光洁,正因为他具备了老三的外形和气质。

无论一个洁迷如何喜欢李光洁,决不会推介他来出演贾宝玉。那是马天宇的事儿妈。

正如我既推介李光洁演老三,也推介马天宇演宝玉,绝对不会换个个儿。

虽然我不可能见到过老三也不可能见到宝玉。

还是拿红楼做例子。

越剧王派创始人王文娟的林妹妹一问世,立即受到称赞并公认这就是林妹妹应有的形象!

同时,十年浩劫后复出,她的一个新的代表作是忠魂曲。出演杨开慧。

虽然应该有烈士遗照,但是观众和专家同样认可了这一个杨开慧!

那末为什么同样一个王文娟,既能是林妹妹又能是杨开慧呢,这就是艺术大师的魅力所在。

显然,林妹妹和杨开慧不可能长得像,不用说外形,就是气质肯定大大不同。

因此,艾米指责李光洁外形就不像,完全是无稽之谈。

除开暴露她自己的武林功底之外,别无价值。

原著是亲生,改编是抱养。

原著作者对改编者动则指手画脚横不是鼻子竖不是眼,是愚蠢之举。

好好叫比艾米有名气的著名军旅女作家屡屡推出婚姻爱情戏的大片,对我改编她的名作新结婚时代完全支持,并且一开始就表示,你改吧,改就是。

到我送上改编的第一场戏时,马上表示不用再送。至于好坏优劣,不致一词。

这态度多感人。

人品。气质,度量,扶助草根的姿态,凡此种种,艾米望尘莫及。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何况,事实证明李光洁百变又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老三。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六 七月 07, 2012 8:40 am    发表主题:    

其实,对演员塑造的脚色而言,除开形似,还有神似。

往往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只有前者没有后者,就是一张翻拍的照片;有了后者,也就能大幅度地降低前者存在的某些方面的不足。

比如,陈坤出演蒋经国,本来未必形象分高到哪里去,可是因为他努力把握,在神似的方面得了满分。

同样,回到山楂树,李光洁刚开始混迹于一群高中生里看乒乓赛,还可以讲他万一是“留级”生大龄青年,越到后来越可以认可他就是二十三岁的老三。

王珞丹也是。

只有越看越像,才是魅力。

如果猛一看还行,越看越不像,那就彻底玩儿完了。

电影版固然青春,但除开青春新人之外,还剩下什么呢。

周静秋完全是一张白纸,却没有描绘出静秋应有的深沉和老练。

窦老三也是。

别忘了这是老谋子在等待洛杉矶大腕一个又一个以各种理由的回绝空档中,百无聊赖“忽然”发现了小说匆匆上阵发现初恋,这怎么能够和电视连续剧的厚积薄发相比。

难怪,我妻子和我两人一起看的对比感受是一个单薄一个厚重。

单薄不能用青涩来打掩护。

厚重却和细腻分不开。

在诉说母亲的自杀过程中,以及在河边让男主角别再找女主角的对手戏中,李老三和王静秋的互动都达到了重现小说情节但又超越小说阅读的享受;尤其是后面这一幕。

可是,难免又再次觉得老三的不值和静秋的“嚣张”。

惋惜啊。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六 七月 07, 2012 8:41 am    发表主题:    

——说《山楂树之恋》是从女性角度诠释爱情,证明他实际上不懂什么叫“女性角度”,也不懂什么叫“爱情”。

这样子的指责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艾米是女性,静秋是女性,整个小说文字是从女性角度来写的——除开大量地引用了老三的日记警句。

整个电视连续剧也是从静秋的旁白画外音来阐述来展开的。

难道小说是从男性角度来诠释爱情的吗,如此为什么作者不是黄颜而是艾米呢。

难道艾米也正如有的读者猜测跟韩抄抄一样是有代笔不成?

退一万步来说,是不是也是因为海外女性作家颇受出版社和读者欢迎,故而打出女性作者旗号——犹如打出真实旗号来感动读者呢。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丹娘不懂,静秋也不懂。

老三是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李老三也用自己的演艺来演绎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从小说文字来看以及“静秋”婚姻最后的归宿判定,静秋最终也没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因为她选择了某些桥段和老三相似的认识过程,于是“爱恋”成熟走向婚姻殿堂,这能算是懂得爱情吗。

假如艾米和静秋真的合二而一的话,艾米有神么资格来指责李光洁呢。

并不是写了一本几本爱情小说,就能成为懂得爱情的指路明灯。

艾米最大的问题在于自视过高,一本来自静秋回忆和老三日记的记录网络走红使得她过于自我膨胀,于是看哪一个都不顺眼——除了艾迷的追捧,追捧的艾迷。

哦,还有“黄颜”,“艾友友”,“飞星”等一些人士。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六 七月 07, 2012 8:42 am    发表主题:    

李老三不负众望,把一个万众瞩目的新脚色演来恰如其分。

坦白地说,由于小说塑造的这个脚色的关注度,任何人接这个脚色都有难度。

其难度的相当,可以用杜淳接演西门庆来类比。

杜淳演活了西门庆,尤其对于一个相当具有知名度的一线小生历来是正面形象的杜淳来说接演这么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色的一个脚色勇气可嘉。当然也确实交了一份优良的答卷。

同样,李光洁出演老三也是和他以往的脚色决然不同,难度系数不小,然而答卷相当出色。

这次单说静秋结束任务回家两人分手——实质上是静秋下通牒——的场景。

李老三是全力压制着内心的波澜,可以说全力控制眼神和面部肌肉,应对平静的语气隐藏着对对方的极力容忍。

爱到深处,一切既是以对方的意志为意志,一切又都是抑制不住的小心翼翼地试探。

难以抑制却偏要抑制,这就是对老三这个当事人的严重考验。

同样,难以抑制却偏要抑制,那就是对李老三这位演员的严重考验。

平常人平常心来看,总是觉得凡是高潮凡是戏眼,都会有激情表演,或动作大幅度或声腔高八度,就像舞台上伴随着紧锣密鼓慷慨激昂那样。

真正难度最高的偏倒是于无声处,此时无声胜有声。

老三此时此刻,面对所爱之人的不断加强力度的拒绝,还得保持正经保持镇静保持一味的言听计从,难哪。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当年网上阅读时胸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团怨气。

老三啊老三,你真是前世欠了静秋的什么债了啊。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洁迷,艾迷,山楂迷——我看李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