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大美大雅的张派艺术

星期一 五月 28, 2012 7:11 am



大美大雅的张派艺术
2012年2月18日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 作者:张学浩
父亲张君秋已经去世多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艺术形象、唱念声韵,从来没有从我的脑海中远去和淡化,他的一举一动一语一笑,时时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父亲杰出的艺术创造、美奂绝伦的演唱艺术、对京剧艺术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热爱。
从学艺到立派,父亲在京剧艺术道路上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学习传统、实践探索,在王瑶青、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诸位先辈大师的导引下,他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研习磨练,广收博采,汲取精华,融会贯通之后,依据优越的自身条件和超人的艺术灵性,创立了大美大雅的张派艺术。
  张派艺术的产生是京剧旦角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张派艺术的突出成就,是将京剧旦角声腔艺术大幅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音域的扩展、唱腔的丰富、旋律的变化、新腔之美之新、影响之广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张派演唱艺术自成体系,将京剧旦角演唱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张派艺术又为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使我们的国粹艺术展现出更美更新、更具时代感的境界和风姿。
  一副好扮相,一条好嗓子,一口好唱好韵味,一套好唱腔,父亲作为四小名旦之一,已是东西享誉南北驰名,他没有刻意去要成立个什么派,也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持,没有宣传为之呐喊造势。张派的叫响,完全是水到渠成。可以说,它是在推出一台利用巡回演出空余时间排出的新戏《望江亭》时,产生巨大影响之后,所收获的一个额外的副产品,可真叫“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时间,“独守空帷暗长叹”流向全国各地,遍地唱响谭记儿!随后秦香莲、崔莺莺、珍妃、秋瑾、马昭仪、柴郡主接踵而来,新腔新韵,波波轰动。一批又一批好腔好唱段层出不穷,声韵余音绕梁,华丽流畅,独具一格,尽显张君的大美大雅。顿时,学张者趋之若鹜,日益增多。张派确立,实至名归,有派有流,几年间,几近“无旦不张”!
京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表演方面以“唱念做打舞”为主。而“唱”在诸元素中排在首位,地位之重要可以想见。但是将近二百年的时间里,在曲调板式和演唱技法方面的突破和变化不大,进展缓慢。基本是剧目不同,唱腔套用,千篇一律,唱字不唱情。应该说是在王瑶卿先生指导下,程砚秋、荀慧生二位大家开了先河,做出表率,根据各自条件的需要设腔,朝着凸显个人的表演风格,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给人以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的感受,受到观众欢迎。如果不是他们,京剧表演恐怕还维持在千人一副脸、千人一个味儿的状态。
  父亲张君秋是在经历了与马连良先生合作的五年,拜了梅兰芳先生为师学艺,艺术日臻成熟,有待进一步充实发展的关键之刻,在王老家学戏时,亲眼目睹王老与程先生编创《锁麟囊》唱腔,上了难得的京剧作曲课,学到了创腔技法,领会了其中的奥妙和玄机,同时也开启了他的创新理念,为将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父亲有得天独厚的演唱条件,是众所周知的金嗓子。论嗓论唱,无人比肩。即使是几句散板、摇板,听他一唱,也如饮甘醇!可若是总在大同小异的千篇一律、无大起落、不痛不痒的老腔老套中哼哼,好嗓子非但发挥不出来,也不能更好地塑造角色、表达人物的情感!王老与程先生的作为给了他启示:自己演的戏,必须有自己的唱腔,自己演唱、充分发挥表达,走自己的路!父亲对京剧是尊重的,对艺术是严肃的。他求变求新不是为了遮丑,他好扮相、好嗓子、戏路正,无丑可遮!父亲追求的是如何把戏演唱得更好;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他认识到,声韵美,也必须要唱腔美,才能使演唱配套,声情并茂,更上一层楼!他真的是天才!他的编创不是简单地把这个腔挪到那儿,或把那个腔挪到这儿。而真的是编新腔创新曲,设计出的唱腔新颖别致,委婉顺畅。父亲还化传统为新旋律,即使是传统戏传统唱段,也给予美化、强化,让听者在生疏中又感到熟悉,在陌生中感到亲切。他将对人物角色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用富有磁性、圆亮甜润、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声音和美妙的唱腔、丰富的旋律、神妙的唱法、表现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让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听出品位,感受到深度,越听越爱听;让人爱听爱学爱唱!
  在表演方面,要做个像样的京剧演员,光张嘴唱,不讲手眼身法步、形体身段,是不可能成名的,父亲年轻时,《金山寺》、《十三妹》、《别姬》、《出塞》、《红拂传》……这些载歌载舞的戏都唱过,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大气典雅、华丽庄重、正直善良的气质。父亲不是在形体身段上做大幅大篇、动作花花、技巧夸张、风风火火的表演,更绝无搔首弄耳、挤眉弄眼、哗众取宠、娇柔造做的痕迹。塑造人物表现角色,手段多多,取向不同。如同海陆空三军,有在地上打的;有在水上打的;也有在天上打的,不必非让军舰上天,让唱旦角的练耍大枪。张派的表演强调的是气质,是内在的感觉。父亲要求:内要实,外才能精!该动则动、动作不多、绝不乱动,大方稳重、端庄大气,强调自然美,能将人物内心活动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就可以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必须经过从不会动到会动、到动得好、到不动也好的训练过程。这点同样体现在他的“唱”里,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气韵、气势支撑的气质,父亲的表演完全是大美大雅的正旦风韵。
父亲是歌唱家、作曲家、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他的成就被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认同,受到歌唱家、作曲家赞许推崇和学习研究。张派声韵唱腔好听,唱法难学。如同有了中小学基础,再进大学深造,张派艺术对嗓音条件要求高,韵味别具一格,演唱技巧难度大,演唱基础不扎实掌握不了;没有如他一般好嗓子又达不到;悟性差一些还容易唱歪了成毛病。这对学唱张派的人来说是一个难题。
  求源才能正本,学张派,还是要多听原版,要多听常熏,除了字正腔圆的基本要素,要让张派的韵味特点深深印在脑海里,提高审美力,去指导自己的演唱,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唱腔和技法是戏曲流派的重要标志,一定要把腔唱好,又唱出张派的美味儿来,那就算达到一定水准了!张派的念白,极富特点,最见功力。无论京白还是韵白,父亲念的字字清晰,如珠落玉盘,有声有情,非常入耳好听。父亲的吐字劲头、声调韵律、脆亮干净、情感相融,胡阿云自刎前的一段台词,念的让观众光听就能动容落泪。学张者若忽略了对他念白的学习研究,那是大偏颇和失误!张派博大精深,要学的东西太多,必须知难而进!
(作者:张君秋之子)
全国政协京昆室供稿
原载2011年3期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996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大美大雅的张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