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万桂莲:离散文学中的中西文化拼合探析

星期四 五月 10, 2012 10:03 am



万桂莲:离散文学中的中西文化拼合探析
文/万桂莲
2012年05月09日,星期三
《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文化拼合既是离散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也是多元文化语境下非母语文学作品创作中的一种文学现实。论文通过对加拿大华裔作家李彦的最新英文小说《雪百合》的文本分析,探讨中西文化拼合在多元文化语境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并论述文化拼合给离散文学带来的进步意义。

  离散文学是指由从一个民族国家移居到另一个民族国家的作家用旅居国语言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离散文学中的文化拼合是母语文化与主流文化交融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英语或旅居国语言写作的华裔作家越来越引起西方主流文学界和评论界的注意。《雪百合》是加拿大华裔双语作家李彦的一部最新英文小说。作家以高度写真的手法描述了小说的主人公——“百合”在移居加拿大之后面对现实和理想冲突时的困惑以及对生活价值观的反思;叙述了主人公在加拿大适应、接受、融入生活的心路历程。“百合”凭借着对心目中的英雄——一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抗击法西斯战斗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敬仰与崇拜,来到加拿大这片陌生的土地,以一位知识女性的坚定信念和道德标准经历着来自情感和心灵上的挑战。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中西交融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通过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神话寓言和习语运用于西方主流语言——英语的文学作品创作中,成功地将母语文化与主流文化嫁接,彰显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文学作品品格特征,取得了轻松、诙谐的艺术效果。实现了作者“期望作品能够促进西方民众与新一代华人移民相互间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1]的写作意图。

一、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道德伦理与西方宗教信仰的拼合

  辜正坤在《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中提到:“中西文化基因的最大差别:中国: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家族社会结构所导致的德性文化(如德治—礼治—克己—和谐—中庸—不争—顺其自然等价值取向)。西方:以个人或党派利益为基础的国家体制结构所导致的征服性文化(如法治—力治—竞争—技术崇拜—征服自然等价值取向)。”在中国,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雪百合》第二十二章中描述了中国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位穷人不得不放弃自己新生儿子的生命来节省食物挽救自己年迈的母亲。但就在他挖地准备活埋自己儿子的时候,却挖到了一罐金子,他的儿子不必死去,他本人也因为孝敬母亲而得到一罐金子的回报。在西方国家,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人人所崇拜的。小说中有这样的叙述:圣经中,亚伯拉罕想献他唯一的儿子以撒作为燔祭给上帝,因为他对上帝的忠心所以上帝赐福于他。赐给他一头羊作为燔祭而救下他儿子的命。中西文化的不同和拼合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西方文化强调宗教的至高无上而中国文化则强调世俗的伦理是至关重要的。小说第二十七章在描写“山茶花”所认为的人们对她离婚的态度时写到:在“山茶花”看来,基督教对家庭冲突的态度和中国老传统完全一致:他们都把拆散家庭看作是最大的罪恶,不管在那个家庭里发生了什么。中西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中西方宗教信仰和神话寓言的拼合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道家智慧原则之一是:“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雪百合》第八章叙述小说人物“陛下”在国内的妻子虽然她没有上过多少学,但她骨子里有着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她表现出来的不抗争、忍耐、顺从、从不为第一的道家生存策略证明了以柔克刚原则的效果。她的丈夫最终选择了回到她身边。小说恰到好处地将中国道教文化运用于西方文化语境的作品创作中。正如陈中明所写的:“在西方文化语境下,道家思想、美学和哲理熠熠光辉,而随着岁月的推移,它们将日趋得到发扬光大。”[2]小说第二十六章中写到圣经中羊与牧人的关系用来比喻人与神的关系。人们像迷途的羔羊需要耶稣的指引。所以,羊在基督教中有吉利的含义,而在中国风水先生看来羊则寓意着不祥。正是这点让“百合”这位羊年出生的人丢掉了她好不容易得到的一份满意工作。小说第十二章当“米太太”试图说服餐馆老板“胖子”信仰基督教时,作者描述了“胖子”所信仰的中国道教和佛教的诸神,如土地神、河神、门神、灶神以及为人送子的观音菩萨和餐馆老板认为最重要的财神。他非常信奉他家乡的一句古老传说:丑妻、近田、农家肥是农民的三大宝。所以,对他来说,漂亮的妻子会是灾难的起源,会像无情的台风一样给男人带来破坏。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选了一位相貌平平的妻子,而雇了漂亮的服务员来掏光男人们的钱包。小说第二十二章对中国中秋节和月亮女神嫦娥的由来进行了叙述:古时代一位年轻的弓箭手射落9个太阳消除了地球上的灾难并找到长生不老药。后来药被嫦娥偷吃,嫦娥实现了她长生不老的愿望,但却在月亮上过着孤独的生活。作者在这里将中国文化中的神话与基督教圣经中的的故事作了比较:将嫦娥偷吃仙丹在月亮上过着孤独的生活与夏娃偷吃伊甸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被赶出伊甸园相比较,并指出东西方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是何等的相似。“这些作品正是由于它们是由华人作家用英文创作的,融汇了中西方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以及作家的中西交融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因而,它具有其他语种的文学所没有的独特作用和影响”[3]。

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习语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运用

  习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是一种在结构上与意义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它是语言中的精华与瑰宝,含义深刻且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用第二语言去创作,题材并非主流社会所熟悉,离散作家为了达到在主流语言的形式下努力寻求民族属性、文化属性和自我属性的目的往往将带有母语文化特色的语汇与主流语言进行拼合,将母语文化与主流文化相嫁接。在《雪百合》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习语屡屡出现:小说第十章“以卵击石”来形容试图说服小说中人物“独角兽”的不可能性。用“才离狼窝又进虎口”描述小说主人公“百合”对“山茶花”离开“米太太”家回她丈夫家的担心。第二十一章用到成语“死马当着活马医”来形容做移民业务的“新先生”对想作成一位名叫“上校”的移民案例的渴望与无奈之情。第二十八章用到“熟能生巧”、“像蚂蚁一样活着”等。这种母语文化中的习语的介入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可读性,反而增加了作品的诙谐和趣味性,增加了它的艺术感染力。“文化外借有时被认为是对文化一度纯粹性的削弱,然而这个属于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纯粹性神话被指责用来反对混杂、离散和移居。与之抗衡的是,许多作家坚持认为混杂在文化政治领域的使用是非常有意义的”[4](P72)。加拿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家,除英国人后裔和法国人后裔以及少量印第安人外,剩余的约三分之一人口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移民为加拿大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形成了多元文化环境。各民族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文化特征相互并存,带来了加拿大文化事业的兴旺蓬勃。

四、离散文学中文化拼合及其意义

  移居海外的作家们远离了养育他们的母族文化,但这一文化却潜移默化地继续影响着他们。一方面他们接受主流文化但与此同时又不知不觉地把族裔文化带入了自己的作品中。这种杂交或混合型文化的运用使作品的叙述语言显得丰富多彩,帮助了旅居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母语文化以及作品本身,生动传达出作品超越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多元文化品格。美籍华裔作家汤婷婷在《女战士》中将中国神话、传说和戏剧故事与实现美国梦的经历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生动表现了华裔母女两代人在文化和生活道路上的差别和冲突。该书当年就获得美国国家书评奖的最佳非小说奖并被评为美国20世纪70年代优秀作品之一。她本人也因此蜚声美国及世界文坛。加拿大华裔作家李群英的《残月楼》是一部反映加拿大华裔移民历史的小说,描述了从1892年到1987年移民到加拿大生活的王家四代女性的命运以及她们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加拿大文化的相互冲突下的思想历程。小说以时空交错的方式将主人公的命运和中西两种文化巧妙地呈现给读者,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与西方主流文化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应。《残月楼》一出版,便震动了加拿大文坛,当年即获温哥华城市书奖,后又获总督文学奖英文小说类的提名。中西文化的交融给作品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多元文化下作品的旺盛生命力。这两部小说在美国和加拿大大学都被作为英语文学教科书使用。离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拼合给读者提供了了解和认识两种文化的机会,对促进文化间的交流起着积极的作用。凯西亚•堪克里尼曾经说过:“文化的杂交共存不会必然导致种族和民族间的协调,或民主的文化交往,但在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的情况下,文化交织或融合引起的是文化繁荣而不是衰亡。”[5](P49)

五、结语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无论是由移居海外的华人英语作家所创作还是由在海外出生的华裔作家所创作,他们的作品不可避免地都带有自己族裔的文化特征。萨尔曼•拉什迪在《想象中的故国》中说:我们应当“庆贺杂种性、非纯粹性,融合和转变,从中产生新的意料不到的人种、文化、思想、政治、影片和歌曲的结合……我们应该为混杂感到高兴,为纯粹的绝对主义而感到畏惧……杂烩,混融,这么一些,那么一些,这就是新事物如何在世界上产生的方式”。[6](P394)文化拼合是多元文化语境下非母语文学作品创作的一种文化现实。这种写作帮助了旅居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母语文化以及作品本身。随着全球人口移动的加剧,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拼合现象必将得到进一步繁荣,离散文学正是为这种文化拼合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953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万桂莲:离散文学中的中西文化拼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