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34
星期四 四月 26, 2012 2:40 pm
从这一章开始,谢教授采用按照剧作家个人主页的方式来写作这些在当代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剧作家。
基本上是每一位占据一个章节。
第一位是田汉。
田汉是鲁迅先生笔下四条汉子之一。不涉及那场论争,反正鲁迅先生不写戏曲剧本,看来也不喜欢戏曲——见社戏一文。
在通常熟知的大字号剧作家里,被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些话剧大家。
诸如郭沫若,茅盾,曹禺。尽管他们的话剧剧作也常时改编为戏曲剧本受到莫大的欢迎。
较新的一个例子是茅盾名作上海屋檐下改编为沪剧,长宁区沪剧团演出,同一屋檐下的个个小人物栩栩如生,是沪剧史上的一大创作。
而田汉则是地地道道的戏曲剧作大家。
谢教授写道,田老十几岁就发表剧作,毕生写了三十二个戏曲本子。
要知道在那个战乱年代,以及后来官职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不应该等同于专职的编剧。如此高产量如此高质量很不简单哦。
有的剧作知道,有的不知道。
最负盛名的谢教授提到四部——其中白蛇传和谢瑶环,我是看过的。另外两个本子是西厢记和金鳞记。
不知道张派的西厢记是不是这个版本。如果是,那么我也看过几场,不是全剧。
肯定不会是越剧和昆曲——前者我看的是袁老的版本,全部是第一流脚色,在人民大舞台。
钦佩之余,来细细地说说——
白蛇传,据谢教授详细分析其版本的精华。
我看的是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成立大戏。
全部生角花旦好班底演出。
记得是杨春霞蔡正仁的游湖,王芝泉的盗草,李炳淑的断桥。
总之,美不胜收。个个出色,难分伯仲。没有一个是能说出来比较别人稍差的。
刚毕业嘛,个个卯上。
那时代的青年演员啊,诚如中国京剧院四团的杨秋玲王晶华毕英琦那样无一不佳。
对比下来,现在有的一个市一级的青年团成立快一年了,换句话说毕业快一年了,没有属于自己的脚色,靠炒冷饭过日子有滋味吗。
自己都没劲,观众还能提起精神?!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913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