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33

星期二 四月 24, 2012 9:47 am



用到无懈可击的字眼来形容一部剧作是很不容易的。

而谢教授就用了来描述杨门女将这台大戏。

通常,戏曲和影视不同的一个地方就是后者是遗憾的艺术,一旦杀青放映就成定局。而戏曲因为不断演出不断更新至少是微调吧,有的大师级别的代表作,也是有常演常新的感觉。

这一台大戏新戏,确实是从剧本导演舞美作曲演员各方面都无可挑剔。

由此可知,戏曲是整体艺术。虽然说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但也得考量整体效果。

而杨门女将恰恰从整体性上来看达到了相当上乘的高度。

这里,仅仅从演员来说道说道。演员对观众来说是最直接的感受。

整班人马无一不佳。

记得黄梅大师黄新德先生的梅花作品是柯老二入党。这样的题材成为佳作自然不易,何况一举夺梅花。也记得高部长说过八大金刚满台生辉。

全剧就八个主要人物,个个都相当出色,符合人物要求。

这就是整体性问题。

而杨门女将人物众多,光天波府就有那么些人,还有朝廷还有敌方等等。

从老太君到杨文广,从寇准到王文都那么fit!

尤其是在最后的高潮一场戏——探谷中,穆桂英马童,甚至于采药老人都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之前的寿堂比武等场戏眼已经登峰造极,探谷则是更胜一筹。

因为动态感悬疑性更强。

即使是出场那么短暂的采药老人言派一段唱,都作为一个经典段子流传下来。

还有杨秋玲和毕英琦的去世,都让人十分的惋惜。

因为,一想起来,就是那两个精彩脚色的舞台银幕形象出现在脑海之中。

相对的好些剧目,整体性缺缺,甚至于很差劲。

舞台演出的整体性就要求了每一个脚色的适合性,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不能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可是由于某个脚色的不到位某个演员的不fit,把整个戏的味道都变了样,这样的例子还是并不少见。

影视剧也是如此。凡是好戏就总是每一个脚色甚至于打酱油的都是完全是那么回事!

这才是精品的精致。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906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