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31

星期六 四月 21, 2012 9:26 am



接下来的这一章也是就两部大戏。

一部是扬剧百岁挂帅,另一部是杨们女将。

如果说上一章就两部戏十五贯和搜书院 ,是类似于平行线,并联线路的话,那么这一章的两部戏就是串联,或者是诱导效应了。

先说扬剧百岁挂帅。

那时侯,还有省扬,这台大戏新编戏目就是当时省扬杰作。

我照例看的是电影,很好的戏曲电影。

剧本来自旧社会扬剧初期的幕表戏。

幕表戏是好多剧种初期的必经之路。

就一个故事梗概,说戏先生给演员讲故事,有头有尾。上海文明戏名编剧宋掌轻先生就曾是幕表戏高手。

所谓幕表,就是一幕幕戏的大致表格。演员可以自行发挥,把习俗的唱词填进去就是。

新编剧目专门请出老前辈来回忆口授整理,再加工便成为了一台大戏。

非常具有震撼性。

于是,接二连三地获奖汇演,而且被国粹京剧看中。

这有点像后来的样板戏来自地方戏曲的情景了。

也确实是,再进一步加工改编的京剧杨门女将青出于蓝胜于蓝,又攀上了一个高峰。

谢教授教材里毫不忌讳地指出百岁挂帅这部戏的凤头猪肚却没有豹尾。

原编剧确也表示遗憾,结尾收得不够有力。

联想到现在好些电视连续剧都存在这样的缺陷。

开头很吸引人,中间展开也不错,情节纵深发展。可就是结尾不行。匆匆忙忙收场,搞一个不一定合乎情理的什么突发事件就此结束。

反映了作者笔力不够,写到这里江郎才尽就此交卷。

比如最近很红火的北京爱情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突然,程疯子莫名其妙地倒车——车停在路边不用倒就能往前开——沈冰从前座副驾驶位置下车本来就在路边却偏要走车尾,结果被撞,导致植物人。

真是戏不够,病来凑。就此大结局了事。

很幸运,扬剧百岁挂帅的这个缺点很快被接踵而来的京剧杨门女将所克服。

说克服,还有些不够准确,更恰如其分地说应该是在凤头猪肚之后有了豹尾之外,这根豹子尾巴还响亮地挥舞,非常圆满才是。

还有一个必须要说的就是这两部由扬剧初期的幕表戏进而发展来的大戏新戏,其诱导效应正反映了当时戏曲全盛时期各剧种相互改编的繁荣景象。

地处苏北上海的小剧种扬剧后来为许多兄弟剧种竞相改编的大戏还有很著名的夺印——反映农村阶级斗争,反复辟题材,是为夺——印——印把子是也。扬剧原本是第一男主角,在上海本土剧种沪剧里改成第一女主角。这情况是按照剧团结构而来,跟再后来的三上桃峰,从柳林到太原,男主角换成女主角一个样。书记本来是男的,换了剧团换了剧种就换成女的了。

关于从扬剧中升华出来的京剧杨门女将在第32块豆腐干中再继续展开,敬请关注。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898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