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从领带到兜裆布

星期六 三月 31, 2012 7:57 am



  都说商务场合不那么讲究了,其实不然,前几天出差巴蜀,一身休闲装出现于某洽谈会,立招众人侧目——别人都西装革履,唯我外路打扮,怎么瞧怎么不像正规军。早到一步的朋友怪我不懂规矩,我惭愧地说:“是忘穿西装了。”她批评道:“穿不穿西装先不说,你脖子上总该拴条领带吧。”
  那洽谈会让我心虚了一整天,瞅着别人脖子上都有一条布,越发感到浑身冷飕飕的,好像半夜去公厕小便没穿衣服,又恰让人抓了现行。后来终于寻到一条领带勒上,再对着镜子照照,顿觉风姿绰约起来。这个教训告诉我,在社交场合要记得打领带,否则就像古时候一绅士出门没裹兜裆布,会让别人笑话的。
  跟现在的领带一样,兜裆布是古人必备的社交行头。您知道,上古的先民还不穿裤子,中古时期虽穿了裤子,那裤子却不是连裆,而是只有左右两条布筒子(古人称为“绔”)。为美观起见,部分绅士就在套上布筒子之前,先缠上一块兜裆布(古人称为“纨”)。在他们的带动之下,那块兜裆布很快成为流行色,上升为社交场合约定俗成的穿戴之一。
  约定俗成的就是文化,现在我们的领带文化丰富多彩,同样,古人的兜裆布文化也够丰富的。中亚塞西安人的兜裆布以宽大为美,南欧斯拉夫人的兜裆布则以窄细为美,到我们中国,开始讲究兜裆布的质地,比如那些“纨绔子弟”,他们领先潮流,其兜裆布就纯用真丝织成(“纨”的本意就是丝质兜裆布)。我们的领带有很多种打法,古人的兜裆布也有很多种裹法,诸如平裹、交叉裹、浪漫裹、懒汉裹、亚伯特王子裹……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裹法。幕府时代的日本武士都喜欢把兜裆布裹得极长极宽,他们认为那是最酷的,就像后来电影上亮相的杀手,凡最酷的男一号都必打鸡心大领结一样。
  兜裆布固然丰富了我们先辈的文化生活,也给他们造成了不便。早期日本武士跟人对砍,很多倒下的倒霉蛋并非技不如人,而是受了兜裆布的连累——那几十米长的彩布裹满下身,一旦让对手挥刀挑开,就如手持彩带当空舞,眼花缭乱之际,对手再乘虚而入,哪有不十拿九稳的。
  跟兜裆布有一比,领带也够累赘。我的脖子粗如少女之腰,不管哪种领带,不管哪种打法,勒在脖子上都会使我不爽。但是如前所述,这就是文化,如果我不勒它,我就成了没裹兜裆布的日本武士,那是很丢面子的。

——李开周/河南郑州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827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从领带到兜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