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影视赏析:《恋马狂/Equus》
星期日 三月 25, 2012 2:05 pm
简体中文名: 恋马狂
编剧: 彼得 谢弗 (Peter Shaffer)
导演: Sidney Lumet
主演: Richard Burton / Peter Firth / Colin Blakely
上映年度: 1977
语言: 英语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剧情简介
本片获1978年金球奖最佳男主演,最佳男配角二项大奖及奥斯卡最佳男主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变剧本三项提名。
《Equus》,是英国著名剧作家Peter Shaffer的70年代得奖作品,当年他从一名青年恶意伤害马匹事件得到启发,创作一个关于青年与马匹之情感与欲望的争议故事。该剧1973年在英国搬上舞台,并夺得东尼奖,更多次在美国百老汇公演,连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和已故男星安东尼·博金斯(Anthony Perkins)也曾参演。1977年该剧更拍成同名电影。
====================
《恋马狂》的作者Peter Shaffer1926年生于英国利物浦,剑桥三一的历史生(崇拜),从2001年起他就成了Sir Peter Shaffer。
其主要作品有Five Finger Exercise ,The Royal Hunt of the Sun ,Black Comedy , Amadaus和Equus。其中Amadaus《莫扎特》和Equus《恋马狂》都可以说是如雷贯耳的戏剧巨作,这两部也都是托尼奖的最佳戏剧。前者被Milos Forman拍成电影后更是勇夺了84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而后者74年在百老匯连演了一千两百场(要知道Arthur Miller的《推销员之死》也只不过演了六百九十多场)
《恋马狂》的实料由此可见一斑。(注:Amadaus和Equus的中文译本竟然是英若诚翻的,崇敬啊太崇敬了。)
和所有伟大的戏剧作品一样《恋马狂》的题材也是极具争议。1973年他第一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便引发地震。
在此之后只能漂洋过海转战百老汇,期间由安东尼·霍普金斯担任主角,上演次数达到1200次,成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戏剧之一。
1977年,好莱坞将《恋马狂》改编成了电影,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好莱坞巨星理查德·伯顿,理查德·伯顿同时也是百老汇版《恋马狂》的主演。
《恋马狂》曾以校园剧的形式在英国帕地普利德的学校演出,当地的戏剧教师约翰·欧文却因此遭到性虐待的指控。
未等到出庭之日约翰·欧文便选择了自杀,威尔士议会在随后的报告中呼吁禁止该剧在学校上演。
==================
我不在马上 2008-07-06 23:18:46 来自: Epimetheus (北京)
这是一个年轻人受了宗教的蛊惑而向马儿行凶,出于极度的爱而非极度的恨,或者极度的情感无关爱恨,刺瞎了六匹马的眼睛的准心理惊悚剧。马儿过于英俊沉默,是受难的圣人,他的目光是救赎,他的脊背是超度。于是少年沉溺其中。儿时母亲给他念圣经的诗歌,仿佛绵绵情话,正好在深夜里,露重草长,攀着丰茂的鬃发,飞驰。
有个测试,喜欢骑马的人都追求性快感。清教徒样的少年在对心理医生的倾吐中,只那么一次,光裸的身体贴上马儿微凉的侧腹,为自己构想了远离男女的完美高潮。
Equus,拉丁词汇,相当于英文中的Horse,有两个奇妙的字母U,发音时嘴巴呈微笑状,于是,成痴,为癖。
理查伯顿的Dysart医生有点衰,大概跟玉婆正把婚后生活过得如雅典泰门般奢华。他开始谢顶,中等身材,端着肩膀,微驼着背,腆着酗酒的肥肚,洪亮又含混地嚷嚷着台词,并且过分注意不能让少年超过他的身高。
这医生用自己的秘密交换了少年禁忌的梦,把自己搭进去了,不划算。相敬如宾的老妻,由于害怕承担而没有子女的乏味婚姻,来来去去听若干正常不正常的人向他抖落隐私……这是他的生活,他时刻想逃开的生活。
当Equus从少年的梦呓中泄出,医生发现,这真TM是个诱人的字眼。一直想与某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在宙斯神殿前宣誓的念头也浮出脑海。他那精神家园,住满了古代的希腊哲人,和那些镌刻进历史的名字,尤其是星辰般注视凡间的神明,都随着一个Equus,有俩U的Equus,响亮的耳光般抽到他的脸上。
老伯顿不复当年大将马克安东尼的英姿,他只剩端着一副架子,虚张声势。所以Dysart医生的眉头也总是耷拉着。他从下往上盯着那少年,说不上解救谁。
或者,就是摘下基督顶上的荆冠,再亲手给自己戴上。
=============================
恋马,对神的崇拜 2007-09-08 15:24:44 来自: charley (Indianapolis)
Equus是拉丁语,对应的英文意思就是'horse',中文翻译是“恋马狂”。最先知道这部舞台剧是媒体大肆报道的哈里·波特电影的主演、年仅17岁的丹尼尔将全裸出演本剧。
恋马狂的剧作者是沙费尔,其故事取材于真实事件,一名马童令人费解地戳瞎了6匹马的眼睛。“恋马”1973年第一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便引发地震。在此之后,“恋马”转战美国百老汇,期间由安东尼·霍普金斯担任主角,上演次数达到1200次,成为纽约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戏剧之一。1977年,好莱坞将“恋马”改编成电影,本片获1978年金球奖最佳男主演,最佳男配角二项大奖及奥斯卡最佳男主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变剧本三项提名。
电影是从一位心理医生的回忆开始的。一位平时行为举止良好的17岁少年,突然刺瞎了他工作的马厩的6匹马的眼睛,正当他将面临法院审判的时候,一位在当地很有威望的心理医生主动提出愿意接受他到自己的诊所进行治疗,从而也帮助他躲过了其他惩罚。
心理医生用了很多方法希望这名少年能够说出他刺马前所有与马有关的经历,以帮助分析他令人费解的行为的根源。但最开始,这名少年一直隐藏自己的心事,什么都不愿意说出来。心理医生只有从他的亲人身上了解男孩的内心。从与他父母和他兼职的马场老板的交流中可以看出,男孩从小就受到父母严厉的管教,不让他接触周围世界的任何事物,他唯一了解世界的窗口就是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关于圣经的各种故事,和家里的关于他从事马术的舅舅的照片,唯一能给予他想象力的就只有他卧室床头的一幅耶稣受难的图片。这部电影的宗教意味太弄了,大部分的对话都是些很晦涩的宗教用语,所以在看的时候,自己很多东西都不能理解。
在男孩6岁的时候,父母带他到海边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一位骑马的绅士,并且邀请他一起到马上来感受骑马的乐趣。当骑在马背上飞驰的时候,男孩第一次感受到了快乐和自由,但就在这时,他却被父亲严厉地斥责下了马。
从此男孩便对马这种生物疯狂的着了迷,同时,他从床头的耶稣受难图中似乎找到了其和马的共通之处。耶稣身上的枷锁就像马头上的缰绳一样,被人束缚和折磨;耶稣蓬乱的头发就像马的鬃毛;耶稣痛苦的表情就像马无助的神态;耶稣身后的广大民众组成的背景就像马奔跑的草原。他应经把马当成了上帝来看待,觉得马生来就受罪,一辈子就做人的奴隶,他要替他们受罪。于是在晚上的时候他经常对着一幅马的图片(他父亲将它床头的耶稣受难图片撕掉,认为这亵渎了神,他大哭大闹最后换上了一张马的图片后才安静下来),用缰绳将自己束缚,然后用马鞭抽打奴役自己。
后来男孩通过一个朋友介绍,找到了一份在养马场清理马厩的兼职,每个周末去工作两天。但是老板无意中发现,男孩经常在晚上牵着马出去,第二天马又照常在马厩里。心理医生用了催眠的方法,让男孩讲述他把晚上把马牵出去后的行动。男孩的潜意识一直在拒绝讲述这段经历,最后在医生的刺激下,他终于说出来:他喜欢全身裸体和马相抱,喜欢自己的脸颊靠着马脖子的感觉,喜欢赤裸裸地骑在马身上(网上都在说他裸体骑马是寻找性快感,我倒认为不是),喜欢感受在马奔驰的过程中自己和马融为一体的感觉,马就是他心中的GOD。
在马场长时间的工作后,他与另一位在那里工作的16岁女孩渐渐产生了感情。一天晚上,他们偷偷到电影院观看成人电影,男孩第一次看到了女人的裸体。就在这时,他父亲却又走进了电影院,发现了他的儿子。其实他父亲也是来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但是为了避免尴尬,却假装说是来找这里的老板谈生意,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就在父亲叫他回家的时候,他勇敢挑战父亲的权威,跟着那个女孩跑回了马场。电影其实到这里已经做了很多铺垫了,接下来的情节就顺利成章的是男女身体接触了。这部电影还是比较大胆,男女都是六面全裸。但是马已经占据了他精神的全部,马就是他的上帝,在与女孩接吻的时候,他根本无法摆脱马在他脑子里的影响。他说:当我睁着眼睛,我就看到一只马隔在我们中间;但比上眼睛的时候,脑子里就全都是马的画面了,以至于我根本无法感受到她身体的存在。
马的形象作为上帝一直监视着他的活动,使他虽然极度渴望但却无法正常和女人交往,我想这个时候他刺伤马的眼睛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部电影围绕性唤醒、希腊神话和宗教展开,只能看个半懂。其实我觉得造成他恋马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家庭教育让他和外世隔绝了,再加上他母亲成天给他灌输的宗教思想。和马接触成了他唯一能够释放自己的方式,于是他就把马神化成了上帝。与其说是恋马,还不如说是worship the God。
电影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心理医生在治疗男孩的同时,也不断发现自己心里的阴暗面。在电影中他曾提到,已经很多年和妻子没有性生活了。以致在影片的医生独白部分,他都显得如此愤怒。还有就是电影让我看到了催眠术的恐怖一面,当他唤起人们痛苦回忆的时候,往往会让人濒临死亡的边缘。
======================================================
据英国媒体报道,今年17岁的“哈里·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弗(Daniel Radcliffe)将在他主演的第一部英国舞台剧《Equus》中全裸出镜。
在这部颇有争议的舞台剧中,人们将看到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舞台场景:丹尼尔全身一丝不挂地骑在马背上,模仿做出性爱动作。丹尼尔会在这部舞台剧中摇身一变,由原来的小巫师变成一位心理上烦躁不安的马夫阿兰·斯特朗。业内人士指出,丹尼尔的这一角色肯定会引发哈利·波特迷中发生一次特大地震。
不过,这部由彼得·沙弗尔编剧的作品,要到明年初才会在伦敦西区公开演出。该舞台剧主要探索剧中人物与马发生的性欲关系。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中扮演哈利·波特叔叔的理查德-格里菲思,将出演马夫斯特朗的精神病医师。
《Equus》的故事内容集希腊神话、心理学、宗教、性暗示于一身,十分有争议性。1973 年,《Equus》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国家剧院的舞台上,当时就掀起一场风暴。后来在纽约百老汇演出时,继续受到人们的抨击。1977年,由理查德-伯顿主演的改编电影《Equus》面世。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800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影视赏析:《恋马狂/Equ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