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9

星期日 二月 26, 2012 4:38 pm



这本研究生教材正文第一章的题目是建国初期的自由婚恋戏。

没有前一份笔记里提到的土改斗地主新戏大戏。

第一节是四大剧目首开风气。

第一句是——一切科学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在自然界和社会界中获取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解放。

说得好啊,赞一个!

很可惜好多思想左倾的人士惯会把关设卡。

建国初期,婚姻法解放妇女,随之自由婚恋戏一时盛行。

谢教授列举了四部大戏新戏。

刘巧儿,主演新凤霞。最早是秦腔,因为是边区真实故事,陕西嘛。真正成名的是评剧,还拍了电影。

小女婿,主演韩少云。涉及婚姻法废止的童养媳社会问题。没有机会看过。

罗汉钱,主演丁是娥。这是从山西题材移植到江南水乡。编剧宗华/文牧/幸之。戏曲电影广为流传。——甚至于有消息报道,一位女性植物人因为坚持不懈地播放为了迪个罗汉钱唱段终于苏醒。

吕二嫂改嫁,主演郎咸芬。这也是婚姻法提出的不准禁止寡妇改嫁的内容。同样有戏曲电影。

谢教授指出,立意最为深远艺术较为完善的婚恋戏,理所当然应数罗汉钱。

以两枚罗汉钱作为母女两人的定情物,引出新旧社会两代人决然不同的婚恋命运。

固然,山药蛋作家的领军人物原作登记文本底子好;但是沪剧编剧的眼光匠心不容忽视。

剧本结构上,罗汉钱远胜于另外三部——复杂多元立体板块交织得如此精妙。

正因为情节复杂人物多元结构呈现立体状,各个板块的人物描述形象丰富多彩。

换句话说,除开第一女主角之外,其他不同层次的都鲜明活跃。

反派五婶和村长,甚至于王老太都刻画得极其到位。

谢教授还盛赞张木匠的刻画,既非强调正面又非归属反面,恰到好处。

回顾这一段历史,特别怀念沪剧在新中国全盛时期的发端。

四大婚恋戏之首,榜首啊。

历来,金牌和银牌,状元和榜眼不在一个台阶上。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702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