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5

星期四 二月 16, 2012 10:29 am



中国戏曲史上,就有优秀剧本被打入冷宫的事例,并不在少数。

好比范进中举一般难,所以有扼腕长叹。

优秀的导演,优秀的演员,或许一眼就能识别剧本优劣。

而也有许多的圈内人,并不一定具备慧眼。

于是,有些好本子束之高阁,有些脏乱差的本子却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还受到好评。

观众的眼睛是刷亮的。最后的评价其实还是来自观众——真正的买单人。

自从纳入正规化之后,国营剧团都有正规编制的编剧人员。

于是,近水楼台向阳花木就自然得益。

想想也是哦,大家要升职称,向一级编剧进军,最好还得梅花奖编剧。

不用自己人还用谁呢。

就是文化馆,也是如此。文化馆的业绩啊。

以往的编剧人员如果是行户本业,编得快演得快。反过来,专门卖文的编剧就难了。

汤显祖的牡丹亭,并非一日定稿,就洛阳纸贵。

同样,历尽时日艰辛。

关汉卿比他幸运,一来元曲独领风骚,二来他自己是圈内人。

汤显祖在祭司主事知县等职位上无可能推介剧作,临川四梦也难说一问世即行排演。



能够实际上迅速操作的在那时侯只有拥有家班的剧作者。



他们成为戏曲大家的可操作性同暴光度能见度自然绝非他人可比。



比如李渔,他就是著名剧作家,而且以自己的剧团作为结交工具,于是比目鱼怜香伴奈何天等毫无阻拦地迅速编排。那个女同性恋题材的本子到今天还受到青睐。



比如阮胡子,虽然住在裤子巷名声很臭,但创作戏曲却很有功底。风筝误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确实应该受到好评,这跟他的政治倾向作为是两码事。



比如曹寅,织造府有家班。因此,他的戏上演及时,不致埋没。特别是铁冠图。本来禁演,近来有经常性的看到演出其中精彩的折子。



自己没有家班的剧作家就得依赖了。洪升的剧坛大名不单单是剧作精美,而且在于王爷欣赏。这才有名满京华,九重闻讯观看的美事。

然而,政坛风云莫测。一旦翻脸,王爷也难保全。

这样,就有了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的说法。

还好,最后又平反了。

我就此编写了楝亭遗篇一出大戏,感慨了长生殿,歌颂了两位著名剧作家的友谊,乘便推介他们的著名剧作。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有所感触。

对照吴晗的海瑞罢官,还不是成也萧何败也何。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幸运的是韩愈没有像吴晗那样招致杀身之祸。

更幸运的是海瑞罢官海瑞上疏那样能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687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