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4

星期四 二月 16, 2012 10:25 am



文学性和舞台性的统一。

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可操作性。

戏曲编剧一定要笔下有戏,眼里有景。

每一个细节,起转承合都要能在脑海里浮现出舞台场景,甚至于舞台人物调度。

跟电影剧本一样,就是必须把导演的可操作性提前考虑进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文学性。

文学性很强的文字很优美的段落不一定适合舞台/电影,也就是缺乏可操作性。

这和小说完全不同,小说只需要可读性,不需要操作成为实实在在的形象。

刚开始习作的时候,自己复核反复阅读剧本时,会发现脱节,会发现场上人数不对头,会发现这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冒出来。

慢慢地就掌握了个中三昧。

也就比较熟练起来。

舞台性自然而然地呈现在编剧眼前,那么编剧就可以有更多的注意放在文学性的提升。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686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