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3
星期三 二月 15, 2012 12:38 pm
文学性和舞台性的统一。
这一点和其他剧本的性质一致,也就是说戏曲剧本也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欣赏价值。
同样,所有的剧本,哪怕小品,哪怕弹词脚本,广播剧等都必须最后得到演出(演播)的检验。
这很像歌曲。
词好曲好,都得唱出来唱好才行,才最后被市场被社会认可获得真正的价值。
虽然有自娱自乐的剧本创作,毕竟不是大流。
那是实在没事干闲得发慌或者实在大文豪一展才华——比如歌德和郭沫若的诗剧。
有的是水平实在太高,比如浮士德;有的是水平实在太烂,比如某某某——咱就不提了。
许多许多的剧作者都梦寐以求地希望剧作不但变成铅字,而且成为舞台上的立体形象,观众的音像享受。
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说的好——戏曲不是抢手货需要自荐。
戏曲剧本也是如此。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离去。
何况戏曲剧本是冷门中的冷门。
因此,自我推荐并不丢人。
看看现代戏曲史就知道——
上海京剧院三部精品之首——曹操与杨修。
陈亚先先生精心打造的这部名作照样到处碰壁。
在《剧本》杂志刊登两年——这已经成为铅字——却只是湖南省巴陵戏剧团愿意搬上舞台。
作为国人,你知道湖南有个巴陵吗,什么级别的城市,那个剧团是演唱什么剧种。作为戏迷,你能回答吗。
据说——一位曹贞龙告诉我,陈亚先还曾把剧本送到某京剧界著名艺术家手上。
回答是让把曹操与杨修改成杨修与曹操。
让杨修超越曹操成为绝对的第一主人公。
直到最后,剧本落到尚老手上。
一见钟情啊。
这还不算,必须他下决心琵琶别抱,坐上火车来到一个人也不熟悉的上海。
到了上海,还得有当时形势配合,当代领导慧眼,包括市领导思想开放包括文化局绿灯包括院领导垂青。
这才有了三部曲的第一部,一炮爆红,真可谓红得发紫。
天时地理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这人和还不仅仅指头儿官帽,更重要的是编导演作曲舞美整个的团队人!
你看看,戏曲的春天就这么难啊——。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684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