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6

星期五 一月 27, 2012 2:42 pm



人物性格化和故事性相结合,是任何一种戏剧电影电视剧还有评话弹词等曲艺都必须要作到的要点。

谢教授书中以新亭泪、徐九经升官记、南唐遗事等作例子来说明。

有的看过有的没看过。

上次已经说了秋花丫头出口吐语不像小姐,作到了恰如其分。也正好露出破绽,让知府进一步逼迫春草。从而真正的小姐就登场了。

我想举的一个例子是我家乡的本土海派文化代表剧种的代表作之一:罗汉钱。

罗汉钱改编自山西著名的土豆派作家赵树理的小说登记。

关于其剧本改编效果演出成就以及拍摄戏曲电影的功效到下面专门谈及时再谈体会。

这里要讲的也是我在阅读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和唱词。

这部新戏是石派创始人石筱英建国以后第一次也是从此就转为老旦——沪剧里面也称做娘娘旦——的一出戏。

她在戏里扮演一个配角——专说媒拉纤的媒婆五婶。

老前辈不仅拿捏得当,完全克服了转型的思想疙瘩,呈现出作为一个杰出的艺术家适应脚色的功底和努力。

她本来演惯了正面人物,青年花旦,悲剧人物。

这一次要演一个反派,十分令人讨厌的媒婆——有点近似于沪剧老戏连环记里的那个走街串巷的卖婆。

该剧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获剧本奖、演出奖,演小飞娥、五婶的丁是娥、石筱英获演员一等奖。

可想而知,一个配角能和第一主人公小飞娥扮演者丁是娥一样获得演员一等奖,是多么地出彩。

五婶出场唱的是沪剧小调吴江歌。

相当于自报家门。

东院仔格五婶末就是俚格我啊
专门替人家媒人来格做啊,
只要媒礼送得多
东奔西走顶起劲
口吐莲花三寸仔格舌啦
骗得人家来相信里格我啊
啊——呜啊——呜啊

几句唱词就活脱拖地刻画出了一个游手好闲专门以保媒为生的人物形象。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607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