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2
星期三 一月 18, 2012 12:26 pm
再一位重量级别大师出手。
是为序二的作者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陈恭敏先生。
标题是——当代戏曲文学史的开拓之作。
标题恰如其分十分中肯。
文中提到——古往今来的中国戏剧,只能以戏曲艺术作为主体形式。
诚者斯言。
尤其着重点在古往今来的今。
即使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正像序一里提到的戏曲作为传统文学被排斥,另立西方话剧为正宗,恰恰在广大的乡镇农村至今仍然是不带折扣地戏曲阵地。
问题在于舆论媒体的导向,淹没了戏曲艺术顽强的生命力体验。
不信,请看,东方网娱乐版先是将原本独立的戏曲版面和“戏剧”版面合并后以戏剧来包容戏曲,而后就是几乎难得一见戏曲报道。
就是戏剧版也是排在最后的报屁股上押尾。
在戏曲本身的领域里,看到的是导演的动力,演员的风采,很少提及剧本这一文学文本的基础作用——相当于地基和文学魅力所在。
曾经的元曲地位不再。
固然,当代的戏曲剧本创作颇为缺乏关汉卿铜豌豆精神和汤显祖牡丹亭步步娇风貌,可是对于剧本本身的推崇和研究甚至于还不及样板戏年代。
至今还记得那时侯如何连篇累牍地介绍剧本的精益求精,唱词的激动人心。
虽然大都是标识为集体创作,但对于唱段(唱词和曲谱)的广为宣传其登峰造极不复再现。
现在,比较起来充斥版面的是一批批烂电影的推介——包括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一幕幕搞笑话剧外国话剧的追捧。
戏曲成为冷门——大城市主流文化的冷门——尽管冷门里有戏。
戏曲剧本——戏曲文学史的主体更其成为冷门中的冷门。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586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