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英雄双行体以及中国古诗中的转韵

星期一 一月 16, 2012 9:48 am



最近,刘俐俐因为提到英雄双行体,引起《非你莫属》主持人的连番发难。这一冲突在国内网友中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我们特意找到几个英诗的例子,来和大家一起学习英雄双行体。

英雄双行体或者双韵体(heroic couplet)的诗句采用抑扬格五音步,韵式为:aa,bb,cc......。修饰语“英雄”使用于17世纪晚期,因为这种类型的偶体诗常用于史诗和英雄剧。这种韵式最早被诗人乔叟引入英国,从德莱顿到萨缪尔,英雄偶体成为了英国诗歌韵式的主流,包括蒲柏在内的一些诗人几乎只用这一韵式。

经常被引用的一个段落是John Denham的Cooper's Hill:
O could I flow like thee, and make thy stream
My great example, as it is my theme!
Though deep yet clear, though gentle yet not dull;
Strong without rage, without o'erflowing full.

刘俐俐说她喜欢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我们因此从《罗密欧和朱丽叶》中摘选一段:
The grey-eyed morn smiles on the frowning night,
Chequering the eastern clouds with streaks of light,
And flecked darkness like a drunkard reels
From forth day's path and Titan's fiery wheels:
Now, ere the sun advance his burning eye,
The day to cheer and night's dank dew to dry,
I must up-fill this osier cage of ours
With baleful weeds and precious-juiced flowers...

朱生豪先生的译文如下:
黎明笑向着含愠的残宵,
金鳞浮上了东方的天梢;
看赤轮驱走了片片乌云,
像一群醉汉向四处狼奔。
趁太阳还没有睁开火眼,
晒干深夜里的涔涔露点。
我待要采摘满箧盈筐,
毒草灵葩充实我的青囊;

下面这段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句:
Nature within her inmost self divides
To trouble men with having to take sides.

其实,中国古诗里双韵体或者转韵也很常见。由于韵脚变化多端,给了诗歌一种象波浪一样流动的韵律和美。这里举两个很经典的诗篇。一是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二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人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首诗的体裁叫“七言歌行”,歌行与律诗的不同之处是,句数可随作者自由,不需要对句,平仄粘缀没有律诗那样严格,不限韵数,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转韵。此诗用了六个韵脚,即转韵五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歌行都是长篇,如果一韵到底,一则音乐性太单调,二则作者不容易选择韵脚。因此就需要转韵。盛唐之后,歌行转韵渐有规律,一般是四句或八句一转。转韵之处一般在一个思想段落,还保存四句一绝的传统。(摘自施蜇存《唐诗百话》)

下面再来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换九韵,一唱三叹,反复回响,音乐节奏优美至极。韵脚的变化和诗情的起伏非常吻合,情声并茂。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为这篇诗作孤峰崛起,傲立大家之列。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来源网络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582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英雄双行体以及中国古诗中的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