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留言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日 一月 15, 2012 11:22 am 发表主题: |
|
我看《金陵十三钗》——2
佟大为是幸运的。
被张大导演选中来演绎抗日英雄。
这比刘烨被陆川选中更上层楼。国际级别嘛。
哦,还有黄海波,戏份虽然不如佟大为,也行啊。
当然,还有曹可凡。
对了,别忘了陈乔治,由黄天元扮演。
相比之下,上一届谋男郎窦先生就微不足道了。
豆腐串第二块要说佟大为的神奇。
起先还不知道为啥要这样安置手榴弹。
后来,一枪一个准,子弹打穿手榴弹的铁皮,爆炸了。
就算他是阻击手,百发百中,可子弹就这样打穿手榴弹铁皮?
再说,手榴弹一枚爆炸的威力有多大,银幕上渲染得如此辉煌?
不可思议。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一 一月 16, 2012 11:07 am 发表主题: |
|
我看《金陵十三钗》——3
入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金陵十三衩》不敌伊朗电影《别离》,张艺谋第五次铩羽而归。
金球如此惨,金人更可预期。
最佳男配角救不了张大导演,也救不了张制片。即使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真正修成正果当好主角的人又有几何?
之前,所谓的人家看好二战片,所以老谋子的入围片子屡屡败北云云,又一次被戳穿。
关键是文化底蕴。
看看同样是华人的李安,偶然来一部武侠片就是金球金人;看看同样是入殓师的日本电影,冷不丁就抱得小金人——怪不得张艺谋要让贝尔的最初身份是入殓师!
拼到底,拼的是文化。
这对演员来说,是如此;对执导筒的导演来说,更是如此。
金球奖落幕,让我们拭目以待奥斯卡。
据说十三钗野心勃勃,报了十三项,且看几项入围几项获奖。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二 一月 17, 2012 11:27 am 发表主题: |
|
我看《金陵十三钗》——4
因为金球奖公布结果,插了一个3,把这个挤下来,成为4。
说南京话算是这部申请奥斯卡影片的一大特色。
可是,回想一下,南京话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因为故事发生在南京,那些个女演员说上几句南京方言就算对路?
好些钗都有意无意地表露她们——至少她们中有人是扬州人,虽然她们是在秦淮河高张艳帜。
扬州出瘦马,是有名的妓女集散地。所以,秦淮商女不必是南京出生的人,更不必开口就非得南京话。
最后,演唱的秦淮景的曲子,说是她们的招牌曲,可根本不是用南京话唱的。
南京话的小调里面也决没有那样的调腔。
明明是姑苏无锡一带的江南小曲,看看,这不是明摆着秦淮商女不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只不过是在南京地面上做生意而已。
那个小曲勾起了海外同胞的家国情怀,和这些钗实在也没有直接关系。换了谁来唱效果都一样。
从来江南一带,属于苏锡常才算真正的江南方言区。到了镇江就一股江北味道——所以菜系里面把镇扬算作一家。
南京便是跟着镇江走,那方言的硬帮帮,一听就知道和吴语算不得一个体系。
再说,历史上的秦淮八艳也并非都是南京人。比如柳如是是嘉兴人,陈圆圆是昆山人。当然,确有出生在南京的比如卞玉京。但一讲到秦淮名妓,非得讲一口南京话实在大可不必。
以南京话作为选角条件之一,只是让现在的“十四钗”有机会冒出头。这就是导演一念之差带来的机遇。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18, 2012 11:28 am 发表主题: |
|
附注:加一句,佟大为因此还成为第一位出席金球奖颁奖典礼的大陆男性演员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18, 2012 11:44 am 发表主题: |
|
我看《金陵十三钗》——5
接上4,最后让曹可凡秀了几句上海话——他的家乡话。
可见,再次证实金陵十三钗不必开口就是南京话。
否则,何苦让秦淮男儿曹可凡讲上海闲话呢。
除非,除非再一次地揭示了某一类国人普遍的敌视上海人贬低上海人的不良心态。
好比当年渴望里的王沪生一定非得是上海人不可。
曹可凡演的是汉奸,这就是编导非要让他说上海话不可的理由。
偏偏是这样一个汉奸,是整部电影里最最可信的一个人物。
也让山楂树里开始为叛徒正名的理由进一步扩大到汉奸。
记得山楂树里老三是这样讲的——母亲当叛徒是为了肚子里的胎儿存活。
汉奸之所以如此,是为了救女儿。
虽然最终书娟不是他救下来的。
曹可凡演的父亲最后也被枪杀了。
其实,他作汉奸只不过是一个技术(道路交通)方面的脚色。
希望新老上海人一起抵制观看这部专门糟践上海人的影片。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