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第二十五届梅花奖点评开始喽——关于参加终评演员的介绍
星期日 六月 12, 2011 10:50 am
这也是原本写的系列因为梅花奖入围名单公布而暂停了的“为什么说茅善玉还剩下四年时间”之继续。
大家可以自行去中国剧协官方网站查阅所有的参加终审也就是入围的演员介绍。
估计都是演员所在剧团写好的稿子,不会是中国剧协的人员捉笔。
为了郑重起见特地拷贝转贴茅善玉的这一份附录在后面请参阅。
其中有两条值得注意和深思。
一条是最明显的,一条不太明显。
最明显的是介绍参赛剧目。
原文如此——茅善玉参评“二度梅”的剧目是沪剧《雷雨》和《瑞珏》。
这只能这样解释:申报的是两部大戏——注意不是折子戏。那么到底是以哪一部出线呢?
很奇怪的现象。除非网文有错误,因为没有一位演员是有介绍参赛剧目两者取一的。
就是最近结束的北京京剧擂台赛,都是早就确定一部剧目。25位青年演员只有一人换过剧目,但也不是介绍有两台大戏参赛,因为很明显的要求是每人一台决不是同时申报两台——你看着办吧,到底喜欢哪一台。
往深里想,还是那个底气不足的表现。也就是拿不定主意——到底是新遍好呢还是旧作好啊。
这样的疏漏或者说不郑重在东方艺术中心的剧目海报上也出现过。
我的题头图片播放器里收录了所有的那一轮海报,唯独茅善玉的雷雨例外。
为什么呢?因为那张海报拍的很不认真有损茅善玉有损繁漪的形象。具体那张海报以前贴出来过就不再从新贴了。
第二个是这样一句话——很多专家和观众认为,“茅派”艺术正在形成。
这也是一句老话了。
很能理解茅善玉和茅茅粉丝的心情。但是这样一句话放在梅花奖参赛介绍上很不得体。
为何?所有的梅花奖得奖演员从一开始到现在除开没有传统解放后才诞生的新剧种龙江剧之外没有纳一位这样宣传过。
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坚决不称派!其余的谁人开创过新的流派了呢?
显然,在这样的场合众多的戏剧行家专家面前如此介绍实在难以得到共鸣。
何况,进一步推敲,原文说“正在形成”?!
正在形成说明并未成熟甚至于或许还没有成型。
如此急吼吼地推出一个还没有完全形成的进行时态的茅派只能在众多评委眼里是“冒牌”了。
同样有很多专家和观众认为茅派并没有形成或者不足以成为茅派,那样一来求荣反辱就是可能的或者必然的结果了。
关于茅善玉如此落选,我的心情和网友“不会游泳的鱼”一样很沉痛。
毕竟是上海本土的沪剧,是我家从小耳濡目染的剧种,是我好婆好好婆小舅公和我公公曾经为之付出的剧种。
一个领军人物如此遭遇,很让人惋惜痛心。
关于如何吸取经验教训天时地理人和等种种因素的考量下次再说。
************************************
茅善玉
1962年出生,1974年考入上海沪剧团学馆,1979年毕业后留团(今上海沪剧院)担任主要演员,2002年担任上海沪剧院院长至今。
第二十五届梅花奖点评开始喽鈥斺敼赜诓渭又掌姥菰钡慕樯
茅善玉以《一个明星的遭遇》在沪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又以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风靡沪上,蜚声海内外,成为家喻户晓的戏曲明星。之后她在《姊妹俩》、《魂断蓝桥》、《血染姊妹花》、《弹吉他的姑娘》、《黄梅戏女王》、《牛仔女》、《碧海青天夜夜心》、《今日梦圆》、《董梅卿》中分别担任主角,2002年以后又主演了《石榴裙下》、《大红喜事》、《龙凤逞强》、《家》、《红灯记》、《生死对话》、《露香女》、《瑞珏》、《雷雨》等剧目。她的表演清新自然,富有灵气,唱腔圆润甜美,情深味浓。近年来她在演出风格上又有一次次新的发展和突破,其戏路更加开阔,塑造人物更见深度,唱腔上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很多专家和观众认为,“茅派”艺术正在形成。
茅善玉从艺30多年来,曾荣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全国话剧、歌剧和戏曲现代题材剧目汇报演出主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青年艺术节“十佳”演员奖;上海第一届、第七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主角奖等。
茅善玉参评“二度梅”的剧目是沪剧《雷雨》和《瑞珏》,尤其在《雷雨》中,她通过唱腔与形体的结合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对人物层次分明的情感变化,将一个饱受压抑却不甘被命运控制,追求新生活而不可得的繁漪,深情而又富于激情地展现在舞台上。
第二十五届梅花奖点评开始喽鈥斺敼赜诓渭又掌姥菰钡慕樯
《家》茅善玉饰瑞珏 《雷雨》茅善玉饰繁漪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371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第二十五届梅花奖点评开始喽——关于参加终评演员的介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