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蔚 blog

《歷世真仙體道通鋻》所見《真誥》校讀記

星期四 四月 21, 2011 1:14 am



《歷世真仙體道通鋻》所見《真誥》校讀記
許蔚

復旦大學中文系


提要:《歷世真仙體道通鋻》各卷所見《真誥》經與《正統道藏》本《真誥》對讀,校正《正統道藏》本不少錯訛,亦得窺見趙道一編撰之例。
關鍵詞:《歷世真仙體道通鋻》,《真誥》,校讀

今傳《真誥》主要有十卷殘本(存九卷,南京圖書館,未見)及通行的二十卷本。其中二十卷本有《正統道藏》本、俞安期本(初、重刻及初刻的幾種校本)、四庫全書本、學津討原本、道藏輯要本、金陵叢書本等多個刻本,另有錢謙益家抄本[1] 。更有南宋白玉蟾寫本一卷為《中華再造善本》景印,然僅節錄數十則,且節略過甚,難以為据[ ]。諸本中最便利用者為涵芬樓及三家景印之《正統道藏》本(簡稱藏本)。《歷世真仙體道通鋻》則元代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趙道一所撰。据是書編例,“其得道仙真事迹乃搜之群書,考之經史,訂之仙傳而成”。按《歷世真仙體道通鋻》各卷所見《真誥》凡數十則。趙道一當日所見《真誥》或可目為另一宋本,今且以較易得之藏本等校讀如下。

卷四“洪崖先生”條引陶弘景《真誥》云“洪崖先生今為青城洞真”,凡十字,見藏本卷十四,“洪崖”作“洪涯”;“洞真”作“真人”。
同卷“展上公”條引《真誥》注,起“諸歷檢課”訖“彌復大懸也”,凡九十字,見藏本卷十三,“歷”作“曆”,是;“晉”字闕,不通,當据此本補,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正作“晉世”;“平”作“乎”,是;“考”字闕。
同卷“王瑋玄”條小字注引《真誥》云“是楚莊王侍郎,受道於王君”,凡十一字,見藏本卷十二,“莊王”后多“時”字;“道”作“術”;“王君”作“玉君”。
卷五“龍述”條引《真誥》並注(以“注云”標出),起“龍伯高”訖“尚類鶩者也”,凡一百四十八字,見藏本卷十四,“胎氣”前“受”字闕,是,蓋涉上文而衍;“氣”寫作“炁”,多如是,下文不再擧;“ ”寫作“ ”;“推”作“擢”,不通,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俱作“擢”,蓋形訛,當據此本改;“飭”作“敕”,蓋形訛,當据此本改,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正作“敕”;“所”字闕,當据此本補。
卷六“高丘子”條小字注引《真誥》並注(以“注云”標出),起“墓”訖“河東”,凡十九字,見藏本卷十四,“女”作“安”。又本條高丘子云云俱見藏本卷五,唯“好道”前多“亦”字,而未著出《真誥》。
同卷“莊子”條引《真誥》並注(以“下注云”標出),起“莊子”訖“彌足可重矣”,凡六十六字,見藏本卷十四,“受”作“授”;“育”作“肓”,學津討原本亦作“肓”,金陵叢書本則作“盲”;“補”前多“上”字。
同卷“郭四朝”條小字注引《真誥》並注(以“注云”標出),起“今舍前”訖“說在後”,凡一百字,見藏本卷十三,“許長史”作“論長史”;“遏”前多“過”字,四庫本亦多“過”字,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無;“在此”作“住此”。又其下正文俱見《真誥》,其後引詩小字注或不著出處,或著“又曰”、“下注云”亦俱見《真誥》,可知自首條小字注以下並當是《真誥》原文,蓋刊刻時所誤。起“四朝乘小船”訖“鵷彼晨風之鳥也”,凡七十七字,注以小字標出,見藏本卷十三,“乘小船”前多“常”字;“扣舷”作“扣船”,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作“叩船”;“歌曰”作“曰”。起“浪神九垓外”訖“消歇耳”,凡六十六字,注以小字標出,見藏本卷十三,“全”作“金”。起“游空落飛飊”訖“九垓之上矣”,凡九十五字,注以小字標出,見藏本卷十三,“飊”作“飆”;“虛”作“靈”;“揮”作“暉”;“掩”作“菴”;“太”寫作“大”;“梨”作“棃”;“蓋”作“故”。起“駕歘舞神霄”訖“龍輪”,凡五十五字,注以小字標出,見藏本卷十三,“動”作“洞”;“香風”作“風雲”;“滅迹”作“迹滅”;“玉”作“王”,當据此本改,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正作“玉”。起“真法其司三官者”訖“眷盼朋好”,凡二百零二字,以“又云”領起,是同出《真誥》之証,又注以“下注云”標出,見藏本卷十三,“年年四朝每行”前多“四朝往曾使人種植於此地也”十二字;“請”作“謁”;“地”作“山”;“中原”作“中言”,是,原言一聲之轉,蓋音訛也;“偉”作“停”,蓋形訛也;“迂闊”作“汗闊”,日校据俞安期刻本改“汗”為“汙”[2] ;“泛”寫作“汎”;“自”作“此”。
同卷“周太賓”條亦見藏本卷十三,而多有出入,或出他書。其小字注不著出處,而全同於《真誥》卷十三,蓋即据《真誥》。起“今呼為韭山”訖“一處也”,凡二十八字,見藏本卷十三,“韭山”作“非山”,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俱作“非出”,日校即据學津討原本改“山”為“出”[3] ,是。
同卷“姜叔茂”條引《真誥》並注(以“下注云”標出),起“秦時道士”訖“巴蜀之巴故也”,凡一百一十一字,見藏本卷十三,“勾”作“句”,“併”寫作“並”,俱通。
同卷“谷希子”條小字注引《真誥》云“谷希子為太極右仙公”,凡九字,見藏本卷五,作“松子為太虛真人左仙公,谷希子為右仙公”。
卷七“戴孟”條引《真誥》云“黃衣童子者即玉珮金璫之官耳”,凡十三字,見藏本卷十四,同。
同卷“山世遠”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九、卷十五,同,唯末“世遠得道為太和真人”九字為趙道一所增。
同卷“毛伯道”條引《真誥》注,起“謝稚堅”訖“同姓名爾”,凡三十五字,見藏本卷五,“即是”前多“一”字,是;“為”作“未”,是;“爾”寫作“耳”。
同卷“徐季道”條小字注引《真誥》作“ ”,見藏本卷五,同。
同卷“莊伯微”條小字注引《真誥》,起“想見崑崙”訖“遂以得道”,凡五十二字,見藏本卷五,“山”字闕;“液”作“汋”。
同卷“傅先生”條小字注引《真誥》云“太極老君”,見藏本卷五,同。
卷十二“劉諷”條引《真誥》,起“潁川劉偉惠”訖“汝南安成縣”,凡四十九字,見藏本卷十四,“偉”作“瑋”;“漢帝”作“漢景帝”;“事司馬季主”作“後事季主”,下仍有“晚服日月炁”五字;“身隱”作“身死”;“遺蹟”云云作“今墓在汝南安城縣西山”。
同卷“鮑叔陽”條引《真誥》曰“遺蹟在遼東薊城之北山”,凡十字,見藏本卷十四,“遺蹟”作“今墓”。
同卷“張禮正”條小字注引《真誥》云“四十三年”,凡四字。又小字注引《真誥》並注(以“下注云”標出),起“又兼守一”訖“猶更出查也”,凡七十三字,見藏本卷十四,“亦”前多“守一”二字;“故室”作“飆室”,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作“颷室”;“土山”作“上仙”,是。
卷十五“欒巴”條引《真誥》,起“昔巴作兵”訖“赤石山中”,凡二十七字,見藏本卷十四,“昔巴”作“欒巴昔”;“濾”作“慮”;“鶴”作“鵠”。
同卷“左慈”條引《真誥》並注(以“其下注云”標出),起“左慈”訖“橋之北”,凡一百零五字,見藏本卷十二,“弟”作“弟子”,是;“同在”后多“中”,衍,當据此本刪;“漢獻帝”三字闕;“乃”作“仍”,蓋形訛,當据此本改;“溪橋”作“橋谿”。
同卷“杜契”條小字注“《真誥》作孫皓,誤”,見藏本卷十三,作孫權,不誤,是趙道一所据之本誤。又小字注“《真誥》云:有弟子二人。一人孫貴孫女寒華也。一人陳世京也。世京,孫休時作侍郎”,見藏本卷十三,非原文。
卷十六“茅盈”條“《真誥》云:固位句曲真人定錄右禁郎,衷位三官保命司”,見藏本卷一,非原文。
同卷“韓崇”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二。正文頗有筆削;注全,起“《漢書》所載”訖“韓當冢也”,凡一百零四字。藏本“託尸”作“記尸”,不通,蓋形訛,當据此本改,日校即据俞安期本改“記”為“託”[4] 。
卷十七“馮良”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四,起“馮良”訖“畧同”,凡一百二十九字,藏本“毀車”後多“煞牛”二字,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作“殺牛”。又此本“南陽冠軍”後衍“軍”字,藏本、俞安期本[5] 、學津討原本、四庫本俱衍,唯金陵叢書本不衍。
同卷“郎宗”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四,起“郎宗者”訖“為同縣孫禮所害”,凡二百四十三字,藏本“今在茅山鹿迹洞中”作“今在洞中”,蓋趙道一所增;“子顗字稚元”,四庫本作“字雅光”,是,《後漢書》正作“雅光”,當据改;“數百人”作“數伯人”,蓋由“佰”訛為“伯”,當据此本改,《後漢書》、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正作“百”。
同卷“淳于斟”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二,起“淳于斟”訖“或即是也”,凡一百五十字,藏本“淳于斟字叔顯”作“定録府有典柄執法郎是淳于斟,字叔顯,主試有道者。斟”,蓋趙道一所改;“洞中”後“定錄府”三字闕,或趙道一所增;“方士”,不通,學津討原本、四庫本、金陵叢書本俱作“方正”,是,當据改。
同卷“桃俊”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二,起“桃俊”訖“無所顯云”,凡一百八十九字,藏本“桃俊”作“北河司命頃闕無人,昔以桃俊兼之耳。俊”,蓋趙道一所改;“字翁仲”闕,於正文末有“桃俊,字翁仲者也”七字,當為注文,此本則趙道一所改;“係”作“似”,當据此本改;“末”作“未”,四庫本作“嘗”,日校据俞安期本改“未”為“末”[6] ;“先典”作“先與”,是;“贊述斯德”,四庫本“德”字闕;“無所顯云”作“無所顯出”。又各本正文“幼平,秦時人”云云或是注。
同卷“劉翊”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二,起“劉翊”訖“未詳孰正”,凡五百一十二字,藏本“劉翊”作“右理中監準職如司馬,今有劉翊字子翔者居之。翊本”,蓋趙道一所改;“仁心感天”作“仁感天地”;“自搏”後“曰”字闕;注“子翔”作“子相”,是;“常能周施”後多“而”字;闕文作“ 臨”,蓋趙道一所据之本已漫漶;“急”作“給”;“卒”作“死”;“道傍”作“道次”;“知故”作“故知”;“亦是相當”作“亦是相”,是;“未詳孰正”前多“相作息亮切音。二者”八字。
同卷“呂子華”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呂子華”訖“仙位也”,凡五十字,同。
同卷“蔡天生”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蔡天生”訖“天生師之”,凡九十二字,藏本 “河北”作“河伯”,蓋音訛也;“往來”後“訪”字闕,當据此本補。
同卷“劉平阿”條,不著出處,正文見藏本卷十四,起“劉平阿”訖“三十許人”,凡七十七字,藏本“不示人也”前多“名姓”二字;“茅山方臺”作“此室”,此本蓋趙道一所改,“方臺”下小字注亦趙道一所為,又《三洞珠囊》卷三引《真誥第七》曰“又有劉阿平者居方山洞室中,常服日月晨炁,顔色如玉,似年三十許人”,其例同此。小字注文字見藏本卷十四,起“大茅山”訖“方臺”,凡二十七字,藏本“四年山”作“四平山”,是,蓋形訛也;“洞宣”作“洞室”,是,亦形訛。
同卷“張激子”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二,起“張激子”訖“為疑也”,凡三百五十八字,藏本“張激子”者作“張激子當為太極仙侯。激子者”,蓋趙道一所改;“河南”作“河内”;“顧貲”作“顧眥”,是;“然後”作“乃後”;“煉玉法”作“錬桂法”;“《魏書》”後多“云”字,是;“漢司徒”前“為”字闕,《三國志•魏書》有“為”字;“庫事”作“軍事”,是;“甚是敬重”作“甚見敬重”,是,蓋形訛;“議郎”后“諫議郎”三字闕,是,蓋涉上而衍;“營救之”作“營拯之”。又各本正文“山圖公子,周哀王時”云云或是注,“考”字以下似亦當屬注文。
同卷“趙廣信”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剡”訖“海中”,凡一百二十七字,藏本“晉穆帝永和元年”作“今年”,是,蓋趙道一所改;末“海中”二字闕,是,當屬下文,蓋趙道一所誤。
同卷“張祖常”,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四,起“張祖常”訖“昱子某”,凡八十二字,藏本“茅山方臺洞”作“此室”,是,蓋趙道一所改,其例同“蔡天生”條。又“上黨”後或闕“鮑察”二字,而“鮑察者”云云或屬注文。
同卷“虞翁生”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四,起“狼五山”訖“狼山”,凡九十四字,藏本“狼五山”前多“海中有”三字,此本“海中”二字上屬“趙廣信”條;“晉穆帝永和元年”作“今年”,是,蓋趙道一所改;“有海中”作“在海中”,是。
同卷“朱孺子”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四,起“赤水山”訖“即此”,凡一百三十八字,藏本“後遇西歸子”後多“從乞度世。西歸子”七字;“晉穆帝永和元年”作“今年”,是,蓋趙道一所改;“赤水山云”後多“在”字;“千里”作“十里”,是,蓋形訛也;“稀溪口”作“楠谿口”;“有所謂”作“名”。
同卷“尹虔子”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華陰山”訖“東源伯”,凡一百一十六字,藏本“李方白”作“李方回”;“受仙人”云云作“授仙人”云云;“晉穆帝永和元年”作“今年”,是,蓋趙道一所改;“玄洲”作“玄州”;“高山”作“高仙”。
同卷“鄭景世”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廬江”訖“玄州”,凡九十字,藏本“及”作“反”,是,蓋形訛也;“晉穆帝永和元年”作“今年”,是,蓋趙道一所改;“玄洲”作“玄州”。
同卷“平仲節”條,不著出處,正文並小字注俱見藏本卷十四,起“括蒼山”訖“小胡”,凡一百一十字,藏本“晉穆帝永和元年”作“今年”,是,蓋趙道一所改;“劉聰”作“劉總”,蓋形訛,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正作“聰”,當据此本改,日校即据俞安期本改“總”為“聰”[7] 。
同卷“吳睦”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吳睦”訖“白日昇天”,凡一百六十八字,藏本“人民”俱作“民人”,是;“委叛”,四庫本作“委羽”,蓋形訛也。
同卷“郭靜”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郭靜”訖“真人”,凡一百一十字,藏本“降授”作“降受”。
同卷“范伯慈”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范伯慈”訖“真人”,凡一百四十七字,藏本“士族”作“事俗”,《三洞珠囊》卷一引《真誥第七》、學津討原本、四庫本、金陵叢書本俱作“事俗”,蓋音訛也;“師之”作“事之”;“疾病都愈”後多“云云”二字;“遇陸玩之”作“詣陸玩之”;“得服還丹”作“後服還丹”。
同卷“韓偉遠”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起“九嶷真人”訖“九嶷山”,凡七十字,同。
同卷“劉少翁”條,不著出處,見藏本卷十二,又見《無上祕要》卷六五所引《真誥》,起“劉少翁”訖“仙道”,凡“三十三”字,藏本及《無上祕要》“忽”前多“遂”字;“見”前多“得”字。
卷二十“劉文饒”條註明“出《真誥》”並小字注(以“注云”標出),起“劉文饒”訖“故詳載之”,凡四百零一字,見藏本卷十二,“劉文饒者”作“童初府上帥用劉文饒。文饒者”;“口不疾言”作“口無疾言”;“買菜”後“而”字闕;“來入”作“來人”,為形訛,當据此本改,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正作“入”,日校据宮内省藏正統道藏本改“人”為“入”[8] ;“忽然睡爾”之“爾”作“耳”;“去入”前多“將”字,不通,“將”當作“得”,蓋形訛也,《真誥》卷十二“瑋玄乃授以隱解法,得去入大霍山”即作“得去入”,其例同此;注引“《後漢書》云”此本僅謂“注云”;“誌者”,四庫本作“認”,是,《後漢書》正作“認”,當据改,日校即据俞安期刻本改“誌”為“認”[9] ;“延禧”作“延喜”,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俱作“延熹”,是,當据改;“憂心如醉”后“又”字闕,而有“耳”字;“遷久”作“迂久”;“客罵為畜產”後多“寬須臾遣人視奴,疑恐自殺,語左右曰:此是人,而罵為畜產”二十三字,雖較此為詳,於文反不甚通暢,或傳抄竄入;“逮卿侯”作“逮鄉侯”,四庫本作“逯鄉侯”,是,《後漢書》正作“逯鄉侯”;“時進”,學津討原本、四庫本作“特”,《後漢書》正作“特”,當据改,日校即据俞安期刻本改“時”為“特”[10] ;“昭討侯”,四庫本作“昭烈侯”,《後漢書》正作“昭烈侯”,當据改。
同卷“范幼沖”條引《真誥》,起“范監”訖“華陽中”,凡十八字,見藏本卷十三,同。
卷二十一“王少道”條小字注引《真誥》,起“其童初府”訖“得入此府耳”,凡九十一字,見藏本卷十五,“少道”作“少好道”,“好”字衍,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正作“少道”,當据此本刪,日校据俞安期本亦作“少道”[11] ;“沖父”作“沖”,是,此本蓋涉上文而衍。又此段文字各本均在卷十五,日校以爲錯簡,移在卷十三[12] ,末“府耳”二字藏本原在卷十三“未必盡來也”前,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則上屬作“北辰玉君府耳”,故各本均闕,唯此本全,可知趙道一所据之本尚不誤。
同卷“張玄賓”條小字注引《真誥》云“理禁伯官亦保命之監國也”,凡十一字,見藏本卷十三,同。又該條正文亦略同藏本。
同卷“鮑靚”條小字注引《真誥》云“靚為地下主者帶潛山真人,復五百年後為崑丘侍郎”,凡二十一字,不見藏本,當据此本輯錄。此條又見《說郛》卷七下所收葛洪《枕中書》,四庫本《說郛》“崑丘”作“崑兵”。
同卷“許邁”條小字注引《真誥》,起“清虛懷道”訖“驃騎秀之孫”,凡一百一十九字,見藏本卷二十,“再三”作“在三”,案日校注引《文選》[13] ,則當以“在三”為是;“元年”作“永寧元年”;“孫寵”作“孫宏”,以字彥達,當以“宏”為是。起“《真誥》云長史七世祖”訖“遂至神仙”,凡一百五十二字,見藏本卷二十,“鳴卿”作“鴻卿”,是;“後安帝時”作“後漢安帝時”,是;“永初二年大飢”作“永初二年三年大飢”,“三年”蓋涉上文而衍,當据此本刪;“應劭”作“應邵”,當据此本改,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正作“劭”;“陰德”後多“遠”字;“敬自陽功著世”作“交目陽功著世”,道藏輯要本亦作“交目”,學津討原本、四庫本、金陵叢書本則俱作“交自”,當据此本改;“奕世丕丞”作“奕世丕承”,是。
同卷“許穆”條小字注引《真誥》,起“儒雅情素”訖“亦入易遷中受學”,凡一百五十字,首有“穆”字當是道一之辭,非原文,見藏本卷二十,“情素”作“清素”,是;“外混俗務”前多“雖”字;“密受”作“密授”;“位偏”作“位編”;“孝武太康元年去世,年七十一”脫,僅作“按泰和二年”云云,不通,當据此本補;“亦入”作“即入”;“易遷中”作“易遷宮”,“中”、“宮”一聲之轉,或為音訛,《真誥》卷十二“我聞易遷中人”云云,又卷十三“易遷中有高業”云云,其例同此,而作“易遷宮”亦通,例亦見《真誥》卷十二“易遷舘、含真臺皆宮名也”、卷十三“趙素臺在易遷宮中”云云,又“易遷、童初二宮”云云。
卷三十三“施存”條小字注引《真誥》,起“施存”迄“三千之數”,凡七十一字,見藏本卷十四,“變化”前“道”作“遁”,是,蓋形訛;“壺公”後闕“者”字;“其人”作“此人”;“具其所受”作“是其所受”。
卷三十四“王玄甫”條,未著出處,見藏本卷十四,略有改寫,或另有所本,而“正月十五日”藏本作“正月五日”,則未知孰是。
同卷“王仲甫”條,未著出處,見藏本卷十,略有改寫,或另有所本。
《後集》卷三“右英王夫人”條引《真誥》云“滄浪雲林右英夫人”,見藏本卷一,同。
同卷“紫微王夫人”條引《真誥》云“愈意”,見藏本卷一,同。
同卷“靈照李夫人”條,未著出處,起“北元中玄道君”訖“可十三四許”,凡七十三字,見藏本卷三,唯“可二十許”前多“侍女”二字。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避清諱,改“玄”作“元”;又“玉”訛作“王”。
同卷“中侯王夫人”條引《真誥》並注,起“受書”訖“得道”,凡四十二字,見藏本卷三,“中侯真夫人”下多小字注“此即中侯王夫人也”八字。又此條“真誥云”前正文亦見藏本,略有改動,而小字注亦同藏本,唯此本“維”訛作“緱”。
同卷“郭勺藥”、“趙愛兒”、“王魯連”俱未著出處,俱見藏本卷十四,頗有改動,或另有所出。“郭勺藥”條“而”字以下藏本屬上文;“趙愛兒”條,藏本“符”上多“此”字;“王魯連”條小字注引《真誥》云“王伯綱女,未審孰是”,凡八字,正文改動過甚,當另有所出。
同卷“南嶽魏夫人”條引《真誥》云“上真司命南嶽夫人”,凡八字,見藏本卷一、卷二及卷十九,同。
卷四“黃景華”條小字注引《真誥》注,起“黃瓊”訖“不知出适未也”,凡四十九字,見卷十二,“未也”作“末”,蓋形訛,當据此本改,四庫本、學津討原本、金陵叢書本俱作“未”,日校据學津討原本改“末”作“未”[14] 。
同卷“周爰支”條註明出《真誥》,起“周爰支”訖“光祿勲”,凡一百六十六字,見藏本卷十二,“周爰支”作“明晨侍郎周爰支者”,此蓋趙道一所改;“傍”寫作“旁”;“今在洞中為明晨侍郎”作“今在洞中”,此蓋趙道一所改;小字注“永和”作“永初”,蓋形訛;“大雨”下多“位”字。
同卷“張桃枝”條註明出《真誥》並小字注(以“注云”標出),起“張桃枝”訖“同時”,凡七十字,見藏本卷十二,“張桃枝”作“明晨侍郎張桃枝”,蓋趙道一所改;“沛人”下“寓”作“ ”,是,蓋形訛;“明晨侍郎”作“侍郎”,蓋趙道一所改;“列”作“例”,是,蓋形訛;“至膺”作“李膺”,是,蓋形訛。
同卷“張微子”條引《真誥》,起“文期”訖“降之”,凡二十四字,見藏本卷十三,同。
同卷“竇瓊英”條,未著出處,見藏本卷十三,略有出入,或另有所本。
同卷“韓太華”條,未著出處,見藏本卷十五,此本除“得道在易遷宮中”七字或趙道一所增外,餘全同藏本。又此段文字各本均在卷十五,日校以爲錯簡,移在卷十三[15] 。
同卷“郭叔香”條引引《真誥》注,起“王修”訖“郭誰女也”,凡三十字,見藏本卷十五,“修”寫作“脩”;“郭誰”上多“是”字。又正文亦見藏本卷十五,“修”寫作“脩”;“得道在易遷宮中”或趙道一所增,例同“韓太華”條。又此段文字各本均在卷十五,日校以爲錯簡,移在卷十三[16] 。
同卷“王進賢”條,未著出處,見藏本卷十三,首“王進賢者,晉武帝尚書令王衍女”藏本作“王衍為晉武帝尚書令,其女字進賢”,或趙道一所改;“掠晉”作“略進”,是,蓋音訛;“嵗”作“許”;小字注“《晉書》載小異”,或趙道一所省。另,藏本卷十五“王進賢,王衍女也”小字注曰“事詳在後”,可知錯簡,日校移在卷十三[17] 。
卷五“張姜子”條註明出《真誥》並小字注(以“注云”標出),起“張姜子”訖“不知出适未”,凡三十七字,見藏本卷十二,此本“得道,令在易遷舘東廂中”十字蓋趙道一所增;“瀼城”作“穰城”,是,蓋形訛;“化叔”作“從叔”,是,蓋形訛;“不知”上“亦”字闕。
同卷“李惠姑”條註明出《真誥》並小字注(以“注云”標出),起“李惠姑”訖“李誰之女”,凡六十一字,見藏本卷十二,除“得道,今在易遷舘東廂中”十字為趙道一所增外,餘同藏本。
同卷“施淑女”條,未著出處,以“張姜子”、“李惠姑”例,當出《真誥》,起“施淑女”訖“不爾則乖”,凡五十二字,見藏本卷十二,除“得道,在易遷舘東廂中”九字為趙道一所增外,餘同藏本。
同卷“鄭天生”條,未著出處,以“張姜子”、“李惠姑”例,當出《真誥》,起“鄭天生”訖“鄭誰之女”,凡五十八字,見藏本卷十二,此本“得道,在易遷舘東廂中”九字為趙道一所增;“毋”作“母”,是,蓋形訛。
------------------------------------------
[1] 有關諸本之間版本源流的討論,參見馮利華《〈真誥〉版本攷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四期。
[2]“六朝道教の研究”研究班《真誥譯注稿(三)》,載《東方學報》京都1998年第七〇冊,頁664。
[3]《真誥譯注稿(三)》,頁657。
[4]《真誥譯注稿(三)》,頁626。
[5]俞安期本未見,由日校以理目“軍”為衍字可推知,見《真誥譯注稿(三)》,頁692。
[6]《真誥譯注稿(三)》,頁626。
[7]《真誥譯注稿(三)》,頁700。
[8]《真誥譯注稿(三)》,頁626。
[9]《真誥譯注稿(三)》,頁626。
[10]《真誥譯注稿(三)》,頁626。
[11]《真誥譯注稿(三)》,頁644。
[12]《真誥譯注稿(三)》,頁644。
[13]“六朝道教の研究”研究班《真誥譯注稿(四)》,載《東方學報》京都1999第七一冊,頁406。
[14]《真誥譯注稿(三)》,頁627。
[15]《真誥譯注稿(三)》,頁644。
[16]《真誥譯注稿(三)》,頁644。
[17]《真誥譯注稿(三)》,頁644。
(本文刊《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一期)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267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许蔚 blog -> 《歷世真仙體道通鋻》所見《真誥》校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