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拒绝遗忘——《生死遗忘》创作谈
星期六 三月 12, 2011 5:38 pm
拒绝遗忘——《生死遗忘》创作谈
王周生
大约7、8年前,朋友告诉我一件事:一对离了婚的老夫妻,晚年都患上老年痴呆症,唯一的女儿又要工作,又要伺候老人,成天疲于奔命。无奈之下,女儿把离异的父母接到家中照料。遗憾的是,纠缠了一辈子的两位老人,已将对方遗忘,他们见面时,眼神警惕,第一句话竟然问:你是……谁呀?
这个故事一下撞进我的心里;这是一个小说题材!那几年;我的婆婆王郓也得了老年痴呆症,我在医院、单位和家之间奔忙。我的婆婆一天天遗忘,她叫我“妈妈”。我们一次次纠正她,最终放弃。遗忘是件可怕的事,它一点点吞噬人的记忆,使病人如孩童般单纯胆小。一声“妈妈”,能增加心中的安全感。
我婆婆在94岁高龄离开了我们,她走得安详平静。回想那些年陪伴她的经历,百感交集。我发现,晚年的婆婆哪怕再糊涂,对“老年痴呆症”这几个字,始终表示厌恶与排斥,她拒绝吃药。我一直不明白,西医的阿尔茨海默症,跑到中文里为什么变成“老年痴呆症”?疾病的命名为什么不能更人性更少歧视?我还发现,哪怕婆婆的记忆一天天被疾病掏空,总有一些人和事始终不会忘却,越是童年往事,越是青春岁月,越在她脑海活跃。记忆的储存与筛选,有其自身的规律。她从没忘记她在燕京大学的学号“32076”。她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就读,精通英文.她患病后,常常拙于开口.可是换上英语,就能流利表达。于是,医生护士都喜欢在她病床前和她“开”英语。她还用美声唱法唱英文老歌.尤其是最后的日子,她突然唱了一首我们从未听过的英语歌曲,我们循着那歌词,在网上搜索,发现是一首流传了150年的老歌--《东方三博士》!三位来自东方的智者,头顶星星,长途跋涉,给新诞生的小耶酥带去金冠,乳香和没药。我为人的记忆竟然如此神奇感到惊诧。婆婆去世的前一天,她几乎不认得什么人了,却突然指着电视里的一个人说:秦邦宪。我一惊.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无锡人。我赶紧翻书,党史里的那个博古(秦邦宪),正是无锡人!我婆婆抗战时期在延安中央医院做过医生,我知道他和秦邦宪认识,我很想知道更多的细节。我问,你是苏州人,他是无锡人,你们是江苏老乡啊,你想起了什么呢?婆婆微微一笑,可是转眼,眼里一片茫然……
我想用小说来记录我的这段经历。在送走婆婆又送走母亲之后,我升始酝酿、构思,并缓慢创作。在如今一个月能写一部长篇的时代,我却花了2年半时间,显得不合时宜。我比较愚钝,需要时间思考。我虚构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当代。老护士长凌德磐收留了离婚20年,患老年痴呆症的前夫,一家三代宁静的生活顿起波澜,意外一个接着一个,烦恼纷至沓来。疾病一点一点吞噬男主人公的记忆,也一次又一次伤透女主人公的心。老护士长凌德磐最终用生命的代价,唤醒前夫爱的记忆,演绎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我问白己,虚构这么一个故事,你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
我很困惑。关于生和死;中外名著己经表现得如此丰富如此深刻,我又能写出什么新意?我写写停停,小说里的人物在我笔下倍受煎熬,我的内心也在日夜煎熬。
去年夏天,我做了奶奶;一个小生命在我们家诞生了,心里充满喜悦。那一天,我从香港科技大学儿子的家,走到大学的书店。书架上一本厚厚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拒绝遗忘》,作者钱理群。我站在那里,一口气把书看完。这本书记录了我们民族国家被遗忘了的一些人和事,那是一个我经历过的时代。那些关系到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事件,如今己被许多人遗忘,却在钱理群的书中被扎扎实实记录。回到儿子家里,注视着摇篮里熟睡的新生儿,那可爱粉嫩的小脸,我对钱理群心存感激。有生命就有记忆。我们渐渐老去,一点一点遗忘,而新的生命.一点一点记忆,他们飞速成长。那些被遗忘的爱与恨,那些有关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人和事,因为有了像钱理群这样的书,被我们下一代记住。我为我的小孙女将来能读到这样的历史书感到欣慰。
如今,科技的发展,使人的寿命不断延长,随之而来,对遗忘的恐惧也在增加。确实,记忆与遗忘,生死攸关。人为什么会遗忘?因为衰老,因为疾病。衰老和疾病强迫个体生命遗忘,民族国家的历史也因为某些疾病被强迫遗忘。个人的遗忘事小,民族国家的遗忘事大。我们拒绝遗忘。
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传说中,都有一个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条遗忘河(lethe),中国古代传说里有一味“孟婆汤”、饮了遗忘河里的水,喝孟婆熬的汤,任命就会忘却人世间一切爱恨情仇。这两个古老国度关于遗忘的故事,都发生在阴间,以河流为界。而让死去的人在冥界遗忘,为的是开始新的记忆和新的觉醒,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只是,两个文明古国的遗忘故事,有着不同的结尾。希腊神话里的遗忘河,流经阳光终年无法照耀的神秘山洞,山洞的入口处,只有昏暗迷离的晨光和夕影,长满了罂粟花与一些助眠的草药,人们终年在那里昏睡。而中国古代神话里,熬制遗忘汤的孟婆,将所有被遗忘的人间碎片,挂在山洞口的树上,花草上,空闲的时候,她独自摘下一片,细细品尝……
最重要的记忆不该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孟婆熬的是“遗忘”,让人转世重生,却将前世的甘苦辛酸咸收集起来,独自品尝。我的这部长篇,熬的是“记忆”。我把那些被遗忘的刻骨铭心的爱,找了回来。最终,我将我的小说取名为《生死遗忘》。
记忆与遗忘,犹如生存与死亡。在记忆与遗忘之间,我们不断寻找自己。(《文汇报.笔会》2010年9月11日)
来源:文学会馆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180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拒绝遗忘——《生死遗忘》创作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