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毛泽东诗词十二首——力争上戏曲春晚的沪剧大联唱
星期三 二月 09, 2011 2:40 pm
我曾提出创意。
有感于戏曲春晚上好些地方戏曲的日益式微,尤其就是沪剧,在此再次把全文贴出。
至于是否能够实现,那就不是我的事了。只知耕耘不问收获,反正我尽了力做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能不能成功推出那是二度创作的接棒。
就算照样束之高阁,那也并非仅仅是我一个人作为创意提出者的悲哀。
总不见得年年月月紫竹调吧。
************************************
出——演唱题材新创意
谋——海派沪剧新出路
划——戏曲春晚新节目
策——文艺创作新方式
创意基础:在大量戏曲界人士特别是京剧人演唱毛泽东诗词的感召下,克服老是紫竹调“燕燕做媒”的尴尬境地。
张君秋大师高龄演唱“忆秦娥 - 娄山关”非常动听感人。近年来许多地方戏曲界都有不少同类佳作。沪剧界虽有些些但尚不成气候,且少有达到与京剧佳作诸如“咏梅”“娄山关”那样的高度。
演唱方式:以大联唱集束形式推出,不是个别不连贯的单干样式。
预期效果:争取在地区性戏曲春晚上露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贺新郎 1923 男声解派女声杨派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1925 男声邵派女声石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1927 春 男声解派女声丁派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采桑子 重阳 1929.10 男声王派女声韩派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02 男声女声迷魂调——注意结尾处变格唱出悲凉之外的激奋。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七律 长征 1935.10 男声王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沁园春 雪 1936.02 男声袁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男声春派厚重庄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浪淘沙 北戴河 1954 夏 男声邵派女声杨派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卜算子 咏梅 1961.12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筱爱琴流派快节奏流水反复吟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七律二首 送瘟神 1958.07.01 第一首女声杨派第二首男声袁派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备注:建议的流派和曲调演唱仅供参考。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080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毛泽东诗词十二首——力争上戏曲春晚的沪剧大联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