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再接再厉,献计献策,振兴戏曲——其一

星期三 二月 02, 2011 10:44 am



我把写过的没写过的在新春佳节之际整理一下作为一个系列推出。

新年唱大戏,历来是戏曲界挣大钱的好时候。再接再厉啊!

其一是说小朋友。——内容有些已贴过再综合起来。

戏曲的未来不单是青年演员学馆学员,而且在于小观众群体。

潜移默化的威力不可低估。

任何一位走上戏曲舞台和走进戏曲学校的少年可以说都是从儿童时代就培养起对戏曲的兴趣的。

那么扩大小朋友观众群体的办法大致有:

多编多演适合小朋友的戏曲节目,每到六一儿童节就必须责成各地方有关单位团体编演这类戏曲节目和保证演出。

凡是适合小朋友观看的大戏小戏,剧场应考虑统一有规定只要带小朋友进场或者大人可以半价或者小朋友同样占座但免费进场。

已有坚持拍摄动画戏曲片的单位,很感欣慰。政策上要倾斜给与税收优惠。

除开梅花奖演出团世界巡演之外,特别强调组织小梅花演出团进行世界巡演。(这一条曾蒙剧协领导欣赏。)可以考虑安排暑假寒假不妨碍平时学业。小梅花奖获得者报考同类戏曲学校一律免试入学。参演小梅花演出团世界巡演的小演员家长可选派代表参加巡演以起到照顾小朋友生活的作用好比少年大学生的指导员。是否考虑小演员家长轮流出征形成制度——估计巡演收入能够付得起多几张家长机票。

大力宣传小梅花奖获得者的形象,以便形成风气。使之完全不亚于超女好男和少年留学生。

千万记住,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魅力——现在中华杂技的小演员们走遍世界,在美国好多演出场地都能看到他们她们的演出票房绝对不俗。尤其是散场之后列队欢送观众时候老美小朋友艳羡的延伸和佩服的劲头使得我很是感动。

那么,为啥老是杂技和功夫少年才走向世界呢?

难道不能看到戏曲界小演员小票友的功力对世界文艺界可能的奉献以及传播中华传统的水准,当然还有经济收益。

自然,那首先都不需要舞台美术大制作!

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戏曲本来就不需要那些累累赘赘的布景。这样一来走遍世界就不难了。

不过,请目前搞大制作豪华布景的舞台美术工作者千万别骂我哦。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036

1页/共2页   前往页面 1, 2  下一个

作者 留言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二月 03, 2011 10:56 am    发表主题:    

再接再厉,献计献策,振兴戏曲——其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上面已经说过树立小梅花的小戏迷榜样,包括组团出国巡演既扬名又获利。

“又获利”谐音诱惑力——原来这样也能小小年纪就出国啊!那种吸引力震撼力是有深远意义的!!!

现在再来说其二。

众所周知,戏曲的从巅峰衰落是由于娱乐形式多样化——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人家那娱乐样式更简易更有亲和力。

所以,如何让戏曲和影视靠拢是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

我在新编越剧现代剧《姐妹情缘》里借沈家姆妈的口说出了一个设想就是:

专门成立戏曲片电影制片厂。弘扬戏曲艺术,传播五洲四海——不是仅仅那种舞台记录似的影片而是糅合了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新样式。

电影已经拍得五花八门把高科技搞得眼花缭乱,比如重金聘用韩国团队好莱坞精英等等。

如果把这些手法和戏曲舞台艺术结合起来,我们的戏曲艺术片将会更其好看。

回想一下,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问世便在国际上获奖;有什么理由不能设想拍好了的戏曲艺术片就能在国际影坛上一争高下呢。

好莱坞和百老汇的姐妹艺术形式相通有很多很好的例子——那就是搬上银幕的音乐剧诸如《妈妈咪呀》《发胶》《吉屋出租》《金牌制片人》等等,更不用说那些《红磨坊》《剧院魅影》更加精湛的作品。

这些舞台剧一经搬上银幕,获奖的苗头很足。事实也是如此哦。

反观中国大陆申“奥斯卡”年年失败,个中原因其实不难分析——不再展开。

不是揭露人性丑陋就是“美好”的人性描述充满了说教无法感动奥斯卡评委。

中国在体育在世博在联合国在好些世界级别的舞台上都已站稳脚跟头角峥嵘,唯独在最最普遍最最卖座的电影事业上至今没有小金人——那些音乐制作已经拿到的其实还不是电影本身。

暨今为止,真正拿到小金人的李安代表的是台湾而不是大陆。这还不让大陆影视工作者感到羞愧吗。

《断背山》这样的作品很难想象有大陆制片导演能很好地立题演绎,但是那一部《卧虎藏龙》其实是打斗片言情片清装片。假如你能充分发挥想象这里面的玉娇龙章子怡和周润发唱几句京剧抑扬顿挫,难道就会减少获奖可能?!

老外老美又听不懂中文----最佳外语片嘛,所以锣鼓经决不会让他们厌烦。

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白蛇传》《宝莲灯》《红梅阁》《百花赠剑》等等,这些都可能都已经在舞台上获得国际友人青睐的精品,为什么搬上银幕就会减分呢?

所以,加上排山倒海逼真的“水漫金山”等场景不就越发地精彩了吗。

很高兴地听到有剧协领导赞赏这样的设想。也非常高兴地得知剧协已经立项并早就开始拍摄梅花奖精品数字电影工程。

不必担心拍了电影会影响舞台收益。百老汇精品拍了电影得了奥斯卡舞台演出更加火爆。好比真正的球迷决不满足于电视转播——因为球场那毕竟是现场,而现场演出也毕竟是现场!

当然,在力争以融入现代拍摄手法的戏曲艺术片是加了唱做念打的电影而不是舞台演出实录,以此作为一条思路来打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大门,远比把希望寄托在连连败绩的那些大导拍的烂片或者不适合评委口味的“好片”要强得多。

至少至少,让那些头脑保守满脑袋西方文化的奥斯卡评委一看之下耳目一新——原来中国电影还有这样好的内容这样棒的形式这么好看的画面。

再说一下,戏曲界的帅哥甜女真不要忒多哦。就说长靠短打的武生们,随便找一个出来比试比试,那身段功夫长相台风绝对不输于李连杰!

如果——只是如果,《少林寺》当年申奥,会入围吗?想一想!

假如,换一出京剧版本的《少林寺》或者《卧虎藏龙》呢?

未见得拍摄成本会高于老谋子的《英雄》吧!

起码,不需要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甄子丹这些大牌的高片酬;哪怕只给十分之一的片酬也会让出演的戏曲演员高兴坏了!

因此,善待戏曲是大事是好事。千万别以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靠的是影视业!!!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二月 04, 2011 10:55 am    发表主题:    

上次说了戏曲电影。好些业内人都说中国的戏曲就是相当于百老汇音乐剧。

所以啊,那么多百老汇音乐剧影片如此出彩,为什么不能借鉴他们的做法让中国戏曲影片出彩达到那样的标准呢。

接下来说的是税收。

不清楚也没调查,就是对比外资引进。

国人传统就是好客。尤其是改革开放需要引进外资的时候。

可对内,尤其是对弱势可不能打压哦。

戏曲现在完完全全的弱势,势必需要政策倾斜。

建议,郑重建议——

对民营剧团确立十年免税的政策。

也就是说凡民营剧团演出收入一律免交营业税——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了这种政策。

如果早就这样优惠,那就鼓掌,也算我没说!

对外资那时候免税,吸引了多少老外来噢。

那么同样的,对民营剧团开放就会大大地加强他们的竞争力。

看看民企,有多少红红火火,还有好些走向世界。

那么,为啥不支持民营剧团呢。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二月 04, 2011 11:28 am    发表主题:    

据说剧团最犯愁的是剧场。天蟾舞台涨价连得上海越剧院都犯愁。

民营剧团还更犯愁排练场地。

听说长宁沪剧团团部就很逼仄狭小,哪里还有啥排练场呢。

看到过上海越剧院的排练场。没进去,大概也不会很神气吧。

建议政策倾斜给与排练场的优惠。

这跟税收不一样,免税毕竟还影响国库收入——尽管现在的地方政府也肥得流油。这跟美国州市都叫苦完全不同哦。

那么排练场从哪儿冒出来呢?

不要紧啊——好多场地闲置着不用。

我曾经写过博文盛赞当年上海人沪来我母校演出《八连之风》。许帼华向佩玲沈仁伟陆敬业悉数登场,并且满座!

我们母校可是全国招生,并非上海地方高校。再说即使上海地方高校也不见得人人喜欢看沪剧听戏啊。可就是满座!

每一座高校只要足具规模,都有大礼堂!都是可以做大报告可以让校小分队演出歌舞话剧小品等文艺节目,舞台进深足够并且后台有可供化妆的房间。一般而言音响条件也可。

所以,提倡文艺演出进高校,戏曲演出进校园。

再往前走一步,走一大步。

校园的大礼堂就是演出场地,那么也就可以作为排练场地。

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联手制定政策,校团挂钩起来,一帮一一对红!

也就是说,高校礼堂向文艺单位免费开放作为排练场地。平时不用喇叭所以未必影响学业,或者可以安排在周末。对等的条件便是响排彩排对本校师生免费开放。

或许这样一举两得,既让戏曲堂而皇之进了校园,又让剧团不必为场地发愁。说不定以后还不用去租借正式剧场照样对外演出呢。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二月 04, 2011 2:16 pm    发表主题:    

再接再厉,献计献策,振兴戏曲——其五

上面乱弹的是点子,不管含金量有多少。

有资深的道不同的几位曾讥笑点子值啥钱,现在要紧的是票子。

别着急,马上就说票子。

去年广电局赚饱了,进入百亿大户!据说信心百倍地进军四百亿!指日可待啊----!!!

其中,不可否认的有好些烂片。

网上大约去年发起的金扫帚奖相当于好莱坞的金酸霉奖。哪怕大导演的“名作”,也会被囊括在内。

究其原因,在于名气吸引大家进影院结果一片叫骂喝倒彩!

对于这样子的“伪劣”商品,应该予以惩罚。

建议文化部采取措施,不单单是奖励这一头而且要有奖优惩劣这一头。

对于凡是口碑极差但偏偏票房飚红的金扫帚奖前三名,明文下达将制片人的盈利罚出一定的百分比来由文化部转发给戏曲界,特别是对于很需要资金来打磨新剧目的戏曲团体。

建议罚款比例依次为纯盈利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二和百分之六。

谁叫他们拍出质量这么差的电影来呼隆老百姓呢?

老百姓真的等着看好戏呢?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六 二月 05, 2011 6:02 pm    发表主题:    

再接再厉,献计献策,振兴戏曲——其六

培养小观众/走向全世界/以“副”(电影)养“农”(戏曲)/剧团和高校挂钩/惩罚“伪劣”影片扶植戏曲事业。

再写两条,就结束这个系列。

其六,是讲春晚。春晚把戏曲逐年边缘化。实质就是抛弃传统。这是个大问题。好像戏曲就得有戏曲春晚白燕升他们去操心。和这些央视大牌无关系似的。

责成春晚,包括各地春晚必须上够戏曲节目。分配比例不能低于小品歌舞。换句话说,央视的顶头上司应该事先发文明令执行。

央视还怕不赚钱吗?所以更要扶植戏曲这一中华传统。过大年看大戏,这是传统!传统不能丢!

就因为央视误导,也成为戏曲萎缩的原因之一。

央视春晚的好节目都是展示绝活的——不信大家去细数就是。

把那些耍贫嘴的撇开,正经的就是展示绝活!包括杂技魔术。

可偏偏忘了,中华传统的绝活除开武术就是戏曲!

明确各级领导务必把一个两个剧种的兴盛摆到自己的责任制纲要上来。

每个省市地区都能这样做戏曲就不会没有前景。

春晚做起,不要大杂烩!每年带动一个两个剧种冒一下子!真正显示绝活的那种节目比如挂画放裴之类。尤其是培植青年演员!

不是说春晚是明星的摇篮吗?

为啥不能是培植青年戏曲明星的摇篮呢?

戏曲的不景气首先在于领导把它边缘化了。

让戏曲牢固地占领央视春晚的大舞台!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就行了!!!

戏曲界的“赵本山”“小沈阳”,戏曲界的“刘谦”“黄豆豆”,戏曲界的“李咏”“董卿”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上有所好,下必其焉。

设想一下,如果是西太后还在掌权的话,春晚还不就是满台的戏码!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再接再厉,献计献策,振兴戏曲——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