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依稀记得几部书

星期日 一月 16, 2011 12:10 pm



依稀记得几部书

作者:叶兆言 编辑此文
摘要:旧的一年过去,回忆一下阅读也很有趣。一年三百六十日,书差不多天天要看几眼,搁过去是没办法说,因为读得太多,想象不过来。现如今不同了,精力有限,思想总是晕乎乎,明显不如过去读书多,依稀只能记住几部。印象不深的都忘了,大脑已没多少内存,基本上接近老年痴呆。

依稀记得几部书(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地老天荒读书闲》,朱小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28.00元。

叶兆言 作家

旧的一年过去,回忆一下阅读也很有趣。一年三百六十日,书差不多天天要看几眼,搁过去是没办法说,因为读得太多,想象不过来。现如今不同了,精力有限,思想总是晕乎乎,明显不如过去读书多,依稀只能记住几部。印象不深的都忘了,大脑已没多少内存,基本上接近老年痴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先说看字帖,过去也喜欢看,这一年功夫最深。常读的是胡小石的一本书法作品集,名字很怪,叫《胡小石书法文献》(南京博物院编,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12 月版),很厚,价钱也不菲。还有就是谭延闿临摹的《麻姑仙坛记》,别人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也觉得奇怪,为什么会对一本二手货如痴如醉。胡小石是学问大家,他知道自己的字好,不愿意别人把他当书法家。谭延闿的颜字功夫举世共认,官做得很大,国民政府的主席,相当于今天的人大委员长,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说不明白是喜欢胡的学问,还是羡慕谭的官大,反正喜欢这两人的字。他们的字,恰巧有我所欠缺的那份雄强和有力。不断地反复读帖仿佛小孩子看连环画,越读越有味道,太太教训,说我不务正业,于是让读比较文学的女儿找了本《盲刺客》,阿特伍德的代表作,读一半,不想读了。

有一阵子,一本接一本看比尔·布莱森的旅行笔记,这家伙文笔真好,美国佬,英国腔调,如果让我推荐,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那几本,每一本都很精彩。说老实话,要是没钱出国,好好读读,不比跟旅行社出去周游列国差。卧床读书,梦游万里,省钱长知识,这买卖绝对值。

我似乎已失去了看小说的兴趣,突然想到了几本自传,都好,都值得翻阅,朱东润的《朱东润自传》,杨宪益的《漏船载酒忆当年》,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巫宁坤的《一滴水》。很愿意为它们做广告,吆喝几句,这些书可以读应该读。还有就是网上文字,这是真正的免费大餐。有些书买不到,只能在电脑上学习,譬如龙应台的那本,很多人读了,不光拜读,还在酒席上大肆议论。我常常想,自己要是有本书常在饭桌被人说起就好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对了,又想起两本书,一位在哈佛混的南京老乡朱小棣写的。他的本行是研究房地产,却没有回国捞大钱,躲在美国的校园写作,用英文重写《狄公案》,并在国内出版了两本书,一本《闲书闲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一本《地老天荒读书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美国的房地产看来真不景气,一个做研究的学者,竟然有闲情写闲书。

2011年1月12日河西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2955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依稀记得几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