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读张义春老师的《红学那些人》

星期日 十二月 05, 2010 8:15 am



前些天,张义春老师给我寄来的《红学那些人》,我其实已经熟读再三,当然受益匪浅、感慨良多。然而,我真要想写一篇读后感之类的文章,却似乎很难。原因是该书前一篇"代序"写得特好,它把我想说的话或有几句心有所感但一时半刻又不便说出口的话全盘托出、表达殆尽,真令人感觉快人快语、振聋发聩。

写代序的王军是张义春老师的大学同窗,又是多年好友,虽说肯定比不上"周汝昌"之类有名,但我认为比"周汝昌"之类实在。说句不客气的话,某些"周汝昌"之类,我是只见名气,不见水平。写起序文来,往往东拉西扯,胡乱吹捧,对读者不负责任,纯粹塞责而已。

王军代序里所总结的"该书印象",我毫无疑问是完全赞成的,比如说该书"虽属学术人物传略,也在乎对学问得失的分析。但相当的篇幅却写人的性格,甚至是搜逸 ——囊括奇情侠气逸韵英风。"又比如说"虽传名流大家,但有强烈的主体精神——洒脱、调侃,属嬉笑、不恭的那种,所谓的庄重、局促、蹑手蹑脚等根本没有。"再比如说"每篇各具局面,排场不一,意境不一。读者每至一篇,定然另长一番精神。如洞天福地,别开世界;如太池未央,万户千门;如武陵桃源,自辟村落。"

除了以上,其他特色当然还有许多,我不可能把王军代序全文照搬。为方便读者查阅,我不妨把王军代序粘贴于文后。——至于张教授《红学那些人》,红楼艺苑网站首页有他的专题,名"治"红学的那些人。

当然张义春老师的《红学那些人》也不能说是尽善尽美,比如刘心武、土默热、霍家姐弟等"红学家"入选,我就匪夷所思。因为他们一伙人到处散布异端邪说,是在竭力把红楼研究的历史车轮往后拉。他们的所谓"名气"在我看来不是靠学问,而是靠人为炒作,根本不值一提。

张义春老师对个别红学人物的解读似乎有失于偏颇,对周思源等人的解读也有失于简单,——当然,这或许是材料来源比较欠缺的缘故罢。但有一句话我必须得说,张教授的工作是极其有意义的,他使许多红迷朋友只要一册在手,就能全面掌握红学发展史、现状,并能增加对众多红学家们的理解和了解。

我与张义春老师并未谋面,但神交已久,虽说通过几次电话,也有几封信件往来,可毕竟不是非常熟悉。我们在网上偶然相遇,随后彼此默契。张老师的道德、文章,我推崇备至;高风亮节、光明磊落,值得我敬重。——当然,张老师也对我的《红楼梦探佚》系列给予了适当的评价,令我经常感动。

在我的感觉中,张老师不媚权威,不欺弱小,正直无私,是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最后我要代表白银市红迷朋友们向张老师的"辛苦才人用意搜"表示感谢,向张老师的大作顺利出版表示热烈祝贺。

鸳鸯剑
2010.11.14

王根福原贴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2763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读张义春老师的《红学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