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李渔和红楼

星期六 十月 30, 2010 3:41 pm



网络好友李渔红学第一人要我写一篇李渔和红楼的文字。

难以推却盛情相邀----勉为其难吧。

李渔红学第一人的博客是为确立李渔为红楼梦始作俑者所设立的。

也确实他是第一人提出了红楼梦作者系李渔的观点,

——正如土默热教授是提出红楼作者是洪升一样也是第一人。

我关于红楼作者的观点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就看看李渔和红楼梦之间会有哪些关系哪些交集。

不去考证——我最恨考证,当年做实验做得发昏现在在文学领域里应该发挥想象张开翅膀。

就根据刚写的怜香伴来抒发一下子。

中国男权社会,其实欣赏角度都是从男性的视角去看问题。

因此,对于同性恋一说恰恰是欣赏掌握男权的这一方为主对美男的赏鉴和享用。

这方面历朝历代都有文字记载。网络上也到处可见这些从故纸堆里挖掘出来的文字加以发挥铺陈。

总体来说,没有谴责的眼光。所以单从怜香伴来说引发开男权社会对女同性恋的宽容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恰恰相反,远早于怜香伴的金屋藏娇的阿娇皇后被废弃正可能是由于深宫寂寞搞上了同性恋。

如何再能母仪天下?!打入冷宫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所以说,李银波大力赞赏怜香伴由此来证明所谓的宽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说这些跟红楼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可以去检索-----我就不去了,懒得动,中国的文学作品对男同性恋的文字远远多过女同性恋。

这可以甚至于从屈原作为源头说起。大部头的作品更不用说,短篇中篇还有长篇连篇累牍!

不一一列举了。就是当代的网络文字,也是很明显极明显最明显的一边倒!

即使是李银河这样著名的社会学家(我在匹兹堡的时候还没有听说他们两口子的大名),

——也恐怕是写男男胜过写女女。

别的不说,王小波加上李银河一起写的合作或者王小波自己单独写的就是明例。

而这样子的文学格局被李渔打破了,大胆地打破了!

李渔写剧本胜于写小说,这可以说已成定论。

——夹上一点私货,在下也有同样毛病,我的剧本要比我的小说来得好看。

李渔喜欢别出心裁。

人家写生旦团圆,他偏写丑旦团圆;人家写才子佳人,他偏写梨园子弟。

——这就有点像〈宦门子弟错立身〉了。

错立身的李渔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了第一部关于女同性恋的戏曲剧本。缠绵之极!!!

文笔无疑是好的——不客气,我通读精读了所有能找到的李渔小说和剧本;立题则是大胆且新颖。

这也毫无疑问。

然而,这又有啥关联到红楼梦呢。

关联也是明显的。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里----未及全部考证,

套用一句写科研文章时候的惯用语就是经查有关资料至今未发现——,

如此公开地写有女同性恋比较占篇幅的文字的长篇小说,很可能红楼梦是第一部。

至少在四大名著里,只有红楼!

西游记的女儿国也是思春的,女儿国王追求唐僧。并不因为大家都是女性只有女性就大搞特搞同性恋。

毕竟,这和所谓的女子监狱男子监狱武装军队不一样。

西游的女儿国很纯洁的-----以至于“女儿国王”只为“唐僧”进入剧组前夕刚好结了婚而终身不嫁。

三国不去说,没有怨女旷男;那么水浒呢,水浒是有的,还不止一个!

人家是追求爱情----男欢女爱的情爱;潘金莲潘巧云闫惜娇是不搞拉拉的。都不是蕾丝边圈内人。

唯有红楼,这么一部长篇巨著里,不仅直白地描写男同性恋——兼具谴责和欣赏并赞美,

而且以相当的篇幅描写了女同性恋——绝对是赞美的态度。

这就和李渔的怜香伴联系起来的了。

请看,关于梨园梨香院内发生的故事——。

宝玉是挺身而出加以保护的,并大为赞叹,叹息良久。

梨香院里怜香伴----,莫非这一段女孩儿家的情思正是李渔作为红楼源头之一的旁证。

谨以此文回复网络好友李渔红学第一人。

************************************

以下是拙作另类红楼戏曲剧本〈总是玉关情〉里----

第七场:哭冥中的两段唱词

舞台转动,宝玉随假山石旋转而隐入石后。藕官提纸钱上场。

藕官:(唱)
红毡毯上一段情,
双双对对留倩影。
舞台原是小天地,
生旦团圆心相印。
天地本是大舞台,
幕后姐妹亦同命。
台上恩爱人常见,
台下恩爱藏在心。
红毡毯上一段情,
爱爱恋恋到如今。
不料无常来索命,
可怜药官命归阴。
她奈何桥上无奈何,
我零丁洋里叹零丁。
问天公,穆柯寨阵前来招亲,
却缘何天波府内少桂英?
问地母,丽娘她夭亡仍应来幽会,
怎忍心梦梅我夜夜空等到天明?
问祖师,马嵬埋玉惨离别,
为什么欲觅芳魂上天入地无踪影?
问阎君,可容她奈何桥上将我等,
可能够让我们来生再续今世情?
剪不断的相思情,
理还乱的不了情。
今日我焚纸钱祭奠亲人,
止不住阵阵心酸泪淋淋。

藕官唱至最后,走近假山石跪下开始准备烧纸钱。假山石再次转动,藕官转入背后,宝玉转出,面对观众。

宝玉:(唱)
一样女儿两样情,
想不到造化弄人移心灵。
两样女儿一样情,
总是惺惺惜惺惺。
只道是男男之情实可钦,
却原来,这女女之情一样亲!
颦儿她那日葬花人笑痴,
藕官她祭奠药官更痴情!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2600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李渔和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