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舞台角色位置被颠覆的范例之十一
星期三 十月 13, 2010 9:49 am
这第十一个例子是慈禧。
慈禧在戏曲舞台上出现的不少。主要是关于光绪和珍妃的那一段历史。
在当年艺华沪剧团上演的版本里光绪帝第一男主角,珍妃第一女主角,慈禧则是第二女主角。三位角色分别由王盘声王雅琴小筱月珍艺术家扮演。
其他剧种也有。比如我看过的曲剧,应该是北京曲剧,不是河南曲剧。珍妃当面反驳慈禧,想当年你也是妃傧!因为慈禧责骂她,还立了一块牌子妃傧不得干预朝政。
总之慈禧是作为反面角色出场的。
国家京剧院今年新戏曙色紫禁城,写的是慈禧和德龄。还没看过,应该可以肯定的是有一个新的视角。因为必定涉及西洋文明,有接受过西洋教育的女学生出场了。
京剧老旦的戏本来就不多,传统戏少新编戏也很少。就是杨门女将虽说佘太君那么重要,主要戏份还是在穆桂英身上。曙色紫禁城第一号角色由袁慧琴扮演。同样是新编历史剧的风雨同仁堂则为赵葆秀度身定做。
这次的慈禧是老旦,也是第一主角吧。位置被颠覆了----尽管不是光绪与珍妃那同一出戏。反正不是配角或者第二女主角了。
无独有偶,今年年度我创作的新编历史剧《辛酉风云》也是有了一次舞台上角色位置的颠覆。
那是年轻的慈禧,才二十七岁!政治生命才刚开头!!!
重点是一反常规,以正面形象出现。突出地反男权尤其是反封建制度对女性的鄙视和迫害。
于是,让慈禧扬眉吐气了一回!
辛酉政变的脉络也梳理得比较清楚。为什么咸丰不愿意恭亲王入阁是原先史家讨论得比较多的,可又为什么要让皇后和贵妃分掌两颗大印呢?
从以下这段唱词可以看出咸丰的矛盾心态和相互牵制的手段。相互牵制不就是君王历来惯用手法吗,临终的咸丰也并不例外。
第三场咸丰托孤
咸丰帝唱;
病骨支离瘦嶙峋,
红痰时见往上涌。
已临山穷水尽时,
往事不堪回首中。(挣扎着起身)
想当初父皇他——
踌躇不决选皇储,
六弟才具更称雄。
多亏了杜师傅——
商山四皓计谋运,
他叫我,
无需才略争高低,
不忍杀生敬献孝心大道通。
登基后,
六弟他功高盖主存威胁,
逐出军机上书房读书再用功。
而今预备身后事,
反复思量心怔忡。(颤颤巍巍地扑倒在茶几前)
祖制重顾命,
亲贵最倚重。
多尔衮前车之鉴声犹在耳,
太后下嫁宫闱丑闻怎放纵。
前明朝叔父夺了侄子位,
建文帝只落得“倾杯玉芙蓉”。
皇家尊严最紧要,
旁支不可乱正统。
姜姒不佐周,
垂帘岂能容。
欲效法汉武帝留子去母祸根除,
兰儿她产麟儿于那宗社终有功。
罢罢罢,
由他们层层牵制连环套,
快传来肃顺先定顾命护真龙。
无论如何,每场必出的第一主人公慈禧占据了舞台中心。
八场戏曲剧本《辛酉风云》系根据清朝正史野史全新创作而成,着重控诉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迫害。此剧本完全删除了争风吃醋的宫闱争斗,摒弃了所谓懿贵妃恃子而骄心怀叵测的陈旧观念,突出了宫廷斗争中女性争取自身应有地位的问题。
懿贵妃和咸丰皇后恭亲王三人联手发动辛酉政变推翻满清祖制,开创了垂帘听政的新格局,并由此逐步建立了实际上是她一手统治长达四十多年的朝政。无论怎么样说,那也是一位中华女性的巨大政治成就。从实质上来看,她作为一个女性的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应该仅次于正式称帝的武则天。
涉及清宫秘史的戏曲虽多,可以说都把慈禧作为反面人物来对待,并且始终没有像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那样,把辛酉年份如此一幕惊心动魄的故事搬上戏曲舞台。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第一部有关此题材的戏曲本子。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2538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舞台角色位置被颠覆的范例之十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