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别了,中国沪剧网----

星期五 七月 02, 2010 11:05 am



副总和清道夫终于撒出杀手锏了!呵呵,不就等着这一天吗。

我被列入禁止发言用户组--呵呵,这还是第一次哦。想想也是,谁叫我就是常熟市里第一号大右派的儿子呢。

别了,中国沪剧网!

自从此网站开设以来,我提出过不少建议和意见有些是非常尖锐的刺痛了某些人士。于是,最后结果就是封杀。

除开封杀之外,还有啥能耐呢?

自己炒作自己不觉得自己在炒作反而却是不能容忍他人的发言,可悲啊----丈八灯台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有些帖子因为无法查阅了不能拷贝过来,只能回忆一下。

比如剑鸣观点,身为管理员注册网名,另行有一个普通网民身份的注册网名。经常混淆自己身份----以管理员身份发与管理员工作不想干的帖子。而在以普通网民身份法帖时老是提醒大家这个帖子不是以管理员身份发的帖子哦---实质上就是告诉这个帖子虽然不是剑鸣观点这位管理员但是仍然是同一个人。呵呵,不能小看哦---这个帖子的分量就出来了。

他最痛恨的据说就是别人高调。哪个网站有这样的争议呢---请看:

剑鸣,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摄影文字两栖,以撰写批评报道和拍摄名人肖像见长。1987年,曾以揭露某地腐败案的批评报道《谁之过?!》一文轰动一时,被舆论称之为“《谁之过?!》风波”,故事被剧作家写成电影剧本《新闻官司》。新闻从业20余年中,采访拍摄过基辛格、霍华德、布里坦、布伦特兰、麦金农、江.泽民、王光美、习仲勋、荣高棠、胡厥文、曾志、浦安修、汪道涵、陈慕华、华罗庚、苏步青、严济慈、茅以升、王蒙、王力、严文井、夏征农、刘开渠、朱屺瞻、俞振飞、白杨、秦怡、张瑞芳、孙道临等中外名人逾千人。近年以“剑鸣视点”为网名在网络发表作品,开设《名人老照片》、《纪实老照片》、《黑白老照片》、《沪剧老照片》、《名人风采》等专题,并受聘中国少年新闻学院上海分院,为中学生传授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摄影课。作者声明:本人对上传作品享有著作权,上传只为和网友交流,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样子的介绍,难道不高调吗?!哪儿可以说他很低调呢,真是的!

再比如365,据说是新闻界名人,却始终不肯说出其真实身份。也不愿分享他的大作。一味地攻击另外一位新闻界名人根本不懂戏却要写戏评。这位被他嗤之以鼻的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端木---写戏评很有分量很有见地的。

反过来,365到底写出来过多少有分量的和中国沪剧网有利的文章呢?实在是数量极少质量难说。

365最擅长的就是把自己的跟贴留下把别人反驳的删除。造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局面,似乎真理就在自己手里了。比如他有一次急于跟贴,把戏校学生暑期演出的年份搞错了----把去年说成今年,一经指出恼羞成怒马上把指明错误的帖子删除掉。难道这就是垃圾帖子?

365声称我的帖子百分之九十都是垃圾贴子,结果极力删除了一阵子(两三天之内),在总数里面仅仅占百分之十还不到---其中包括压缩到一起的许多帖子在内。那么,他攻击我的文化垃圾制造者这样的诬蔑难道就是真善美吗。

可是,就是如此的一位版主,被奉为劳动模范十分称职。奇者怪也----看看其他网站,哪儿不都是版主非常活跃呢---版主难道就单纯是网管吗。

最奇怪的一件事情是好比戏园子---戏院老板不管前台,有这样子开戏园子的吗?!

别的不说,中国沪剧网曾经征求网站标语----唯一中选的是我送交的一条应征稿。

后来,因为有人不满在改版时就删除了。

好啦,不想再多说。那儿就是一个娱乐网站,不能讨论正经问题了。

最遗憾的是我在中国沪剧网认识的一些好朋友,不能打开音频视频不能打开栏目更不用说发帖留言了。

抱歉,不能再和你们在那个疙瘩里保持联系。

有兴趣的就到这儿来吧。这儿是新浪网。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2213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别了,中国沪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