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绑赴文坛》:“眉批”文坛
星期五 二月 12, 2010 11:21 am
“眉批”文坛
刘宏伟
《绑赴文坛》作者李更是文坛中人,且一直与当下相当多的作家打着交道。他不仅了解作家们的作品,也了解他们的为人。这是部评书、评人分量同样重的书。
李更这部书完全没有教科书式的教条,他从个人的视角看文坛,进行的是“个性化”书写,不仅写出了他个人的真性情,也写出了文坛的种种“拍案惊奇”。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几页里,李更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对200位当代作家的“公众形态”,做了庄谐并用的、属于他个人的“解释”。如:余秋雨——当代商业文化的掮客;王安忆——里弄文学的发言人;贾平凹——秦地贫下中农的知音;王朔——崇高的痞子;余杰——我爱老师也爱歪理的新大字报派;卫慧——肉身文学;金庸——文学资本家。
在李更的文字中,你几乎找不到几句公理,他说的全是他自己的理。但对于他的说辞,你却又不能一概不理。他说,那些文学青年、文学中年以及文学老年发烧得可以,他们到处呼风唤雨,自我热闹。他们有一点宗教狂,他们吃大锅饭、读诗、谈爱情;他们争吵、互相借债,他们是无政府主义者,却又自成政府,他们既瞧不起已成了官僚机构的作家协会,又渴望得到他们的承认。
李更还说,写小说的人与王朔、池莉、贾平凹、余华生活在同一时代,不仅是一个错误,也许,更是一个悲剧了。你无法找到他们拥有的那样庞大的读者群。
在作家读书问题上,李更“走”得更远。他说他很欣赏靠天生的灵感、自然的才干成功的人,他们在社会上扬名,证明他们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抓紧时间创造也许对社会对自己都是有真正帮助的。相反,有的人从本科读到硕士,从硕士读到博士,白了少年头,最终拼成一个太学生、老学究,恐怕今天没有什么翰林院去供养他们了。
读了李更的《绑赴文坛》,第一个反应就是打算立即去找他辩论。但再一思想,就忍不住自己笑了。人家李更那是自说自话,他就没指望谁同意他的观点,你凭什么非要与人家论个是非明白。不是早有那句话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拼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呀,这不就齐了。
李更在文坛上,不论就创作数量还是知名度,无名卒子而已。按照传统的观念,人微者必然言轻。但他的文坛信息很灵通,书中很多文章都是属于他的“独家报道”,欲知近二十年文坛的某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某些人物的行状,听听李更的“小广播”,你得到的将是第一手资料。一些正在编写当代文学史的老师们,更宜屈尊与李更老师恳谈。韩石山说他很喜欢李更的文字,但李更仍没放过他,在书中笑骂韩是“纵横文坛一恶棍”。我想此“恶棍”当做“疾恶如仇一光棍”解。
资料来源:中国书报刊博览
原贴冬雪儿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1815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绑赴文坛》:“眉批”文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