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写点别的吧——命运继续
星期一 二月 08, 2010 11:50 am
沉湎于剧本写作,今年的电影剧本还没有开张戏曲剧本倒已经写了两个。最近心思不在家,就写点别的吧。
继续命运。
命运的捉弄,或者说是命运的安排——
当年部里——那时文革之前的事儿了,决定四家新厂子上马。地点分别是邯郸、三门峡、成都和襄樊。可能从现在也就是事后的现状来看,部里选点也有问题--- 比如据说邯郸那个厂原料成品运进运出都成问题,也是建设地方小三线的缘故吧。我不清楚也不去说它。三门峡的水资源有问题,好像那个厂也不行了没去查对。成都是省会那个厂据说不错,我师兄就是分到了那儿后来考研回了上海。襄樊也是大地方,可是我的同窗从湖北京山农场毕业之后分配到襄樊地区,却又被军管会一律撵下农村继续改造。好好一个襄樊大厂进不去,给部长写信哭诉也无济于事。直到文革后期才算对口。
我的第二故乡本来根本不在部里选点开厂的单子上面。是省里自行要求,采取一种自力更生的措辞,既然不要求部里规划投资那就准了。时间上这就慢了半拍。厂子规模缩小了一圈,图纸尽管照旧可平房面积少得很多显得逼仄。
反正慢了一站就啥都慢了。人家四个新厂都已开工,可山西的这个却依旧在施工阶段。于是文革爆发,山西的武斗也是名闻天下不算第一第二那也很是可观。这施工队伍都闹翻了,谁来开工啊。
可是厂子还在啊。于是大学生照样络绎不绝地分配到来。本省的都行,外省的不少。本来,部里面的两大高校隔江而治。也就是说通常北方的高校分配去北方地区;南方的高校分配到南方地区。因为全国招生的生源本来就是如此分配的。
命运,就是命运。我们这一届就是北边的那个高校没有招生也就是说独独缺了这一届毕业生。于是,我们学校就全国统包不再南北分治。分配方案里面北方的从佳木斯到甘肃天水。这就有了第二故乡的名额,而且还是一竿子插到底的名额---也就是说早就定额到厂而不是到了省再到地区再到厂子。
宣布的去向单子就是这个地方触目惊心。地区不好气候不好名声不好再加上地区最小——却又最是古老!据考查在春秋期间早就立国,那时候上京天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如果没有文革,去向很可能就是科研院。可是,文革一来,一切都取消了。没有留校没有科研单位——下基层去吧。拿老三届的话来说,你们还算幸运的----因为拿工资啊。
分配,毕业分配,熬人的分配。文革小组加上指导员三结合加一个办事的。两派加上逍遥派各处一个学生掌控分配。激烈的讨价还价,方案已定。我的去向是京山农场。
就在定局的当天,工宣队进校。
全盘推翻。工宣队掌权。另起炉灶。
我家老太太正好急病进医院,必须连夜赶回家去照看。等我回到学校,木已成舟,新方案公布大事底定无可更动。
于是,好几方面的因素交会的结果促使了一个不可逃脱的命运——我进了娘子关,只进不出的娘子关。
那儿流行的是垫箱底也不让你走。
总算坚持,总算松动。这就一呆呆了十一年之久。等到我离开,我们这一届五名大学生就全走了。
事后,更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是那来校的工宣队是我姨夫厂子里的。可我根本不知道啊,事先不知道当时不知道就是要找人说项还来不及。因为我在医院里啊。
命运啊命运,这就是无可逃遁的命运。
可以说鬼使神差,也是这分配的命运决定了我的另一面的命运。如果我不是来到这可诅咒的黄土高原,我也就不会那么幸运碰上我生命中的另一半。
谢谢命运之神。还得谢谢命运,敬畏命运之神。
神灵保佑。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1786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写点别的吧——命运继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