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谈吐应对的机锋(中)——她比王熙凤还王熙凤

星期三 一月 06, 2010 1:34 pm



谈吐应对是很重要的人生诀窍和生存技能。这一点无论你生活在中国或者旅居在海外都会深有体会。用通俗的上海话来说,就是一张嘴巴来三勿来三。无论是求职还是升迁,一个样!撇开说着练着的真功夫不谈,光说不练的假功夫往往比光练不说的傻功夫有效得多光彩得多。

王熙凤的确风光过,那多半依仗于她的谈吐应对,艳光照人当然也是一方面,娘家财势依靠又是另一方面。可是要是没有伶牙俐齿也跟二木头那样没有生气不会说话,那就成不了南京城里有名的凤辣子了。可惜的是,在红楼梦里给她安排却是“王熙凤力拙失人心”,本来好好地满面春风的琏二奶奶一下子成了灰头土脸穷于应付焦头烂额的女管家。实在是一个败笔,读着也很使人不是个滋味。

马凤英也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

首先是和李鼎的一夜情。

后来有一天震二奶奶理箱子,拣出一条爷儿们用的汗巾。在一旁伺候的丫头阿招脱口而出——那不是鼎大爷的汗巾吗?当时,震二奶奶双眉一竖,反手一巴掌,宝石戒指的棱角把阿招的脸都划破了。

阿招知道祸从口出,吓得魂不附体浑身发抖。不料震二奶奶突然换了一副面孔。——阿招你看错了,那是二爷(曹震)的汗巾。接着把阿招拉过来,疼爱地说:打疼了没有?我看看你的脸。

再是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总有说错话的时候。圣人说的知错能改。以后说话先想一想,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懂我的意思不?

强将手下无弱兵——震二奶奶用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心思灵巧的。刚才是一时忘情脱口而出,现在一听此话恍然领悟。

懂啦!

别人问你,你脸上的伤是怎么一回事?

我说我不小心,碰在一个铁钉上划了一道口子。——多乖巧!

于是一切照常,跟没事人一样。后来震二奶奶终于将阿招收为干女儿,很快地替她物色女婿,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

女婿是杭州孙文成孙织造那里一个笔帖式的儿子,震二奶奶这位干妈好好地陪了一份嫁妆。——阿招因祸得福,就在于到底口风严谨。

同样是奸情败露,这一回的来头不小。那是四老爷的妾伺季姨娘,原先就是震二奶奶的对头。她在曹太夫人贴身丫环夏云的帮衬下,一致同意把桃色风波平息下去。处处顾全大局,出语总是为震二奶奶遮掩开脱——强调旁人外人无事生非。可是,越是如此越发见得帮衬季姨娘的夏云所知甚多。何况个中内情自有没法子深究的尴尬。

一场风波过去,震二奶奶立即有补救措施。借给四老爷儿子(季姨娘所生)棠官十岁整生日之际,提前送上礼品。公中照例该给的四样——一把嵌金丝的解手刀,一只玉扳指,一个金打簧表,一方端砚。此外是一对荷包,里面各装一枚金钱,再加一个十两重的银锞子,上贴红纸剪就的圆寿字。——那是震二奶奶个人送的礼。

要强调的是和芹官一个样,芹官有的棠官也都有。一视同仁,都是老太太的孙子没有歧视。

并没有到此为止。接下来震二奶奶关照,之前芹官十岁整生日摆酒唱戏,是曹老太太名下开支大伙儿都是白吃白喝——毕竟曹寅就这么一个独根苗苗;这回棠官十岁生日,摆酒唱戏,热闹热闹就是震二奶奶来出了。

只恐本来未必震二奶奶她会操这份闲心,曹老太太已经过世,祖孙情份已告结束。现在,正好没人出钱,震二奶奶要堵季姨娘的嘴,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她儿子身上着手。

别的细节更多。比如曹太夫人中风病危,安排四个高档次丫环秋月春雨碧文锦儿轮值。震二奶奶特意把锦儿安排在下半夜一班,趁机把这个通房大丫头和曹震隔离开来。

说到这儿,还远不是震二奶奶大显本领的场景。最激烈的风浪即将到来——同样是一从二令三人木:震二奶奶一从是出嫁从夫;二令是江宁织造府内当家,把个丈夫成天盯得那么紧,跟二奶奶的不怕跟二爷的反过来跟二爷的怕跟二奶奶的;三休是曹震休妻已经上了议事日程。

震二奶奶如何摆脱几乎灭顶之灾的险境,请听下回分解。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1565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谈吐应对的机锋(中)——她比王熙凤还王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