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看一看,谁会是下一轮二度梅?
星期四 十二月 17, 2009 12:23 pm
前不久的上海戏曲舞台很热闹。
金华婺剧团《二度梅》“梅开二度”。
苏州滑稽团入选“五个一工程奖”的现代滑稽戏《顾家姆妈》,连续两晚将亮相逸夫舞台。联袂主演该剧的顾芗、张克勤,都是两度获得“梅花奖”的优秀演员。
其实金华扮演陈杏元的那位女主演范红霞还只是国家二级演员(祝她早日晋级并勇夺梅花,婺剧剧种是具备这个条件的)。只是由此引发一个二度梅的话题。
今年,好些优秀演员都有了二度梅的光荣称号。一度梅已经不容易,何况二度梅。
截止到2007年二度梅是二十八位,加上今年的四位总共就是三十二位。
四位新上榜的分别是谢涛(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团)、曾昭娟(天津评剧院)、孟广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章兰(山东省聊城市豫剧院)。
二度梅的参评要求是:已获梅花奖的演员且年龄未超过55周岁,有新剧目、新创造,可以再次参评梅花奖(简称“二度梅”)。
要在好几百位一度梅里再冒出尖,得有新剧目新创造,年龄还得有限制,更不容易。尤其是对年龄的限制更让人有紧迫感。
今年满45岁的杠杠又勇夺梅花的比如黄梅戏的张辉越剧的陈雪萍就显得更为紧迫。
黄梅戏剧种和沪剧一样都还没有有过二度梅。越剧虽然有,却是茅威涛一枝独放三度梅。撇开她那么些一度梅的越剧演员就和二度梅还不沾边。
因此,紧迫感也就很明显了。因为对这些南方剧种比较起来相对熟悉,就主要分析这三个剧种。(比如上海京剧院的史依泓唐元才就很有可能二度梅,这儿不再讨论展开。)
黄梅戏里最有闯劲的要数张辉。他是憋了一肚子的铆劲,拼搏一度梅终于凭借僧尼浪漫曲成功。原先也有好戏大戏比如和氏璧,但终究没有能冲出线去。这次新排的大戏《李四光》,他是毫无疑问的主演。说不定后来居上到年龄最上限拿到的一度梅,却可能是非常有希望第一个拿到二度梅。
越剧界上海滩上相当努力的是赵志刚。他的《赵氏孤儿》等都是力求转型之作。属于有新剧目新创造的范畴。最近的星杂剧不知道能不能算新剧目新创作。或许梅花不限于固定的剧种,那么星杂剧也就是一份全新的惊喜。拿不拿得不得那是一回事,努力不努力又是另一回事。反正赵志刚是努力的。
另外一个努力的是钱惠丽。她的韩非子也是转型之作,可惜据说不太成功。看来新剧目新创造还得非是好剧本才行。总之要赶在55岁这个门槛前也就非得努力不成。
浙江省肯定能够有人出线,保不住还在上海越剧二度梅之前。越剧在浙江的地位是上海越剧所望尘莫及的。那儿人才济济,何况茅威涛已经到顶,梅花大奖之上再没有更高的奖项。培养扶植浙江越剧的二度梅也应该是她这个领导的目标任务之一。
沪剧界一度梅总共四人。五朵金花中有一朵年龄已过终身将和梅花失之交臂。另外有两朵梅花已经退休,尽管很香喷喷至今还活跃在舞台,可惜年龄早过就没有可能。剩下的两朵年龄还不到五十五,有希望。应该说也是在努力吧,比如把家中的第二主角改成瑞珏中的绝对主角。但是台下好些沪剧观众也通不过的话,那就很有点儿玄乎。倘使当年茅善玉第一次申报的时候不是申报姐妹俩而是先申报一个明星的遭遇等第二次再申报姐妹俩那就说不定早就二度梅了。
一句话,自身努力加上要碰上好本子好导演好班底四合一才行。
尚长荣茅威涛裴艳玲的三度梅就是各自有了三部好戏好角色,这才是梅花怒放三度盛开。
最后忽然想到如果——又是如果!如果早早就有梅花奖这个国家级戏剧最高表演奖的话,沪剧界的丁是娥肯定是能够得到梅花大奖三度梅的!
罗汉钱或者鸡毛飞上天,再加上雷雨和芦荡火种,想不得三度梅也难。
当然,一度梅二度梅的人选就更多了。人沪的五大台柱人人都至少一度梅。还有区级的王盘声杨飞飞袁滨忠,连得王雅琴的丰收之后也说不定就能夺得梅花呢。何至于现在那么少的名额而且清一色的旦角。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1431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看一看,谁会是下一轮二度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