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高阳先生的《朱楼梦》直击反封建主题(官僚篇续二)
星期日 十一月 15, 2009 5:18 pm
封建官僚有了俸禄之外的收益,自然体现在日常生活上——锦衣玉食。
从苏州织造府李大少爷李鼎的族兄李绅身上说起。他本是一介书生,先是经江宁织造府老太太推荐,在她的女婿平郡王衲尔苏帐下专司笔札。一次大捷,李绅为平郡王写了一份贺函给皇十四子结果大获赏识。御史李绅便由诸侯的门下转为“东宫”的宾客。
李家势败,为求其族叔苏州织造免祸的客途中,因为康熙逝世过丧期间瓷器不用五彩一律青花。客人无意间将一只调羹翻过来看,赫然有“大明成化年造”的字样,不由得大为惊奇。
“家常日用,都是成化窑,真讲究!”
“唉,也是故家乔木了!回想十几年前,曹李两家全盛之日,说甚么钟鸣鼎食,真是餝金炊玉。”
“丫头老妈子,肥鸡大鸭子都吃腻了。”
老太太留下来的好东西里面有“十多个打簧金表”全是泊来品,镶钻镶宝的。内中还有一顶金丝帐,系赤金打就乃是当年赵文华孝敬严嵩的寿礼,有人开价一万两。
曹寅在日,一方青州“红丝砚”要以田黄计价,也毫不含糊地买下托辞祖传珍品。
震二奶奶讥笑本家侄儿曹世隆眼皮子真浅,就一吊(这儿指一千两)银子的外快也值得大惊小怪。结果,在一场家务纠纷中,曹震暗自偷窃到手他太太的私房存折三张就不下十五万两。
震二奶奶一夜风流,资助其表叔李鼎五万两白银救灾——其余的巨额私房还真不计其数。悄悄地搬回北京娘家也还不在少数。
不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单单对穷家小户日常浇裹来说,那就是一个极鲜明的对比。
正黄旗包衣上驷院副牧长的遗孀刘大妈就是孤儿寡母度日艰难。想要求曹雪芹走门路到他的舅舅广储司头儿那里给人说合——“这件事办成了,也就有几十两银子的好处。”
有着着几十两银子,给刘大妈的独子刘保住日后娶亲以及刘大妈自己的棺材本都有了着落。
曹雪芹觉得诧异,——他是大少爷出身,从不知道一口人,一个月关多少钱粮多少米。
也难怪他!
“府上的阔,谁不知道!听说老太太烧一回香,写缘簿起码是一百两银子。”——那就够刘家三口两三年的浇裹了。
平心而论,这里说到的曹李两家都还不是贪官。曹李两家鼎盛期间急人所难乐善好施的“事迹”在《朱楼梦》里随处可见。所以说,高阳先生不需要去脸谱化地区分贪官清官写什么贪官是如何之贪清官又是如何之清,而是妙笔生花信手拈来不断地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官场生活面貌。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1337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高阳先生的《朱楼梦》直击反封建主题(官僚篇续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