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高阳先生的《朱楼梦》直击反封建主题(官僚篇续一)

星期五 十一月 13, 2009 10:56 am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是古典小说古装戏曲常用词汇。

一部红楼,仅仅写了一张乌庄头的年货单子,就被红学家们阐述成揭露了封建地主罪恶的铁证。

在高阳先生的朱楼里,那才是有着朱门酒肉臭的详细揭示!

整个红曹小说系列第一部《秣陵春》开卷第一页就直击封建官僚制度的丑恶和暴敛。

“怎么能够再点巡盐就好了!”

现任苏州织造的如意算盘是——不用多,只要两年就行。

两淮巡演御史一年有五十五万两银子的好处——注意:是好处,不是俸禄!

照例贴补织造二十一万(这个织造是皇家厂子,非盈利单位,不能和后来的纺织印染成为利税大户相提并论),代完两淮“总商”亏欠官课十二三万,也还有三十万两银子富余。

两年下来六十万两银子,再上下打点用掉个十来万,多下来的足够弥补苏州织造的积年亏空。

其中的上下打点十来万银两也是一样流入官府私囊。

接下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事发,苏州织造府办丧事——“看了一副板,是沙枋独幅,讨价三千银子,还到两千五,还不肯松口。”

“依他的价码就是。”

接着文氏太夫人丧事,接三姑太太的事儿,曹太夫人出金叶子二百两。

按旗人规矩僧道番尼四棚齐全,江苏外省喇嘛缺如,只有三棚。七七四十九名全真道士要打七昼夜不停的解冤洗孽醮。

冥衣铺的烧活也一应齐全。从绿呢大轿到纸牌,无所不有。总计上百样,付之一烬。

送三的还有三十一名身披袈裟手执法器的僧众。队伍浩浩荡荡,万众瞩目。

平时呢?

李大少爷置一副戏箱,就花了三万银子。——这还不算置一个戏班,江宁织造府就有家养的戏班子。

苏州织造李老爷好几房姨太太。除开小厨房的日常伙食不计靡费,在自己额外的小灶上有当点心的炖乳鸽进补。由炖乳鸽开端也是同样引发一场厨房风波。因为这一场小厨房风波正当政治风波大风大浪之际,这一场风波就比红楼的厨房风波更其深刻。

每年照例该送的京官炭敬,从王府(不光是至亲平郡王,该有八王爷)到户部的书办,不下四十人之多。一份炭敬至少十二两,多到四百两;通算平均八十两一个,就是三千二百两银子。

......................

这儿仅仅是苏州织造府未垮台时的点点滴滴。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1319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高阳先生的《朱楼梦》直击反封建主题(官僚篇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