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高阳先生的《朱楼梦》直击反封建主题(帝皇篇续三)
星期二 十月 20, 2009 10:48 am
和当红电视连续剧《雍正皇帝》绝然不同,和那些野史也截然不同,高阳先生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把娴熟的史实和生动的文笔结合起来,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帝皇家宫闱秘史。
不幸生在帝皇家,这是多少深宫内院呱呱落地的龙子凤孙之哀叹。不但是末代皇帝,而且在所谓的盛世。康雍乾三朝,正是那个被历代文人且直到如今津津乐道广为编写的文字内容。别的不说,就戏曲领域内那部连台本戏《乾隆下江南》就是海派京剧的代表作。眼下正在热演新一代关老爷的关少爷就是他这个金嗓子出演乾隆,已经定居美国的黄小秋出演小玉。还把那个真有趣和真趣的故事编了进去。
高阳先生的《朱楼梦》直击反封建主题则把笔锋的矛头直指帝皇。
破尘居士行乐图就是雍亲王的画像。宋人服饰,手拈一串佛珠,戴的是一顶浩然巾,鬓间露出的是他与众不同的卷发。面貌是眼小眉细,一张瘦削的脸,配上薄嘴唇,长且小而扁的鼻子,和两撇自唇角下垂的八字胡。用书中人的话来说,那面相令人难以亲近,再加上三角眼,岂是王者相!
雍正为人性格是多疑且气量狭窄。预先布局,这在后来乾隆接位后与十四叔交谈过程中就透露出雍正力荐年羹尧到十四阿哥行在当副手,此事连得刚刚得知详情的亲儿子都觉得乃父阴险。
关于雍正接位夺嫡之事不必在此多说,就拿确有上谕存档的字里行间来看,逼迫亲生母亲太后在困境中不得不自裁的情况实际上是很清楚的。真太后变成假太后,她才迟迟不肯受尊号;尤其是不肯移居寿宁宫。至于上谕中的“非故为推诿”等词句真是像大义觉迷录一样越描越黑。而且没有脉案,并无病重先兆。
高阳笔下的老百姓起先听说皇城又要有白事,误以为雍正驾崩举额相庆。——说是京城发下哀诏,大概是皇上归了天,一想这是好消息啊。这样的诅咒和误信传言不单是清朝才有,至少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心所向。愿意某一位皇帝早死,早死早太平。后来才知道不是皇帝出了大事而是太后仙逝,感到痛心疾首。
有头脑冷静的人士听到消息认为即使是哀诏,也不一定是皇帝死了,可能是太后也可能是皇后。这一次雍正朝是在先皇死后不久太后意外死亡。到了乾隆朝就是皇后意外死亡。
乾隆朝的孝贤皇后一样死于非命。那也在哀诏的字里行间透露消息。
“今在舟行,值此事故”“忽遭变故”,既称“肤疴”,何以暴亡?未曾请脉同样也没有病重先兆。谜底就是这位大行皇后也是刻意自裁。
凡自杀者都有不能不死,死胜于苟活的原因。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何况是以天下养的太后和母仪天下的皇后!
宫闱丑闻在高阳先生笔下昭示天下暴露无遗。贵为天子,照样丑陋照样卑鄙!而且这是红楼梦作者绝对无法秉笔直书的事儿。那样子的隐晦那样子的直率,时代毕竟不同了。假如曹雪芹先生生活在高阳的同期,那么我们就能看到一部更为坦白的红楼梦不用去胡猜什么哑谜。好在,我们读者有了高阳先生的朱楼梦就能更好地体味曹雪芹生活的那个时代。
附带说一下,在高阳先生的朱楼梦里是绝对没有刻意编造的宫闱秘史——诸如曹雪芹和雍正朝某皇后有私通还有孩子;康熙朝废太子有一个女儿藏在宁国府之类的霍刘宫闱秘史。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1145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高阳先生的《朱楼梦》直击反封建主题(帝皇篇续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