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民间剧作家林少鹏的情感世界及其爱的哲学

星期二 九月 22, 2009 11:03 am



民间剧作家林少鹏的情感世界及其爱的哲学

作者:杨惠玲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第7辑


  林少鹏是近年来在闽南地区崭露头角的一位民间女剧作家,她原是民间剧团的演员和美工,直到去年九月才离开舞台,专司写作。她的作品从未在刊物上发表过,却非常叫座,往往是一个剧本还没有写完,就已经被剧团预定。她创作的十部作品中,《包公斩庞雄》和《两国皇后》搬上舞台后由厦门卫视播出,《两国皇后》(又名《花缘情泪》)还出了影碟,漳州市芳苑芗剧团携她的《巧断母子河》(又名《江边魂》)参加福建省第八届民间剧团调演,获得了金奖。除了上面提到的作品,她创作的《龙子转世》(又名《皇帝出家》)、《怣忠审母》、《梦中案》、《假戏真做》和《驸马投番》也颇为观众喜爱。
  她的作品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不过,强烈的传奇性只是一件炫目的外衣,里面包裹的却是对芸芸众生的悲悯、博爱之情,真诚、执着、超越世俗的爱情以及深沉、悲苦、动人肺腑的亲情。她以人物情感为内在线索结构故事情节、设置舞台冲突,又以情感为纽带将一批批身份、地位和性格各不相同的人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个新的家庭。这一个个有情有义的人、一个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是纬,凸显情感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是经,经纬纵横交错,将各种情感编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温暖、和谐的情感世界。
  爱情、亲情和友情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少剧作者在作品中建构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与他们相比,林少鹏笔下的情感世界有什么不同呢?
  细读她的作品,不难发现,她较少具体、细致地展开人们为追求爱情和亲情而付出的艰辛努力,也不着力表现两情相悦的甜蜜、劳燕分飞的痛苦以及天伦之乐的脉脉温情,她刻意突出的是情感的力量和价值,这一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情感具有神奇而伟大的力量。在林少鹏的情感世界,社会结构非常特别,各个构成部分的界限和关系都含混不清,呈现出某种混沌状态,但整个社会却非常和谐、有序。在这里,包括爱情和亲情在内的情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她并没有回避现实,统治阶级、政府、军队以及政策、法律、伦理道德等一样都不少,国家、民族和阶级的区分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她显然淡化、模糊了这一切,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政策、法律和伦理道德都不是至高无上的,凌驾于它们之上的还有情感,只有博大的爱才是无所不能的统治者。
  首先,情感不仅规范着社会的秩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战胜邪恶,消除仇恨,激发人们的勇气和智慧,解决各种矛盾,甚至还能冲破生与死的界限。
  《梦中案》里,王剑春和文杰两兄弟一个善良宽厚,一个调皮捣蛋。文杰不服管教,父亲大动肝火,动用家法,祖母一腔慈爱,很快化解了父子之间的冲突。两兄弟上京赶考,途经武平县时爱上了民女李凤仙。文杰来找凤仙,凤仙母亲拿刀追赶,不小心跌倒,意外身亡,两人被送官究办。县令霸雄草菅人命,贪图美色,造成连环冤案。文杰惨死,剑春身陷大牢,凤仙被强奸。凤仙强忍痛苦,以惊人的胆量和智慧设计放走剑春,导致再次受辱,被逼致疯。包公从陈州放粮回来,夜宿武平。凤仙指引包公来到公堂,包公梦见文杰当日冤死过程,醒后决定留下来查明真相。剑春考中了状元,并回到武平,帮助包公唤醒了凤仙的记忆,文杰终于沉冤得雪。剑春深爱凤仙,但又因为贞操观念作崇,矛盾重重。凤仙自觉无颜面对剑春,上吊自杀以求解脱。他悔恨交集,悲痛欲绝,要娶死去的凤仙为妻,婚礼上,凤仙苏醒,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部戏安排了波澜起伏的情节和各种不同的戏剧冲突,最主要的戏剧矛盾有两组,一是文杰、剑春、凤仙和霸雄之间的矛盾;一是生与死的矛盾。这两组冲突极其激烈,不可调和,双方的力量又非常悬殊,但都是强大的爱情还是获得了胜利。剑春和凤仙先是在危难时互相救助,双双作证,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霸雄,继而又一个挣脱陈腐观念的束缚,一个因爱复生,共同创造了爱情的神话。
  《巧断母子河》是一出包公戏,相府千金王兰英因为和家童许清相爱,触犯家规,许清被乱鞭打死,他们的儿子玉云被赶出京城,自己则被逼改嫁施文程。六年后,兰英巧遇日夜思念的儿子,悲喜交加,但不敢相认,约儿子夜里相会。母子河边,兰英和儿子抱头痛哭。施文程突然寻妻至此,儿子又不肯离去,兰英惊慌失措,失手将儿子推入水中。玉云以为母亲蓄意谋害自己,向包公鸣冤。兰英沉冤莫白,即将被斩,原本应该美满的家庭就要彻底破裂。紧要关头,兰英迸发出不可抗拒的力量,让所有的人都被她与玉云的母子亲情所震撼,从而力挽狂澜,解除了危机。王兰英冤情得以昭雪,表面上是包公施以巧计的结果,但实际上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兰英的母爱。正是她的母爱昭示了自己的清白,得到了理解和同情。
  《两国皇后》中,紫加尔国王鲁飞皇率兵攻打狼牙斯坦,镇守边关的赵坤父子双双殉国。赵坤的女儿、王妃赵玉兰出于对丈夫、父亲和兄弟的爱,冒御妹之名和亲,并在新婚当晚刺杀鲁飞皇。鲁飞皇爱上玉兰,并得知了她真实的身份。出于无私、博大的爱,他送玉兰回国,让她和丈夫完聚。当时,她正怀着丈夫的骨血。不料,丈夫害怕紫加尔国寻衅,又怀疑她怀的不是自己的孩子,不肯收留。伤心之余,玉兰跳江自尽。正逢鲁飞皇微服探访玉兰消息,救起了她。劫后余生的玉兰终于理解了鲁飞皇的大爱,放下国仇家恨接受了他。不久,她产下一子,其子被送回狼牙斯坦国,取名司马双龙。后来,又和飞皇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鲁丹凤。十六年后,丹凤到狼牙斯坦国催收贡品,和双龙相爱。玉兰得知,心急如焚,出于对一双儿女的爱,她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国。经过一番曲折,玉兰和双龙母子相认,双龙也认飞皇为父亲。一家的团圆促成了两国的和好,从此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和平。和上面论及的两部作品一样,这部戏中,情感被赋予了解决各种戏剧冲突的伟大力量。玉兰接受了飞皇的爱情,两国不再交战,但对立关系仍然存在。最后,玉兰回到祖国,双龙和丹凤兄妹相认,又认孟飞皇为父,原来不相往来的两家合成一家,浓浓的亲情使两国尽弃前嫌,和平共处。很显然,剧中矛盾冲突的解决靠的不是政策、计谋或道理等外在的力量,而是人物的情感。
  除了《两国皇后》,《驸马投番》也表现了两国交战,合台汗国遭到魏国的侵略,驸马宇文庆和太子端木晨隆任正副元帅带兵迎敌。驸马武艺高强,智勇双全,生擒敌国国王魏哈达。他不顾太子的阻挠,诚心对待魏哈达,魏哈达最终被他打动,两人结为异姓兄弟,相约两国和好。这两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管两国的交战将人物置于难以调和的民族矛盾之中,但是,冲突双方都没有输赢,取得胜利的是情感和仁爱之心。
  在林少鹏的作品中,情感是推动情节发展、解决戏剧冲突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在她的情感世界里,情感是万能的,无论怎样的困境都能化险为夷,多大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小到生活中因误会、性格和观念的差异引起的冲突,大到社会、阶级和民族矛盾,都可以凭借情感的力量一一化解。由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社会回归和谐与稳定。
  其次,情感还能净化人的灵魂,完成对人的救赎。《两国皇后》中狼牙斯坦国国王司马金郎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给国家带来了灾祸,只能让自己的女人和亲。由于他的自私、昏庸,玉兰被逼到了绝境。他既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也不能护佑自己的女人。于国、于家,他都是一个罪人。但是,玉兰和亲之后,他无心再娶,了无生趣。玉兰被迫投江、用生命证明自己的清白和爱情之时,他内心受到震撼,幡然醒悟:“玉兰我妻贞节女,甘愿跳江命不甜。如今对江满腹悔意,是我对不起我的妻儿。”他真诚地忏悔:“生前不知珍惜,痛苦一生,后悔一世”。他甚至愿意放弃荣华富贵,用江山来换取玉兰的遗体。孟飞皇拒绝了他的要求,他悲痛、焦急、愤怒,口吐鲜血而亡。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指出:“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是玉兰强烈的爱净化了他的灵魂,他用宝贵的生命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驸马投番》里的端木晨隆太子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在战争中损兵折将,就连自己也成了俘虏。遇救回朝后,他弑父篡位,还诬陷妹夫是凶手,将他处以死罪,妹妹和妹夫被逼无奈,双双投江,原本幸福的一家人从此四分五裂。然而,晨隆却把满腔的父爱都予了妹妹的儿子,到后来还将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夺来的王位也让给了他。此外,他还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了魏哈达之妹少君的生命。晨隆双手沾满了鲜血,的确罪大恶极,但是,他对朝阳的父爱和对少君的情爱却挽救了他,使他洗清罪行,并得到了原谅,最终回到了爱的大家庭。《怣忠审母》是一部伦理剧,佘秋娘再嫁雷元帅后,听信弟弟的挑唆,要毒死雷元帅前妻所生的儿子文秀,不料,毙命的却是弟弟。她又嫁祸文秀,文秀含冤入狱。她的亲生儿子傻忠澄清事实,救出了弟弟。后来,傻忠战功赫赫,被封为护国候,文秀也位至尚书。傻忠讨旨审理母舅被害一案,将母亲发配岭南充军。雷元帅父子为秋娘求情,傻忠给母亲一个自新的机会。面对雷元帅父子深厚的情义,秋娘无地自容,声泪俱下,向文秀谢罪、忏悔,决心痛改前非。最后,她得到了大家的原谅,亲人们又欢聚一堂。
  在林少鹏笔下,情感与法律的差别再明显不过了,它既不审判,也不严惩,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予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促使他们实现道德的重塑、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精神的提升,从而救赎丑陋、邪恶的灵魂。同时,它还给予人们无比博大、宽厚和仁慈的心灵,使他们重能够新认可、接纳这些脱胎换骨的人们。毫无疑问,林少鹏建构的是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情感世界。
  二,亲情和爱情被置于极其崇高的地位。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构筑的价值体系里,国家、民族和集团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在男人的心目中,事业、荣誉和成就感往往最为重要,而在林少鹏的世界里,生命个体的情感才是最值得珍惜和重视的。《梦中案》里,王剑春为弟弟鸣冤,施展武艺,大闹公堂。霸雄挟持凤仙,剑春唯恐伤及心上人,束手就擒。他获救后金榜题名,但并不急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而是要为弟弟雪冤,要拯救凤仙。《巧断母子河》里,身为护国大将的施文程为了妻子,不惜以身试法,带兵劫法场,宁愿放弃大好的前程,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驸马投番》中,公主端木妙玲跳江殉夫,获救后孤苦度日十五年,对丈夫的感情生死不渝。宇文庆也是守身如玉,痴心不改。义兄的妹妹少君暗恋他十五年,义兄常常劝他再娶,他却毫不动心。晨隆深爱养子朝阳,当魏国重燃战火时,他宁可自己披挂出征,也不让朝阳上阵,甚至,他还叮嘱朝阳:“父皇要是败战不能回来,你就把咱国家交给魏王,如果魏王不肯饶你一命,你就叫他看在咱朝驸马爷宇文庆面上,求他免你一死。”很明显,晨隆把朝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和江山更为重要。宇文庆夫妇与晨隆本有血海深仇,但当宇文庆完全可以报仇雪恨时,他却放弃了。因为晨隆对他的亲生儿子朝阳有养育之恩,而朝阳对养父怀有深厚的感情,愿替养父引颈受戮。而且,亲如兄妹的少君爱上了晨隆,也出面求情。杀死晨隆无疑会深深伤害儿子和少君,为了父子亲情和手足之情,他放弃等待了十五年的报仇机会。最后,他和妙玲意外重逢,朝阳继位,晨隆和少君结为秦晋,魏哈达兄妹和端木、宇文一家重新组合成一个大家庭,两国也停战修好。无论是宇文庆夫妇,还是良心发现后的晨隆,在他们看来,只有亲情和爱情才是最值得看重,不能割舍的。《两国皇后》中,司马金郎一度为江山放弃了爱情,但很快就幡然醒悟,且以生命为代价弥补了昔日的过失。可见,在他心中,他的爱情和爱人还是最为重要的。孟飞皇,一个野心勃勃、决胜千里的国王在爱上玉兰后忘记了昔日的雄心壮志,放下国家大事,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狼牙斯坦国寻访爱人;十六年后,女儿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和同母异父的哥哥双龙相爱,他又立刻陪伴忧心忡忡的妻子来到狼牙斯坦解决突如其来的家庭问题,最后,他还与双龙父子相认,使两个敌对的国家实现了和平。毫无疑问,对飞皇来说,亲情无价,爱情无价,而其它东西都是可以舍弃的。
  在林少鹏笔下,出现了一大批情感至上的人物,亲情和爱情往往是决定他们行动最重要的依据,许多人物都表现出一种宽厚、博大、忘我的大爱,多情、痴情,情真、情深是他们共同的特征。可以说,在林少鹏的世界里,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以及个人的生命意志总是顺从情感的召唤,情感的价值和力量被张扬到了极至。
  三,个体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在爱的世界里,人生来是平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的划分非常模糊。《梦中案》里的文杰和剑春是兵部尚书之子,但他们并不因此而自我炫耀,仗势欺人。《巧断母子河》里,相府千金与佣人相爱,微服私访的皇帝和卖饼为生的玉云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而在林少鹏的作品中屡屡出现的包公则永远平易近人,与手下和百姓打成一片。一句话,众生平等的观念使林少鹏笔下的皇帝、高官和世家子弟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平民色彩。不仅如此,作为个体的存在,百姓的生命得到了少有的重视。《驸马投番》中,宇文庆试图说服发动战争的敌国国王退兵,他动之以情:“你想想几万将士跟着你出生入死,今天却全部跟你陪葬,你于心何忍?”仅仅一句话,本想负隅顽抗的魏哈达犹豫了。宇文庆趁热打铁:“数年来战火连天起,百姓遭殃难安居。多少人奔逃异乡去。一家人拆散难团圆。战场上人人拼生死,可想到家中尚有妻儿。老母亲在家盼囝泪滴,转头且看遍地死尸。你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为夺土地战火连年。无顾兵将生与死,恳求你回乡勿延迟”。这一席话胜过千军万马,宇文庆对将士生命的珍惜、对百姓的悲悯打动了志在必得的魏国国王,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国王决定剥夺晨隆的继承权,传位于宇文庆,实际上就是对宇文庆尊重生命和个体等思想的认同和褒扬。
  由上可知,林少鹏情感世界的核心价值非常鲜明,具备两大因素,一是亲情、爱情的价值;一是生命个体的价值。在她笔下,爱情和亲情都是至高无上的,而个体的生命和幸福也神圣不可侵犯。与其它剧作者相比,她的情感世界特点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鲜明的草根色彩和浓厚的女性意识,一方面,林少鹏悲天悯人,反对战争、犯罪,关注、尊重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希望人们平等相待,互相友爱。更难得的是,她让情感高高地矗立在国家和阶级之上,赋予情感一种无法抵挡的超越性。甚至,她还将百姓的生命和幸福提升到开疆拓土、获取资源的国家意志之上。尽管普通民众也热爱国家、关心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愿意献身社会和时代,但他们最重视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希望能够过上富足、和平、安定、健康的生活,享受现实中可以把握的快乐和幸福。毫无疑问,她创造的情感世界能为百姓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当然也就更加贴近百姓;另一方面,林少鹏竭力放大、提升情感的价值和力量,表达了对人类大同之爱的理想。一般来说,女性是感性多于理性,更容易专注于情感,因此,她展示的是主要是一个女性对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认识和理想,非常感性而单纯,充满浪漫的色彩。
  当今社会,由于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日趋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面对金钱、权势、地位和利益,情感的力量显得无足轻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许会有人对林少鹏的情感世界提出质疑:这个世界有存在的依据吗?其意义又是什么?
  笔者认为,支撑这个世界的是林少鹏爱的哲学。那么,林少鹏爱的哲学又是什么呢?茅盾在《冰心论》中说:“一个人的思想被她的生活经验所决定,外来的思想没有‘适宜的土壤’不会发芽。”的确如此,林少鹏从小生活于民间,中学时代即进入民间剧团。在草根文化的熏染下成长的她没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所谓的大道理也不感兴趣,但是,她在精神上是自由、单纯的,人格上是朴实、独立的,因此,当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视角来审视世界时,发现了情感和爱,她象一个虔诚的宗教徒相信它们无所不能的伟大力量。
  她对情感的信仰是有依据的,那就是人皆有悲悯之心。在她的笔下,几乎人人都有善念。《驸马投番》中,魏国国主魏哈达不顾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贸然发动战争,志在必赢。宇文庆怜惜将士的生命,哀悯百姓的苦难。在他的影响之下,魏氏兄妹良心发现,退出了战争。端木晨隆可说是邪恶、残暴至极,但是,当刚刚出生的朝阳出现在他眼前,深埋心底的善念在刹那间被触动了,他是那么弱小、娇嫩、纯洁而无助,需要人的照顾和爱护,于是,晨隆人性复苏,爱心渐浓,十五年如一日精心呵护这个孩子。《巧断母子河》中,兰英的父亲打死女儿的恋人,又狠心拆散女儿和外孙,造成了一出令人扼腕同情的惨剧。但当女儿蒙冤即将被斩时,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追悔莫及。《梦中案》冤杀王文杰、陷害王剑波、逼疯凤仙的县令霸雄也是良心未泯,当他错杀文杰后,非常不安、郁闷,深夜借酒浇愁。与晨隆不同的是,因为缺乏适当的条件和时机,他内心的善念没有被唤醒,以至在罪恶的泥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作恶多端之辈尚且心存善念,其它人物就更不用说了。《龙子转世》中,智佳国达州城一带连年旱灾,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这是上天对智佳国的惩罚。年幼的龙王三太子看到凡间的惨况,于心不忍,私自带领东海水族,吐水代雨,连下三天,百姓无不欢呼雀跃。三太子因此触犯天条,被王母贬下凡尘。尽管在人间历经千辛万苦,三太子却无怨无悔。《巧断母子河》中的玉云年仅六岁就被外公赶走,流落异乡,卖饼为生。宋仁宗微服私访,和随从失散,身无分文,投店时被店主欺侮。幼小的玉云挺身而出,倾囊相助。年幼的孩子都有一颗见义勇为、乐善好施之心,真是让人暖意盈怀。《梦中案》中,民妇吴大娘躲闪剑春的马,却被文杰撞倒,剑春非常关心,不辞辛苦将大娘背回家。《梦中案》和《巧断母子河》中的包公简直就是仁爱和智慧的化身,他心底时刻装着他人的安危和幸福,因此,他预料县令将杀人灭口,特命王朝到柴房营救凤仙。惩治县令后,他又竭力促成了凤仙和剑春的美满姻缘。让一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获得了幸福。对于兰英的冤案,他推已及人,体察兰英苦衷,又设巧计,让兰英在母子河边尽情倾诉内心悲苦之情,玉云终于明白母亲的爱子之心。兰英冤情得雪,母子团圆。原本已经四分五裂的一家人又重新聚到一起,获得了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例子在林少鹏的笔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在林少鹏看来,人性本善,当善与真诚的情感结合在一地,自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见,人皆有之的怜悯、仁爱之心就是林少鹏情感信仰的人性基础。
  笔者采访林少鹏时,她曾经讲述自己创作《两国皇后》的冲动来自对西施的不满,她说:“夫差对西施那么好,那么爱她,她为什么不珍惜?为什么要那么死心眼,为了政治的利益致使两国再度交战,让百姓受苦?”这一质疑道出了她与主流意识形态、与男性不同的价值观。她认为,作为个体存在,对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是家庭、丈夫和孩子,是真诚、深沉的爱。面对亲情和爱情,女人应该懂得珍惜,这叫做惜福。只有惜福,人们才可能得到幸福。很显然,林少鹏纯粹从女性的角度关照个体生命,看重情感、个人和家庭的幸福,而不是军国大事。她再三强调自己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也不想宣扬什么大道理,只是想通过自己编写的故事告诉人们,人人都有一颗善良、悲悯的心,因此,我们要相信情感,珍惜亲情和爱情,只有惜福才是通向幸福的必经之路——这就是林少鹏爱的哲学。通过诠释爱的哲学,她构筑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可见,林少鹏的情感世界有着深厚的人性基础。
  在情感日趋物化的当今社会,林少鹏建立这样的一个世界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这个世界可以满足人们对情感的渴求,抗拒现实的冷漠、无情;一方面,作者也试图通过符合人类善良天性的情感和爱唤起、强化人们内在的人性力量,使他们产生对真善美的皈依和追求,达到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她和四百年前主张“情教说”的冯梦龙是不谋而合的。
  作者的努力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尚无法判断,但可肯定的是,当今社会情感的贬值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情感,相反,社会物化的程度越高,人们的孤独感就愈强,都希望与他人勾通、交流,得到理解、关心、帮助和爱护,对亲情和爱情的需要也更为强烈。林少鹏构建的这个世界无疑能够温暖人们因人情冷漠而伤感、悲凉的心灵,宣泄他们因情感得不到满足而长期积淀的抑郁和苦闷,使他们恢复心理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世界可以成为人们的精神避难所,发挥宗教的功能。林少鹏的作品能够赢得大量的观众,这是自然而然的。
  综上所述,由于林少鹏的视角和话语既是草根的,也是女性的,因此,她的作品既有浓厚的草根性,是通俗的,大众的,又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是脱俗的、崇高的。一方面,她运用百姓的生活语言和来自里巷歌谣的曲调叙说传奇的故事,表达百姓对爱情和亲情的理解及向往;另一方面,她又以女性的视角审视世界和人生,关照生命个体,并在创作中充分表达了一个女性对于生命、情感的体认和追求,将情感的价值和力量张扬到了极至,因此,她在反映生活的同时完成了对生活及现实的超越,她的作品因此而拥有了一种单纯而高贵的品格。

(戏剧研究——国内第一家戏剧研究学术网站)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982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民间剧作家林少鹏的情感世界及其爱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