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现在真的难有标准——

星期日 九月 20, 2009 5:08 pm



本来要跟贴的,突然断网。今天就干脆开线。因为问题比较复杂。

我还是拿高教界来对照。现在教授博导泛滥——其含金量不能跟好多年之前比。据说还有很一些教授博导也是靠剽窃起家的——请看方舟子打假网站。其实原本在我刚刚站上大学讲台的时候,那时就有背后的议论——某某某也是教授了。这句话的语气听上去就是贬义,言下之意那个教授的水准实在不咋地。我师弟就亲口告诉我他的一篇论文就被其导师要求在发表时把另一位老师(并非奶妈也不是副导师)放成第一作者。他有点儿愣头愣脑,问导师这个“第一”作者对论文并没有贡献为何要摆在第一。导师回答不是有一个化工原料是她帮着买到的吗。

可见,就是有正儿八经的评议审定的正规职称都很难一碗水端平。何况没有评议过程审核标准的“家”。一般而言,正如百度百科所说总得有一定的高山仰止程度才能称得上家比如科学家艺术家评论家政治家军事家等等。

跟大学学历遍地开花随之高校学术水平实际下降一样,当今世界帽子满天飞——这好听的一类帽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因为演艺界的名气和群众喜闻乐见,所以其帽子生产数量和名不副实的现象最为突出醒目。

把话题集中到戏曲界来。真正称得上表演艺术家的数量要从保质角度来讲不应该太多,一多就滥。不说以往包括已过世的那些艺术家,拿我心目中的人选来说,比如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就是,安徽省剧协主席黄新德就是,还有刚得了梅花大奖的裴艳玲也是。

这些人开创了流派没有呢,并没有。尚长荣还坚决不称派。所以说用是否是流派创始人作为表演艺术家的评判标准是不恰当的。

从沪剧界来说,好多流派创始人并不足以称为表演艺术家——包括我喜欢和敬重的汪秀英阿姨在内。汪派是我好婆很推崇的一个流派,但是无论从代表剧目流传影响以及传人数目(我个人认为汪派其实并无传人,尽管汪秀英阿姨有许多徒弟),汪秀英阿姨还是不够格作为一个沪剧表演艺术家的。汪秀英有好些戏为独门别人演不了演不好,比如十八扯纺棉花还有沈凤喜的京韵大鼓花弄影的小生等等。至少在我心目中离开成家还有距离,当然成名是早就成了名的。

相比之汪秀英汪派创始人,那末其他好些演员也就是著名演员而已。谈不上称作啥表演艺术家。自然娱记愿意这样叫,也不能硬不准许。因为这样一叫双方获益。至于广大群众心中感觉如何自当别论。章伯钧的女儿就公开说于魁智也就是个一级演员,而不是什么家。其理由是没有创新革新的莫大成就。自然她又强调这不怪于魁智本人,因为并没有那个条件氛围了。同样相比之当今老生翘楚(我完全认同这个评价)于魁智而言,哪个同时代的京剧演员又能成为艺术家呢?

可眼下,难道不正是老总老板CEOVP满天飞吗?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再想远一些,当年的四个伟大其分量远远超过一般的政治家,最后不也就卸下来了吗。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972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现在真的难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