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梨园之星孙存蝶

星期一 七月 27, 2009 3:15 pm



有位哲人说:大丑即大美。用这句话比喻孙存蝶,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用常人的眼光看,他丑,用艺术的眼光看,他美。他丑在演态,美在形象,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拍案叫绝的形象,为我们陕西戏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孙存蝶,陕西户县人,生于1957年,现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如果不说的话,大家肯定以为孙存蝶就是艺名,可他的小名就叫存碟,碗碟的碟。没有文化的父母对饱吃饱喝有着美好的向往,希望儿子将来能存碟子存大碗,很朴素很现实的一种心理,但最后没有叫存碗,可能是嫌碗有些大了,容易招惹别人嫉妒。户县是戏乡,到户县就算是到了戏窝子里。大人小孩都能喊几句“花儿大哥你对我好,你对我村姑恩意高”,或者是锣鼓经:哐启才才,哐启才才……五岁还要母亲夜里把尿的孙存蝶一张口就哐启才才,哐启才才......吓得父亲天不亮拿着纸钱到孙家老坟上烧纸去了。村里人都知道孙存蝶被“魔”缠住了。

顶着“魔”唱到现在的孙存蝶,先后在《卷席筒》、《赵飞搬兵》、《屠夫状元》、《儿大不由爹》、《拾黄金》、《顶灯台》等大小20多出戏中担任主要角色。丑角是中国戏曲中出现最早的行当。早在公元前12至13世纪的商季周初,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俳优”即初显“丑”之端倪,而自有戏曲之日,即出现了“丑角”之雏形,漫长的艺术实践使丑角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成为戏曲五大行当中最丰富、最生动的一个,加之它与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贴近,易于传达普通民众之心声,因而又成为最具人民性、最受人民欢迎的一个行当。在舞台上,丑角多为绿叶,担纲主角的戏很少,但孙存蝶硬是将为数不多的丑角戏演出了“彩”。秦腔《屠夫状元》中,他演的胡山幽默又不失忠厚,唱做俱佳,使这一形象外丑内美,得到观众认可。《拾黄金》一戏,他一人在台上演了45分钟,全不空场,并展示了他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先打竹板,念快板,念绕口令,后演唱青海花儿,唱《花亭会》,唱豫剧《金水桥》及京剧《二进宫》中的生、旦、净三角,又唱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生一旦,让人大过戏瘾。

孙存蝶的表演诙谐、幽默、风趣、滑稽,并将曲艺、小品、歌唱、影视等艺术形式恰当地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喜剧理论专家陈孝英对孙存蝶的“综合艺术”分为三个方面加以全面分析:一是对秦腔不同行当的融汇。《拾黄金》中,孙存蝶“一赶三”地模仿三位秦腔名家田德年(大净)、李正敏(正旦)、刘易平(须生)《二进宫》中的对唱,生、旦、净三种唱腔,维妙维肖,相得益彰;在“慢板”行腔中,他又将李爱琴的紧开口喷唱、任哲中的婉转拖腔方法和员宗汉跌宕有致的鼻腔共鸣音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汇名家之长的流畅丰富的音乐旋律。二是对姊妹戏曲剧种的融汇。除秦腔外,孙存蝶还学唱眉户、豫剧、黄梅戏,学唱京剧《沙家浜》中胡传魁、阿庆嫂、刁德一的对唱和背唱。三是对曲艺的融汇。《拾黄金》中,在给城煌爷还愿的那段联唱中,孙存蝶所运用的长达60多句的绕口令式的快板书,便是将曲艺的“说学逗唱”融人戏曲的“唱念做打”表演体系之中的一个创造。

孙存蝶长相丑,戏丑,他自己也说:孙存蝶是绝对的丑,不丑不要钱,不是佯装丑态和故作嗲情。丑出自然,丑出天然,丑出朴素,丑出哲学,丑出美学,丑出质量,丑出深度,丑出硬度等等,还要丑得可笑和无奈。可他丑得有人缘,乡党们看好,观众看好,但最根本的还是演技出众。在《顶灯台》中,他经过一番苦练,将以头部颤动来移动灯座的传统技巧改为以头皮运动带动灯座这一难度极大的表演方法,使戏曲带有杂技的高难技巧。他的表演技巧娴熟而不过火,通俗而不庸俗,灵活而不轻浮,拓宽了秦丑的表演路子,雅俗共赏,备受戏迷青睐。陕西省作协主席陈忠实曾说:“孙存蝶是陕西秦腔丑角行非常出色的新秀,他继承了秦腔古老艺术的非常受观众喜欢的丑角行当。从名家阎振俗等人继承下来,加上他自己的创新,现已形成他个人艺术表演风格,受到广大秦腔爱好者的欣赏和喜爱,应当说是很不容易的。如经不断钻研和摸索,他在丑角艺术上会更臻完美。”

以丑角出名的孙存蝶不仅会唱戏,还在电视剧里露了把脸。他在张纪中导演的《笑傲江湖》里扮演桃谷六仙中的老大,把性格怪异、武功崎崛的桃根仙演得出神入化。前几年,孙存蝶还出了一本书,名叫《戏魔》,他写得信手拈来,自如轻松。一个只上了中学的唱戏先生能写出这么好的文字,对自己生活和周围世界能理解得这么透彻,不由得令人拍案叫好。在1998年特大水灾中,他除了多次参加各种赈灾义演外,还举办了个人专场义演活动,为灾区募集资金100余万元。

如今的孙存蝶可谓誉满天下,荣获过陕西省丑角表演艺术选拔赛一等奖,西北五省“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表演一等奖,并名列陕西省秦腔老中青十佳演员“金延安奖”青年演员组榜首,荣获了中国戏剧演员最高奖项“梅花奖”。在北京、香港等地演出,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香港《文汇报》称其为“丑角慧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对他作了专题报道,陕西《当代戏剧》、《艺术界》为他出版了两期专刊。1995年,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剧协、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陕西省电视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他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暨“孙存蝶丑角艺术研讨会”,同年他还获得中国第三届“金三角”戏曲交流演出表演一等奖,被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剧协联合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贾平凹先生曾这样说到:“孙存蝶是一位天才的秦腔艺术家,他的丑角想象奇特,又极具放松,风格有卓别林的味。他的表演如水决堤,随物赋形,以致汤汤汪汪,不可收拾,使台上台下的两者皆醉。”

孙存蝶的戏曲喜剧表演风格展示了一个成熟的喜剧艺术家对稳定性与变易性、“杂”与“一”、“融”与“化”、“形”与“神”等艺术辨证法的探索,显示了秦腔丑角巨大的创造力、包容力、同化力和艺术张力。他的艺术实践和广大观众对其实践的认同证明,丑角艺术必须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市场意识和改革的紧迫感,自觉地实行自我更新,实现“新的综合”,才能真正走向市场,为民族戏曲的振兴添砖加瓦,鸣锣开道。我们希望大西北的这位“黄金丑角”在以后的演艺生涯中能够更上层楼,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与听觉盛宴。

文/晓岳

转自孙存蝶博客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667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梨园之星孙存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