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我坐在天边的一张桌上
星期一 七月 27, 2009 8:51 am
我坐在天边的一张桌旁
昨天获赠翟永明的新书‘最委婉的词’,开篇惊艳,贴上来以飨网友。她在旧金山参加国际诗歌节,来我家做客。
我坐在天边的一张桌旁
看见一个漂亮的女人
她穿着红上衣 黑裙子
她走动时 所有的人不动
她坐下 所有的人开始走来走去
有五分钟,我坐在她的对面
我分神 伤心
但却注意到她的美貌
我们把时间称为天人
“她从不美到美
她从化妆到素面向晚”
当我壮怀激烈
我也曾撕破那些年轻的绸缎
我也曾深夜上小楼
把空气分开 裁去时间
去锉骨蚀魂地 把元气消耗
我也曾心头一荡
就喊出他来 就发送出一生
就麻木或动人地伤感
“他们模棱两可
实在谈不上漂亮”
有五分钟 漂亮就坐在我的对面
她不再盲目
不再如日中天
她满足于静静地变老
为此我感谢时间
它让红颜如洗
它也让世态渐渐变白
而漂亮就变得更醉
她窈窕 苍白 年老
她分开或合拢空气
她端起或放下酒杯
我都惊为天人
尤其是她的年岁不详
尤其是她的身份不详
尤其是她的国籍不详
翟永明
祖籍河南,1955年生于四川成都。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曾就职于某物理研究所。作品曾被翻译成为英、德、日、荷兰等国文字。现居成都写作兼于玉林路经营“白夜”酒吧,新店于成都宽窄巷子。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iyongming
白夜酒吧
白夜酒吧,成都文化沙龙。1998年5月8日在成都玉林西路85号落户。最早由著名建筑师刘家琨设计,是成都市最早的书吧。十年来,白夜在这里举行过许多跨领域的文化活动,并日渐成为成都酒吧的文化地标之一。老白夜已有十年沧桑变化的历史,它见证了玉林这个大社区的兴衰,并还将继续见证下去。
新白夜在最具成都特点的窄巷子32号,2008年8月5日正式开业。这是一个老院落,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四柱三山式西洋门头。院内有一堵清代建渣夯垛老墙,其中夹杂汉代残瓦。东西两厢房部份保留原门窗。院中有两颗枇杷树及一枯树,两颗年代久远的老桉树遮天蔽日,将白夜笼罩在绿荫之中。酒吧内堂中有著名艺术家何多苓的素描和著名艺术家帅进滇的装置作品《云》;酒吧内堂正中是艺术家何毓中设计的象装置作品一样的吧台,为酒吧添色不少。
诗集
198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人》(漓江出版社);
1989年出版诗集《在一切玫瑰之上》(沈阳出版社);
1994年出版《翟永明诗集》(成都出版社);
1996年出版诗集《黑夜中的素歌》(改革出版社);
1997年出版诗集《称之为一切》(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7年出版散文集《纸上建筑》(东方出版中心);
1999年出版随笔集〈坚韧的破碎之花〉(东方出版社);
2000年出版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年出版随笔集《纽约,纽约以西》(四川文艺出版社)。
http://baike.baidu.com/view/133603.htm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664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我坐在天边的一张桌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