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再说梅花奖(上)
星期六 七月 11, 2009 8:06 pm
为梅花奖贴了不少豆腐干。今天想再来絮叨絮叨。
今年最关注的自然是梅花大奖的对决。上了年纪的两位,德高望重,都是二度梅,都是杀出来再拚一轮也就是最后最高档的一轮。这样子的机会当然难得。也当然万众瞩目---自然是戏曲界以及爱好戏曲的人士。那些李宇春马天宇的粉丝不在其内。
河北京剧院的剧目是《响九霄》。题材就可观,一个女演员要演出其本身的女性身份---在现实生活中;又要出演台上的男性角色。本身的难度就摆在那儿。再加上剧情的推动和京剧能够充分发挥的唱腔身段动作---这些对于裴老太太来说不在话下,也就是她拿得下来。未曾开演就先声夺人。梅花大奖志在必得。
苏州滑稽剧团的剧目是《顾家姆妈》。题材就是属于家长里短,家庭式的内容。抱歉,我没看过,知道响九霄就是晚清名角但不知道顾家姆妈何许样人。只是顾名思义,猜想不会是啥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所以在题材剧情内容上就先输了几分。
滑稽戏和沪剧以及文明戏(现在已经缺档)类同,没有特别的身段动作可言。这在剧种的差距上又输了几分。到了具体演出时那样的差距就更显突出。结果自然就很清楚。
所以,剧作的选择极为重要。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你的戏尽管好,其本子本身不如别的竞争者的本子,那就难怪演员本人。
看来,如何做到知己知彼也很重要。因为假定一定是二取一,那么设法避其锋芒也是孙子兵法的心得之一。做好情报工作也是一个要点。
我在高校工作,喜欢拿本行来说事儿。
好比申报职称,拿这个跟梅花奖来比方别笑话我啊。
一般的演员好比助教。能上讲台演示上上辅导课实验课,那么在申报讲师时候,有拿得出手的一两篇就行,尽管有竞争竞争总不会太激烈。就比作第一次梅花---一度梅。
二度梅的要求就要严格一些。好比讲师资格者申报副教授。难度要求就要高一些,不能拿一度梅的要求来要求。你必须更上层楼。
三度梅好比副教授申报正教授。那难度要求就更高。你总得拿出点绝活来才行。额度人数也更稀少。不可能大家都是正教授。我们系主任有次开会,系里大会上就公开讲我们系里的正教授名额要填补只能靠引进。也就是说在座的副教授都不可能再提升。说这话的系主任是没有私心的,他自己就是副教授而不是正教授。
这是从难度上来说,一级杂志总得有好多篇并且不断被人引用。要出书出教材要得有分量的奖项等等。
接着说避锋芒。申报人数总是大于或者甚至于远远大于实际评上人数。高教界名额还是公开有数的。这就需要自己衡量得失利弊。究竟会碰上哪些对手。
同样的就是,知道了有响九霄这样的强劲对手登台,顾家姆妈不如在家笃笃定定搓搓麻将等下一轮再出场。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565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再说梅花奖(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