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喜观戏剧新梅俏争艳
星期一 六月 08, 2009 11:19 am
经过近一个月如火如荼的演出,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于5月18日晚在杭州余杭体育馆揭晓,35朵“梅花”灿然绽放。本届大赛分北方赛区和南方赛区,先后在平顶山与杭州举行。这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自1983年创立以来,首次走出京城,以大赛的方式评选梅花奖获奖演员。
本届梅花奖的评比得到了全国戏剧界的热烈响应,共有28个省、自治区、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部队、中直院团积极参与推荐。经过初评,共有京剧、昆曲、话剧、歌剧、评剧、河北梆子、豫剧、越剧、川剧、秦腔、歌仔戏等 21个剧种的48名演员进入终评并现场决赛。参演剧目既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骨子老戏、经典折子戏,也有反映当代生活、革命历史题材的新创优秀现代戏。48场争梅演出既是近年来优秀戏剧的一次集中展示,也给平顶山和杭州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戏剧文化盛宴。
颁奖晚会高潮迭起
本届颁奖晚会隆重且别有诗意。舞台上银须鹤发的老人在梅林前弹奏古琴,清丽委婉的越剧唱腔声中,梅花花瓣从“天”飘落在观众席上。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季国平为“一度梅”开奖。梅林开处30位获奖者集体亮相。一曲京剧联唱《我是中国人》,尽情抒发了获奖者的喜悦和豪情。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白淑贤揭晓“二度梅”榜单后,4位获奖者分别表演了拿手戏,尽展名伶风采。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为“梅花大奖”开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诞生26年来,只有尚长荣、宋国锋、茅威涛3位艺术家摘取了梅花大奖,裴艳玲德艺双馨得此殊荣可谓众望所归。随后,裴艳玲表演了《林冲夜奔》选段,虽然没有着戏装,可一招一式都见功力,艺术大家精湛的演技将晚会带入高潮。而颁奖期间穿插演出的舞蹈《江南》、《心净》,特别是由上海戏校35个小演员表演的《京剧风采》为晚会倍添诗意与喜气。
“一度梅”长期活跃在一线
潘国梁、王英会、孔向东、田磊等30位荣获“一度梅”的演员,他们既有来自国家级大剧院的,也有基层剧团的,共同的特点是都长期活跃在演出第一线。特别是来自青海、宁夏、甘肃的演员,长年坚守在西部边陲,为广大基层观众演出,练就一身绝活,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彩的表演,演绎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寓意。山东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吕凤琴的获奖使五音戏这个小剧种也有了自己的梅花奖花魁,而西宁市戏剧团屈巧哲则是青海省首位梅花奖获得者。
山西省临汾市眉户剧团潘国梁以总分第一荣列“一度梅”榜首,他告诉记者:“眉户也是小剧种,但我们那儿的农民喜欢眉户剧,不仅爱看还都爱唱,都迷眉户。我是农民的儿子,十二三岁扛一个铺盖卷进了剧团。从艺30多年来塑造了40多个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潘国梁主演的眉户现代剧《父亲》在城乡巡演深受观众好评,此番在平顶山演出时,观戏的男女老少很多人因感动而落泪。潘国梁说:“《父亲》这出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倾注了全团所有人的心血。得了梅花奖不是终点,是新起点。”
“二度梅”领军各剧种
荣获“二度梅”的4位演员——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团的谢涛、天津评剧院的曾昭娟、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孟广禄、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的章兰都是各自所在剧种的领军人物,他们不断攀登艺术新高峰,为观众献上精心打造的优秀新创剧目,深受戏迷喜爱。
台下看谢涛,很漂亮文静的女子,上了舞台居然是演老生的,并且已有“晋剧第一女老生”之美誉。谢涛说:“第一届梅花奖评选揭晓,我给得奖荣归的演员献花时悄然立了志,12年后我真的得了奖。那时我想报恩,就继续拼命练功、演戏,每年演200多场。我很幸运,得到了好剧本、好导演。”说到她的参评剧目新编历史剧《傅山进京》,谢涛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文化巨匠傅山真实的历史故事,并由衷地为山西有这样一位文化大家骄傲。谢涛的戏迷很多,张小姐是从北京飞抵杭州为谢涛争梅捧场的,“我这是第9次看这出戏啦!”张小姐笑着说。张小姐看了戏还会写博客跟朋友们分享观戏的种种感受,这个时代的年轻戏迷追星捧角用的手法很时尚。
裴艳玲德艺双馨摘大奖
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凭借在新编京剧《响九霄》中精湛的表演荣摘“三度梅”——梅花大奖。有“活武松”、“活林冲”之称的裴艳玲文武兼备,唱、做、念、打俱佳,京、昆、梆不挡,现任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北省京剧院院长。近年来剧协经常组织梅花奖演员下基层或赴港澳台慰问演出,演出团里总能见到她的身影。无论是在乡镇、社区、工厂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或是港澳台的大小舞台;无论台下坐的是京剧迷,或是不太了解京剧的观众,裴艳玲粉墨登场,一出《林冲夜奔》总能赢得掌声雷动。本次大赛裴艳玲的《响九霄》最后亮相,而数这场戏最为火爆。杭州的观众、参赛的演员,还有从北京、上海等地专程赶来看裴艳玲表演的戏迷,使拥有1600座的杭州大剧院爆满,演出高潮迭起。可以说,裴艳玲这台戏为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让人感动的是裴艳玲在梅花奖演员座谈会上说的一番话:“拿到梅花大奖是从头又开始。我不会辜负这个奖,虽然已年过6旬,我还会像年轻人一样,跟你们一起赛跑,我会更加努力。”
平顶山争梅演出引深思
本届大赛最令评委会专家、学者和剧协的领导、参赛的演员们兴奋的是,在北方赛区平顶山市,27场争梅演出场场爆满,观众看戏的热情、踊跃造成一票难求,甚至站票都难买到的局面。而剧场的爆满、观众的热情也进一步激发了演员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他们的演出精彩纷呈,好评如潮。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有500万人口,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戏剧演出在此何以这样火爆?据笔者观察,原因有三。
首先是大赛的演出荟萃了中国戏剧的好戏、好角,而且演员们为争梅都亮出了看家绝技。二是宣传得力。张贴、悬挂在市区大街小巷的海报和标语横幅,新闻媒体播放的大赛公益广告,吸引市民关注本次戏剧演出。三是公益性的演出使票价非常便宜,工薪阶层、离退休人员都买得起,看戏真正成为大众赏心悦目的开心事。
总之,平顶山市民对戏曲的态度,梅花奖大赛演出场场爆满的状况值得深思。
梅花奖为超山添赏梅新景
余杭超山自古便是江南赏梅胜地,每年2月花蕾绽放,梅花袭人,方圆十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甚是壮观,游人纷纷前来观赏“十里香雪海”美景。特别是超山有两株古梅——唐梅和宋梅,经千百年的风霜雨雪,虽老干蟠枝、铁骨龙鳞,现今依然生意盎然。此番借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在余杭举办之际,超山与梅花奖得主也缔结了“梅”缘——5月19日下午梅花奖演员在超山景区亲手植下梅树。据景区管理方介绍,景区将以他们的名字为每棵树命名挂牌,把这里建成“戏剧梅花林”,让戏剧梅花与超山梅花交相辉映。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5月28日第7版)
(作者:刘敏君)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388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喜观戏剧新梅俏争艳
|
|
|